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炜莲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Valsalva动作对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包括误伤动脉、气胸、血胸、血肿和导管位置异常等,其发生率可高达10%,颈内静脉置管失败率可超过19%[1,2]。如何提高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在麻醉后使用呼气末正压可以提高颈内静脉充盈度,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3]。但对于清醒患者能否通过Valsalva动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文献报道很少。
- 耿桂启李泓耿炜莲
- 关键词:颈内静脉穿刺VALSALVA动作导管位置右侧颈内静脉血胸平静呼吸
- 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布比卡因剖宫产术腰麻的50%和95%有效剂量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布比卡因剖宫产术腰麻的50%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选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下进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150例,年龄21~35岁,体质量60~9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dogists,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5组,每组30例,各组给予布比卡因7 mg复合舒芬太尼,a组:舒芬太尼1μg;b组:舒芬太尼2.5μg;c组:舒芬太尼5μg;d组:舒芬太尼7.5μg;e组:舒芬太尼10μg。CSEA判定麻醉成功的标准是腰麻注药后10 min内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6水平以及整个手术过程中硬膜外腔无需追加麻醉药。判定麻醉失败的标准是10 min内双侧感觉阻滞平面未达到T6水平,或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2,手术过程中产妇主动要求硬膜外腔追加麻醉药。记录腰麻注药后5、10 min(T1、T2)时的痛觉消失平面和运动阻滞程度;双侧感觉阻滞平面达到T6水平的时间;麻醉后24 h内皮肤瘙痒、寒颤、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麻醉成功例数随舒芬太尼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平面达T6时间随舒芬太尼剂量增加而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随舒芬太尼剂量增加而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注射混合布比卡因7 mg用于剖宫产术腰麻的ED50为2.7μg[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4.4μg)]、ED95为15.7μg(95%CI:11.7~27.7μg)。结论: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布比卡因剖宫产术腰麻的ED50和ED95分别是2.7μg(95%CI:0~4.4μg)、15.7μg(95%CI:11.7~27.7μg)。
- 孙星峰黄绍强耿桂启王婷婷李泓李惟一耿炜莲
- 关键词:舒芬太尼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
- 宫颈癌手术前后气道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气道变化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各2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h、术后24h的麦氏评分、咬唇试验和颈围,分析三者与术中气道压和中心静脉压的关系。结果:腹腔镜组与经腹组患者麦氏评分、咬唇试验和颈围在术前、术后1h和术后24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h麦氏评分(P=0.001)、咬唇试验结果(P=0.003)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h麦氏评分、咬唇试验结果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颈围术后1h[(34.18±2.50)cm]、术后24h[(32.98±2.30)cm]与术前[(32.48±2.58)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组术后1h和术后24h麦氏评分、咬唇试验及颈围与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h麦氏评分与手术开始后1h、2h气道压及手术开始后1h中心静脉压正相关(P<0.05),而术后1h咬唇试验与手术开始后1h、2h、3h气道压及手术开始后2h中心静脉压正相关(P<0.05)。结论:与经腹宫颈癌根治术相比较,腹腔镜下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早期气道变化明显,并且这种气道变化可能与术中早期气道压和中心静脉压有关。
- 耿炜莲聂玉艳黄绍强
- 关键词:颈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