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东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融合术
  • 3篇颈椎
  • 3篇脊柱
  • 3篇脊柱融合
  • 3篇脊柱融合术
  • 2篇萎缩型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器
  • 2篇颈椎病
  • 2篇肌萎缩
  • 2篇肌萎缩型颈椎...
  • 2篇脊髓
  • 2篇减压术
  • 2篇固定器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远端
  • 1篇远端型

机构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长征医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闸北区...

作者

  • 5篇刘晓东
  • 2篇周盛源
  • 2篇贾连顺
  • 2篇郭永飞
  • 2篇史建刚
  • 2篇陈雄生
  • 2篇周丽丽
  • 1篇许政
  • 1篇徐广辉
  • 1篇张健
  • 1篇钱闯
  • 1篇代叶红
  • 1篇洪晓亮
  • 1篇董兴成
  • 1篇侯洋
  • 1篇李振环
  • 1篇龙再现
  • 1篇孔庆捷
  • 1篇刘伟聪
  • 1篇朱巍

传媒

  • 3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肌萎缩型颈椎病1例报告被引量:4
2017年
Sobue等于1975年提出"节段性脊髓病变"理论,首次将以上肢肌肉萎缩为特征的颈椎病命名为肌萎缩型颈椎病(CSA)。CSA又称为"Keegan型颈椎病",以颈椎退变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节段性、非对称性、稳定性上肢肌肉萎缩,伴/不伴轻度的感觉异常及脊髓病变(表现为下肢症状及步态异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孟亚轲刘晓东周丽丽孔庆捷史建刚郭永飞
关键词:颈椎病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远端型肌萎缩型颈椎病1例报告被引量:2
2017年
肌萎缩型颈椎病(CSA)又称为"Keegan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单/双侧上肢肌肉萎缩(单侧为主),通常伴/不伴轻度的感觉异常及脊髓病变,是颈椎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较低,容易与运动神经元病、平山病、脊肌萎缩症等疾病混淆,造成漏诊、误诊。本院2015年8月收治1例远端型CSA患者,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孟亚轲周丽丽刘晓东侯洋史建刚郭永飞
关键词:颈椎病肌萎缩内固定器脊柱融合术
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对比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比分析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秀山分院骨科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闸北分院骨科收治的76例重度颈椎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瘫痪症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A级(完全性瘫痪,48例)或B级(不完全性瘫痪,28例),其中34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前路组),42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后路组)。记录所有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术前、术后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12.0±0.7)个月。后路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少于前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ASIA运动及感觉评分均较术前及术后2周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前路和后路组患者ASIA分级A级(12 vs.19)、B级(15 vs.16)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组术后发生血肿1例,感染1例,脑脊液漏3例;后路组出现脑脊液漏1例,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与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颈椎脊髓损伤同样可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后路全椎板切除可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
龙再现代叶红徐广辉李振环刘晓东洪晓亮贾连顺
关键词:颈椎脊髓损伤脊柱融合术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关节突不对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关节突不对称是指左右小关节之间的不对称性,是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在原因之一。本研究使用CT研究在特定的运动节段关节突的不对称性与椎间盘突出症的关系;同时研究椎间盘突出方向是否与冠状位倾向的关节面有关。
董兴成陈雄生贾连顺周盛源刘伟聪刘晓东张健李学斌
关键词:青少年关节突腰椎间盘突出症
转基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严重韧带损伤的实验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评价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严重韧带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通过腺病毒将bFGF基因转入BMSCs,并标记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建立新西兰大白兔髌韧带损伤模型,在断裂韧带缝合后,根据局部细胞移植情况将手术组分为转基因BMSCs组(组1)、BMSCs组(组2)、无细胞组(组3)、正常韧带组(组4).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韧带损伤修复区转基因BMSCs的分布,bFGF表达及韧带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ibronectin、α-SMA和vimentin的表达;组织学观察各组韧带损伤愈合情况;生物力学检测评价各组的生物力学强度.结果 转基因BMSCs组术后1个月内在韧带修复区内可持续观察到转基因BMSCs的存在,组1术后3~14 d bF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01),其中移植后7d为表达高峰.术后1个月内转基因BMSCs组各韧带特异性细胞外基质基因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01),免疫组化呈强阳性表现.术后3个月HE染色见转基因BMSCs组韧带损伤修复区胶原纤维排列及致密度均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检测表明转基因BMSCs组拉力载荷明显强于对照组[组1~4分别为(13.5±1.3)、(8.6±2.0)、(8.4±2.7)、(20.5±4.9)N,P<0.05].结论 转染bFGF基因的BMSCs能明显促进韧带损伤愈合,增加韧带愈合强度.
周盛源朱巍陈雄生许政钱闯刘晓东
关键词:韧带干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