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植入
  • 4篇植入术
  • 3篇有晶状体眼
  • 3篇人工晶状体
  • 3篇人工晶状体植...
  • 3篇人工晶状体植...
  • 3篇近视
  • 3篇晶状体
  • 3篇晶状体眼
  • 3篇晶状体植入
  • 3篇晶状体植入术
  • 3篇后房
  • 3篇后房型
  • 3篇高度近视
  • 2篇后房型人工晶...
  • 2篇ICL
  • 1篇散光
  • 1篇散光型
  • 1篇隧道切口
  • 1篇透明角膜

机构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黄兆敏
  • 2篇周苗苗
  • 2篇廖荣丰
  • 2篇赵军民
  • 1篇杨国科
  • 1篇刘刚生
  • 1篇李盈龙
  • 1篇侯正玉

传媒

  • 3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两种不同切口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价透明角膜切口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巩膜隧道切口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4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0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0只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前、术后1周、1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间术后与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值相比,巩膜隧道切口组低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术更轻。
黄兆敏侯正玉侯正玉赵军民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透明角膜切口巩膜隧道切口角膜内皮
有晶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39只眼)高度近视患者,近视度数-7.00^-23.00 D,平均(-11.48±3.70)D。术前裸眼视力(UCVA)0.02~0.3,平均0.05±0.03,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0.8~1.2,平均0.90±0.27;角膜内皮密度2000~3961个/mm2,平均(2735.13±464.50)个/mm2;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显著提高,术后1 d,1周11、3、6和12个月的裸眼视力较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结论有晶状体眼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确切,特别适宜于无法选择角膜屈光手术者,其远期并发症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赵军民刘刚生杨国科黄兆敏
关键词: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胶原性可植入性接触镜(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接受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142例,共269眼,根据术前等效球镜度(MRSE)将患者分为A(-6.00^-12.00D)、B(≥-12.00D)两组,平均MRSE为(-11.48±3.70)D。手术前后检查屈光度、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密度并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结果术后UCVA显著提高,术前BCVA≥0.5和≥1.0的比例分别为87.36%和25.28%;术后UCVA≥0.5和≥1.0的分别为95.91%和68.77%。B组的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RSE与预期屈光度的差值在±0.50D内的为83.08%,在±1.00D内的为96.41%。手术前后的平均角膜内皮密度、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眼ICL取出,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最后1次随访,93.05%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B组满意度高于A组。结论 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确切,特别适于无法选择角膜屈光手术者,其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观察。
黄兆敏廖荣丰周苗苗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和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hakic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PPC IO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
黄兆敏
关键词: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文献传递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散光的临床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后房型有晶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植入术矫正散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7例(100只眼)近视散光患者行后房型有晶状体眼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近视(-4.75~-23.0)D,平均(-11.23±3.92)D。散光(1.25~6.50)D,平均(2.61±0.92)D。随访6~24个月,主要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计数、角膜曲率、眼压、前房、人工晶状体柱镜轴位和自身晶状体等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残余散光(0~2.5)D,平均(0.78±0.67)D,35只眼随访2年,散光度变化在0.5 D以内。95%眼裸眼视力(UCVA)和99%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达到或优于术前BCVA。术后3个月,TICL旋转大于30°占9.09%。3只眼眼压一过性升高,经降眼压治疗,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 TICL可提高患者视觉质量,矫正散光效果准确,可预测性强,并具有良好的旋转稳定性。
周苗苗廖荣丰黄兆敏许静
关键词:散光人工晶状体有晶状体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