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李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委择优委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优化院前院内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7
- 2017年
- 目的探讨优化院前院内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后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入院且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60例纳入干预前组,将制定并实施院前院内卒中一体化管理优化模式后的2014年8月—2015年12月入院且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31例纳入干预后组。观察症状起始至来院就诊时间(OTD)、到达医院至溶栓治疗开始时间(DTN)、DTN≤60 min所占比例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评估溶栓治疗后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病死率。结果与干预前组比较,干预后组DTN、入院到CT检查时间、入院到完成实验室检查时间缩短,DTN≤60 min所占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OTD、溶栓治疗24 h后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病死率及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院内卒中一体化管理模式可有效缩短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时间窗,改善预后。
- 孙洋洋葛晓利戴李华王海嵘苏迎张凌娟陈淼
- 关键词:脑梗死静脉溶栓急救
- 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重症监护室(ICU)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10年 3 月至 2016 年4 月期间本院急诊ICU收治的72 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HR、RR、PaCO2 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治对照组(p〈 0.05),观察组PaO2、PH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HR、RR、PaCO2 指标水平均差异显著p 〈 0.05.重症监护病房(ICU)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结论 ICU中采用无创呼吸机救治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借鉴使用.
- 戴李华王海嵘陈淼
-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重症监护病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 模拟案例教学在医学生急救团队技能培训中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以52名无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学习经历的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观察模拟案例教学对医学生ACLS理论、技能掌握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影响。实践证明模拟案例教学进行ACLS急救团队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医学生实践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 赵洁潘曙明董艳陈洁戴李华
- 关键词:医学教育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团队
-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的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研究自我效能改变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疾病控制和行为转变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某社区葡萄糖调节受损(IGR)者140人,按2∶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n=95)和对照组(n=45)。干预组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医生实施为期6个月的以提高自我效能为目标的干预计划;对照组不实施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血糖、血脂水平检测。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自我效能总分为(27.52±6.45)和(27.16±7.6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的自我效能总分为(30.34±4.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53±7.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检测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PG2H)浓度均较基线值显著下降,且干预组的FPG浓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糖耐量异常(IGT)者的PG2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在干预前后的运动频率无明显变化;但干预后运动时间≥30 min者的比例(70.5%)较干预前(57.9%)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干预组在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态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水平的改变对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指标的控制及运动行为的改变有一定效果。
- 朱静芬戴李华沈恬施榕
- 关键词:自我效能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
- 法尼醇促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死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初步探讨法尼醇促进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死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使用药物浓度梯度法构建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耐药、敏感白念珠菌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比色法检测法尼醇对氟康唑耐药、敏感白念珠菌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比较2组菌株在细胞凋亡、坏死及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上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菌株,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表达较敏感株明显增加(P<0.01);而白念珠菌耐药(CDR)1、CDR2基因的表达在2组中并无明显差异(P>0.05)。与氟康唑敏感白念珠菌相比,法尼醇介导耐药白念珠菌细胞内活性氧类(ROS)积聚增多,并显著促进耐药白念珠菌发生坏死。结论 :MDR1基因在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中高表达;法尼醇可介导氟康唑耐药白念珠菌细胞内ROS积聚增多,并促进耐药菌株发生坏死。
- 康健陈淼李莉周昱戴李华费爱华潘曙明王海嵘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白念珠菌
- 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研究胸痛临床评估和诊断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临床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0例内科急诊就诊后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主治医师对患者的处理方式不相同。观察组主要以胸痛规范化评估和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为基础,采用胸痛临床评估和诊断流程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照组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处理,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当中将无随访患者剔除,最终纳入68例,观察组剔除无随访患者8例,最终纳入72例。对两组患者的接诊医生的专业技术和职称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就诊确诊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重复抽血情况,观察组的重复抽血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急诊胸痛患者,采用胸痛临床评估和诊断流程进行对患者的诊断,能够更好地评价患者的病情,可以更快地对患者病情进行确诊,减少重复抽血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戴李华陈淼王海嵘
- 关键词:急诊胸痛患者
- 脓毒症患者机体德代谢变化和营养支持
- 脓毒症(sepsis)做为感染情况下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at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目前对其病理生理变化人们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机体分解代谢亢进或高代...
- 陈淼戴李华盛颖徐红华陈津津董利军
- 关键词:脓毒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代谢营养支持
- 文献传递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急诊诊治流程管理初探
-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是一种急诊科常见而又具有高致死性的疾病。我院急救中心心衰科研小组为了对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进行迅速正确地分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根据回顾性研究结果,结合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学会(ACC/AHA...
- 杨旭峰戴李华陈淼陈津津钱嵘刘佳福董利军
- 文献传递
- 冠状动脉双源CT与冠状动脉造影成像对急诊胸痛患者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探讨急诊胸痛患者双源CT(D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分析DSCT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方法:对115例以胸痛为主诉的急诊就诊、临床怀疑冠心病拟行CAG的患者[男60例,女55例,平均年龄(66.37±10.29)岁]进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统计分析DSCT对诊断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冠心病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与CAG结果对比。结果:共获得92例有诊断价值的病例,DSCT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准确度为94.6%,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7%、90.6%、95.1%和93.5%。对于诊断轻度狭窄冠心病的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63.9%,阳性预测值为34.3%,阴性预测值为91.2%。结论:DS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临床冠心病可疑患者CAG手术前的预筛手段,当患者的冠状动脉为中重度狭窄时,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较高,DSCT与CAG有很好的一致性,其对是否需进一步CAG检查有较大的指导意义。DSCT对于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患者的阴性预测值较高,提示如果DSCT判定患者无冠状动脉病变,基本上无进一步行CAG的必要。
- 戴李华虞菱崴路薇薇陈淼潘曙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X线体层摄影冠状血管造影术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3月以脓毒症收治入我院EICU的病人44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西医结合组(11例)和对照组(33例),统计14天存活率,计算IL-10/IL-1β比值并对两组14天存活下来的病人血液中测定的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1两组的14天存活率:中西医结合组为90.91%,而对照组为69.70%.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以明显改善预后;这给临床治疗脓毒症改善预后的科研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陈淼戴李华路薇薇王飞龙汤璐佳于洋王海嵘潘曙明
- 关键词:脓毒症IL-10IL-1Β免疫功能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