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跃龙 作品数:17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缺氧预处理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血管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的方法,研究氯化钴/(CoCl2/)缺氧处理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CoCl2模拟缺氧预处理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侯跃龙关键词: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低氧 氯化钴 文献传递 缺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祖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脐带来源的缺氧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否能有效抑制脐血CD34+祖细胞免疫排斥反应,影响反应过程中免疫调节细胞因子的分泌。方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MSCs,观察其生长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将缺氧处理后的脐带MSCs加到脐血CD34+祖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共培养体系中,96h后收集上清液,ELISA检测IFN-γ和IL-10水平。结果:脐带MSCs不表达CD40、CD80、CD86、HLA-DR、CD34;缺氧的脐带MSCs能抑制共培养体系中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与对照组比,P<0.05),同时促进IL-10分泌(与对照组比,P<0.05),但与非缺氧脐带MSCs组相比,IFN-γ的分泌量增多,IL-10的分泌量减少。结论:缺氧脐带MSCs能抑制脐血CD34+祖细胞的免疫排斥反应,抑制IFN-γ的分泌,同时促进IL-10分泌,但与非缺氧脐带MSCs相比,免疫调节功能下调。 严晓晔 李彤 侯跃龙 张臣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 脐血 缺氧 心脏超声在体外膜肺氧合心脏支持患者中的监测及指导作用 2011年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中置管位置的调整及对心脏功能变化的监测作用。方法 2007年10月~2009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为41例患者实施ECMO心脏功能支持,期间利用心脏超声技术调整置管位置,监测心功能变化,并评价指导ECMO实施时间及效果。结果 41例患者实施ECMO,其中8例患者位置不佳,通过超声监测调整置管位置,所有患者心率、血压、动脉及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较实施ECMO前均有所改善,心脏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转流初期改善不明显,随着时间延长,33例患者明显改善,8例患者停机后死亡。结论心脏超声心动图在ECMO插管时可调整及确定插管位置,辅助转流期间可实时监测心功能的变化,并在ECMO减流量及停机过程中有一定指导意义。 稂与恒 李彤 赵成秀 段大为 胡晓旻 吴鹏 张强 侯跃龙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膜肺氧合期间超滤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中结合超滤一体化连接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 3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年龄57-78(69)岁,体重63-89(73.6)kg。采用Medtronic ECMO管路行ECMO心功能支持,ECMO前及ECMO期间无尿、组织脏器水肿,在ECMO管路三通板处与离心泵接负压处连接超滤。结果 3例患者在ECMO过程中滤水5 750-14 850 ml,2例患者经过ECMO辅助联合超滤治疗后36 h、42 h尿量逐渐恢复,心功能恢复后撤除ECMO,后康复出院,另1例患者ECMO辅助48 h,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 ECMO中结合超滤连接方法简便,排气方便彻底,滤水效果良好、安全,适合ECMO过程中同期使用。 赵成秀 李彤 段大为 胡晓旻 张强 吴鹏 稂与恒 侯跃龙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 超滤 血清多肽组学作为Ⅰ期-Ⅱb期非小细胞肺癌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9年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肺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其治疗原则,因其发病隐匿,缺乏早期筛查的特异性标志物,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阶段,导致其5年生存率较低,预后不理想。探索一种敏感的生物学标志物,是目前肺癌诊疗的重点。本文基于差异多肽组学技术,旨在筛选I期-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利用纳升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四级杆轨道阱质谱技术,比较和筛选正常健康人群、肺部良性病变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差异多肽片段,通过对目标肽段的鉴别和定量分析,探寻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肿瘤生物标志物。结果通过与人类蛋白质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共鉴定到545个多肽,分别来自118个蛋白。将各组样本中肽段的谱图数进行比较,共筛选出201个差异多肽,经定量分析发现峰面积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CV)≤30%的目标肽段共计7个,其中在各组间呈趋势变化的有2条肽段,分别是肺癌组中表达下调的肽段QGAKIPKPEASFSPR和肺癌组中表达上调的肽段CDDYRLC,它们分别来自于中间α球蛋白抑制因子H4蛋白(ITIH4)和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GP)。结论将血清多肽组学用于筛选肿瘤标志物的研究,可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线索,其中ITIH4与MGP蛋白水解的特异性肽段是潜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血清标志物。 侯跃龙 郭洪琦 郭永宽 张玉坤 韩洪利关键词:肺肿瘤 肿瘤标志物 胸腔镜手术与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纤维脓性期肺炎后脓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比较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与胸管引流联合尿激酶胸腔注药治疗纤维脓性期肺炎后脓胸的临床效果,以确定此类型脓胸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纤维脓性期脓胸患者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随机分成2组,VATS组55例,行VATS清理;引流组46例,在B超引导下应用Seldinger法置入12 F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注入尿激酶10万U,闭管4 h后开放,每天1次,连用3 d。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血白细胞(WBC),胸水p H值、葡萄糖、乳酸脱氢酶(LDH)和C反应蛋白(CRP),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天数、住院天数、治愈率、并发症和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VATS组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引流组,治愈率高于引流组(P<0.05)。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VATS治疗纤维脓性期肺炎后脓胸的效果优于胸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未增加并发症和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韩洪利 张玉坤 侯跃龙关键词:胸腔镜手术 引流术 脓胸 尿激酶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研究 李彤 段大为 胡晓旻 王少程 赵成秀 吴鹏 张强 侯跃龙 严晓晔 张臣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的免疫反应的影响,研究运用酶消化法从脐带中分离、培养 间充质干细胞(MSCs),流式细胞仪对其表面特异性抗体及免疫相关性抗体进行鉴定,将CD34+祖细胞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组设...关键词:关键词:CD34+细胞 充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脐血 CD34+细胞在干细胞旁分泌下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细胞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旁分泌作用下向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份脐血,体积(103.80±19.77)ml。免疫磁珠(MACS)分选CD34+细胞;取脐带用消化贴壁法获得UC—MSC。流式鉴定干细胞表型。实验分单纯培养组、诱导组、共培养组。结果流式鉴定CD34+细胞纯度(95.02±3.81)%。培养14d流式检测共培养组表达CD31、CD144、VwF分别为(65.43±5.61)%、(54.40±4.13)%、(47.53±3.96)%(与单纯培养组比较P〈0.05),部分表达CD34,阴性表达CD45,这与诱导组及成熟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率一致。结论UC-MSCs旁分泌作用与外源性细胞因子都具有促分化作用,均能使脐血CD34+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 刘兴光 李彤 张臣 侯跃龙 朱争艳 王鹏关键词:脐带 CD34 内皮细胞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2012年 目的:研究体外膜肺氧合(EcM0)辅助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常规体外循环(CCABG)及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对45例冠心病患者行CABG,依术式的不同分为CCABG(A)组、ECMO辅助不停跳(B)组和OPCABG(C)组,每组15例,分析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每例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T1)、转流或开胸后10min(T2)、停机后/术后即刻(T3)、术后4h(T4)、术后24h(T5)分别取血,分离出血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术后TNF-a,IL-6,IL-8时间效应、不同手术方式及两因素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1)。各组的3个指标水平均于T1-T4时刻呈增加趋势,T4时达到高峰。B、C组T3时TNF-a、IL-6及IL-8浓度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各时间点不同炎性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MO辅助不停跳术式可为严重左心功能衰竭患者达到完全再血管化,有良好近期疗效,尤其为高龄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救治途径。 魏锦 李彤 赵成秀 段大为 张强 侯跃龙 陆海滨关键词:体外膜氧合作用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CoCl_2缺氧处理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促血管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氯化钴(CoCl2)模拟缺氧预处理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中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UC-MSCs。取第3代的UC-MSCs,运用含150μmol/L的CoCl2培养液培养细胞72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缺氧对UC-MSCs表面标志物(CD34、CD45、CD90、CD105、CD29及CD49)的影响。依据CoCl2的浓度(0、50、100μmol/L及150μmol/L)将UC-MSCs分为4个组,即对照组、低、中、高CoCl2组,每个组处理24 h、48 h和72 h。用SYBRGREN荧光定量RT-PCR检测bFGF、VEGF mRNA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bFGF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经含150μmol/L CoCl2的培养液缺氧处理,没有改变细胞的形态和表面标记物。在缺氧培养时间相同的情况下,bFGF、VEGF基因的表达均随着CoCl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CoCl2为150μmol/L时达到峰值(P<0.05)。当CoCl2浓度为150μmol/L培养不同时间(24 h、48 h及72 h)时,随着缺氧预处理时间的延长,bFGF、VEGF基因的表达随之增加,于48 h时达到峰值(P<0.05),bFGF、VEGF基因的表达分别为8.15±0.10和16.67±0.17,延长缺氧培养的时间基因的表达减小(P<0.05);蛋白与基因表达的变化基本一致。在含150μmol/L CoCl2的培养液培养48 h,bFGF和VEGF的表达达到顶峰(P<0.05),分别为(69.63±7.90)ng/L和(89.55±5.45)ng/L。结论:适当浓度的CoCl2(<150μmol/L)对UC-MSCs的生物学功能影响轻微。CoCl2可用于细胞的模拟缺氧,缺氧对UC-MSCs bFGF、VEGF的分泌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含150μmol/L CoCl2的培养液培养48 h,为促进bFGF、VEGF基因和其蛋白表达的最适条件。 侯跃龙 李彤 张臣 严晓晔 朱争艳 高英堂 吴鹏关键词:缺氧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