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冬晓

作品数:29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睡眠
  • 6篇睡眠呼吸
  • 6篇睡眠呼吸暂停
  • 5篇血管
  • 5篇热成像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睡眠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阻塞性睡眠呼...
  • 5篇红外
  • 5篇红外热成像
  • 4篇动脉
  • 4篇心病
  • 4篇下肢
  • 3篇正压通气
  • 3篇缺血
  • 3篇活血
  • 3篇活血降糖胶囊

机构

  • 16篇广州医学院第...
  • 14篇广州医科大学
  • 4篇广州呼研所红...
  • 2篇吉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惠州市第三人...
  • 1篇广州呼吸健康...

作者

  • 29篇陆冬晓
  • 9篇邓方阁
  • 5篇陆东风
  • 5篇邱志辉
  • 4篇黄霖
  • 4篇曾昭华
  • 4篇刘华
  • 3篇曾智
  • 3篇何文凯
  • 3篇严惠婵
  • 2篇江梅
  • 2篇罗嘉莹
  • 2篇李玉林
  • 2篇伍颖欣
  • 2篇卜彤
  • 2篇罗崇谦
  • 2篇李迎新
  • 2篇韩敦正
  • 2篇张秀英
  • 2篇王玮

传媒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右江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2008年(...
  • 1篇全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199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健康设计在医疗健康管理体系中的应用初探
2010年
在日益激烈竞争的今天,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得以日益加强,关注健康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需求。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主席MuirGray爵士指出:在21世纪,知识是改进健康的关键因素,人们需要洁净清澈的水,
陆冬晓邓方阁刘妙芳刘华邓秀芳陈桥丽黄霖
关键词:健康保险制度社会公众
红外热成像对糖尿病患者下肢末端供血状况的初步评价
: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糖尿病(DM)患者下肢末端供血状况. 方法:红外热成像仪分别采集6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DM患者以及20例健康中老年人下肢肢体的红外热成像图.以踝关节及跖趾关节为两个主要标志线,将下肢肢体分为4...
邓方阁邓秀芳陆冬晓曾广翘江梅郭冉
关键词:糖尿病红外热成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自动与人工调定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压力的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压力的自动与人工调定。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睡眠呼吸中心确诊为OSAHS的患者进行人工与自动CPAP治疗压力调定,人工调压法在多导睡眠图监测下进行,自动调压法则根据患者在家连续调压3晚至1周的结果。比较两种调压方法产生的压力。结果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男52例、女6例,年龄(48±11)岁。自动调定的压力为(10.0±2.2)cmH2O(1cmH,0=0.098kPa),显著高于人工调定的(7.5±1.5)emH20(P=0.000)。按人工调定的压力对患者进行CPAP治疗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从(54.0±21.0)次/h降至(3.8±2.5)0:/h(P〈0.01)。结论自动调定的压力常高于人工调定的压力,如患者不能耐受自动调定的压力,应重新进行人丁调定。
陆冬晓吴海桂罗嘉莹伍颖欣严惠婵洪佳旭罗远明
关键词:连续气道正压通气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非肥胖者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非肥胖者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重度OSA合并有冠心病(CAD)的患者,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kg/m2)和非肥胖组(BMI≤28kg/m2),所有患者均接受24周的CPAP治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非肥胖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平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从治疗前(141.8±156.5)pg/mL下降到(106.7±167.2)p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平均水平出现升高的趋势,从治疗前(32.2±24.5)pg/mL升高到(86.3±174.4)p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能有效降低重度OSA合并CAD非肥胖者的NT-proBNP水平。
邱志辉陆冬晓
关键词:冠心病持续正压通气利钠肽
早搏相关慢性咳嗽四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为探讨早搏诱发慢性咳嗽的临床特点及相关机制,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10日至2009年2月23日期间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4例早搏相关慢性咳嗽病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心电图分析结果,并复习早搏诱发慢性咳嗽的相关文献中的6例患者的资料,总结早搏诱发的慢性咳嗽的临床特征及相关机制。10例慢咳患者中,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年龄58(36~74)岁,病程10.5(3.0,264.0)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干咳,伴胸骨后冲击感,听诊闻及早搏,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示早搏,口服抗心律失常药或射频消融治疗,早搏控制后咳嗽缓解。提示早搏诱发的咳嗽临床少见,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诉伴有早搏心律失常患者应考虑到此类疾病。
赖克方李军张清玲林玲龚金如罗炜陆冬晓杨艳平钟南山
关键词:咳嗽
数字遥感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研究
邓方阁钟南山郑玉江吴华张挪富邓秀芳汤庆王玮陆冬晓
体外自发性搏动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超微结构
2009年
目的:通过对SD乳鼠体外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CMs)分离培养,并观察其超微结构,以了解心肌干细胞的特性。方法:用体外分离、纯化培养SD乳鼠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与超微结构,并进行心肌特异性标志troponin I(cTnI)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出心肌细胞,细胞具有自发性搏动特性,表达心肌特异性抗体Tropnin I。电镜下可见细胞内出现肌丝样结构及Z线结构,细胞普遍存在肌小节,细胞间有闰盘连接;部分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细胞器丰富,可见内质网、线粒体。结论:体外可分离培养扩增出自律性搏动的CMs,这些细胞表现增殖活跃,具有干细胞的增殖旺盛特性。
邓方阁陆冬晓张秀英李玉林
关键词: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自发性搏动体外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的研究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 .方法 对老年AMI10 7例 ,分女性组 (A组 ) 33例 ,男性组 (B组 ) 74例 ,分析其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结果 ①女性组AMI发病的平均年龄晚 ,平均病史短 ;以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晕厥等为首发症状为主 ;②两组并高血压均较高 ;③女性组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 ,冠脉两支以上病变 ,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均较男性组高 (p <0 .0 5 ) ;④女性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高于男性 (p均 <0 .0 5 ) .结论 女性组发病年龄晚 ,相对病史短 ,临床不典型 ,伴发病及并发症多 。
陆冬晓易家骥王玮何文凯郭伟曾智
关键词: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造影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微血管新生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缺血下肢骨骼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刺激侧支微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下肢缺血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下肢缺血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不建立模型;下肢缺血组仅建立下肢缺血模型;糖尿病组仅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下肢缺血组先建立糖尿病模型,再建立下肢缺血模型;白藜芦醇治疗组按糖尿病下肢缺血组方法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后,以白藜芦醇按20 mg/(kg.d)剂量连续腹腔注射14 d。HE染色测定左下肢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IF-1α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VEGF蛋白表达量。结果下肢缺血组MVD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下肢缺血组MVD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下肢缺血组明显降低(P<0.01),而白藜芦醇治疗组MVD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糖尿病下肢缺血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治疗可提高糖尿病下肢缺血状态下HIF-1α及VEGF蛋白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量,有利于微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循环。
陆冬晓韩敦正陆东风
关键词:白藜芦醇糖尿病下肢缺血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评价中的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的评价意义。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分别采集单纯糖尿病(A组)、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B组)以及正常对照者(C组)远端肢体,以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PDC)及末端血供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3个组的PDC表达差异性。并以病程5年为基线,比较单纯组和综合组中病程与末端动脉闭塞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受检的远端肢体被分为“PDCⅠ-Ⅳ级、0-3分”4种,其中“PDCⅣ级3分”经血管超声检测均证实已为下肢动脉闭塞。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8,P〈0.001)。病程〈5年的单纯组与病程≥5年的综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13)。结论:病程≥5年以上且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患者末端血供较差,更容易发生血管闭塞,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灵敏地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末端的供血状况,具有早期筛查的意义。
邓方阁陆冬晓邓秀芳曾广翘江梅郭冉
关键词:糖尿病红外热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