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61H指数:5
- 供职机构: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青年科技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认识整体论与意义整体论
- 本文讨论认识整体论和意义整体论之前的关系。我们首先讨论什么认识整体论和意义整体论,然后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根据Quine的观点,我们可以从确证整体论(认识整体论的一种)推导出意义整体论。然而Quine的推理有一些错误的预...
- 王爱华
- 文献传递
- 论哲学语言
- <正>后期Wittgenstein主张,哲学家用于表述思想的语言,即哲学语言,应该回归到语言的日常使用上。本文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并从哲学语言的起源、哲学语言的言说对象、哲学语言的特点、哲学语言的理解等方面讨论哲学语言本...
- 王爱华
- 文献传递
- 哲学语词的逻辑地位
- 2012年
- 哲学语词被Wittgenstein等哲学家视为日常语言的畸变使用,是空洞的,应带回到日常的用法中去。本文考察哲学语词的逻辑地位或结构,包括哲学语词的认知基础、哲学语词的言说对象、哲学语词涉及的言语行为、哲学语词的义务内容等,以期证明哲学语词本来具有的合理地位。
- 王爱华
- 关键词:言语行为
- 意义整体论的存在论问题
- 2014年
- 意义整体论是过去20年来语言哲学界讨论热烈,且极具争议的话题。有一派观点认为,意义整体论是错的,因为它将带来糟糕的后果:如果意义整体论正确,则语言习得、交流与理解将成为不可能;意义整体论与组构原则冲突。本文认为这些反驳意义整体论的证据并不有效,因为这些证据只涉及意义整体论所带来的糟糕后果,而没有讨论意义整体论的存在论地位。本文认为意义整体论是成立的,因为它满足了整体论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语言表达式具有一组家族定性属性;语言表达式之间以类属存在的方式相互依赖,且以适当的方式排列组合,统一于语言整体之中。
- 王爱华
-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意识形态研究——《麦田里的守望者》不同译本脏话翻译差异的原因探析被引量:5
- 2009年
- 本文用语料库检索方法对孙仲旭和施咸荣《麦田里的守望者》中译本中脏话处理的差异进行了量化比较,结合勒费弗尔的翻译理论,从意识形态的视角对两个译本中脏话的不同处理的原因进行了探析。验证了翻译过程受到意识形态的操控,包括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和译者所处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两部分。而两种意识形态交互影响,通过译者的主体性导致了译者翻译行为上的变通以及翻译结果的不同。
- 张小林王爱华
- 关键词:语料库检索脏话译者主体
- 语言不完备性:明达语言与语言自救
- 语言的不完备性(imperfection of language)自古以来,一直是中西哲学家,特别是近现代西方哲学家关注的中心,但是赞美者少,责难者多。寻求拯救之道自然有之。如, 有规范之道(如,西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
- 王爱华
- 文献传递
- 兴趣谓词句的分歧困惑
- 2010年
- 一 个人兴趣谓词与分歧困惑
莱斯索翰(Lasersohn)^[1],斯蒂芬森(Stephenson)^[2],麦克法兰斯(Mac Farlance)^[3]等哲学家将“funny”“tasty”“delicious”之类的谓词称为个人兴趣谓词(predicates of personaltaste)。含有个人兴趣谓词的句子似乎都涉及一些无法取消的主观因素,如个人判断或意见。
- 王爱华
- 关键词:分歧词句谓词哲学家
- 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调查被引量:204
- 2001年
- 本文以BrownLevinson礼貌理论为依据 ,以Blum&Kulka等学者的“语篇补全测试”为工具 ,调查英、汉拒绝言语行为表达模式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Brown&Levinson理论的面子概念 ,礼貌与直接性程度的关系 ,以及言语的社会决定因素受到东西方学者越来越多的理论质疑和实验反证 ,我们希望借此调查研究能澄清学者们对Brown_Levinson理论的质疑。在数据分析中 ,我们将每一个拒绝言语行为序列划分成三个层面 ,即中心言语行为 ,辅助言语行为和修饰语 。
- 王爱华
- 关键词:礼貌理论言语行为
- 明达语言维度与实在样态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运用明达语言维度观,探讨语言与实在的关系。我们首先论证语言因由明达语言维度而具有建构性。语言的建构性和实在概念的复杂性决定了语言和实在没有一一对应的摹画关系。语言呈现的实在是通过各种明达语言操作而建构起来的。我们将语言呈现的实在大概分为两种:糕点制作式的实在(cookie-cutter reality)和红树效应式的实在(mangrove-effect reality)。然而,语言建构的实在受外部实在的限制,并前设语言设定的实在维度。本文最后指出明达语言操作的建构性实在的哲学意义。
- 王爱华
- 关键词:建构性
- 意义整体论与话语理解疑难被引量:1
- 2016年
- 意义整体论主张,一个表达式(语言或心智表征)的意义由它与其所在系统内的所有其它表达式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些哲学家认为,意义整体论必然导致种种语言学上的难题,其中之一就是,如果意义整体论正确,人们之间的交流将变成不可能,因为意义整体论必然产生"全局效应",造成意义变化不定,话语理解难以实现。本文认为,哲学家们提出话语理解疑难时,犯了3个重要错误:一是片面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变化关系;二是混淆了存在论问题与认识论问题;三是对理解(包括话语理解)的错误领会。就前者而言,所谓意义整体论所带来的"变化全局效应"问题,没有区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把所有变化都看成质变。第三个错误将语言的整体属性看为话语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并将理解看成是一个被动机械的行为。本文认为,话语理解涉及的自我、他者和世界之间的互动,才是话语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语词意义的整体性,不是话语理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也不是话语理解的障碍。
- 王爱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