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玉 作品数:71 被引量:10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安徽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安徽省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气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再同步治疗 被引量:4 2011年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可有效缓解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逆转心肌重构,降低病死率和心衰住院率。2009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成人心衰诊疗指南中CRT的Ia类适应证为窦性心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仅为IIa类适应证。但房颤在心衰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此类患者CRT的疗效如何,如何选择适当的处理策略以提高其反应性,目前仍有争议。我们就心衰合并房颤患者CRT疗效和处理策略作一综述。 陈康玉 严激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2月~12月在宁国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剔除失访病例,对照组入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方案;观察组入组51列,治疗方案为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10 mg每日1次。治疗时间60 d及以上,观察患者治疗前后B型脑钠肽原(proBNP)、左室舒张末径(LD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醛固酮、6 min步行距离等相关指标,并统计心衰再住院、心源性死亡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roBNP、LDV、LVEF、醛固酮、6 min步行距离等相关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格列净治疗HFrEF疗效显著,相关指标改善更明显,其改善心衰作用可能部分与抑制肾素血管经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有关。 柴俊兵 吕钢 刘华 马海峰 陈康玉关键词:心力衰竭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射频消融治疗CRT术后心房颤动1例 2016年 患者男、68岁,系"反复头晕、黑蒙1周"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5年。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图1)、心脏彩超:左室舒张末内径59mm,左房内径43mm,左室射血分数48%。考虑患者左室偏大、心功能偏低,遂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1月,患者反复发作心悸,动态心电图提示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口服心律平或可达龙等药物治疗,上述症状仍反复发作。 苏浩 严激 徐健 朱红军 沈伟 宇霏 陈康玉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CRT-D囊袋感染后导线拔除一例 在心衰治疗中,CRT-D卓有成效,目前是治疗心功能Ⅲ-Ⅳ级伴心室收缩不同步的工类适应症,并且逐渐向心功能Ⅰ-Ⅱ级的患者扩展。CRT-D的植入增多,此类患者囊袋感染、电极故障等机会增加,较普通起搏器电极而言,CRT-D电极... 苏浩 严激 徐健 范西真 安春生 朱红军 沈伟 陈康玉 朱章进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囊袋感染 左心室扭转运动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价值 2014年 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和全因死亡率[1-2],已成为合并心脏不同步者的一线治疗手段.在CRT的发展过程中,超声心动检查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在传统超声的基础上,组织多普勒、三维超声等新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指标来预测CRT疗效.超声检测心脏扭转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可能优于现有的超声指标,在不同步判定、心功能评价和CRT有效性预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评价左心室运动功能的综合性指标,未来有望在再同步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现就其在再同步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胡凯 陈康玉 严激关键词:心力衰竭 左心室扭转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脏再同步治疗患者肺动脉压力的变化 2015年 目的探讨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或加除颤器(CRT/CRT-D)的患者肺动脉压力(SPAP)的变化情况。方法入选136例接受CRT/CRT-D植入的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在3、6、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SPAP,术后3个月根据LVEDD和LVEF数值判断有无反应性,并按有无反应性分成2组,比较两组对应时段SPAP变化情况。结果入选病例中有反应者101例,占74.3%;无反应者35例,占25.7%,其中4例在一年内死亡。样本SPAP呈非正态分布,样本均数采用中位数、4分位间距表示,即:M(P25,P75)。有反应病例中术前平均SPAP与无反应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6、12个月SPAP较无反应组分别降低5mm Hg、17 mm Hg和25 mm Hg,两组SPAP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01。结论心脏再同步治疗有反应病例术后SPAP减低,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降低幅度会进一步增加;而无反应病例术后SPAP上升,且随着病程的延长,上升幅度会进一步增加。 沈伟 陈康玉 王玉婷 苏浩 朱红军 孙贤林 安春生 范西真 徐建 严激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脏再同步治疗 肺动脉压力 ECG与UCG优化ⅤⅤ间期的对比研究 安春生 严激 杨冬妹 陈康玉 徐健 范西真 孙贤林 刘伏元 苏浩 黄向阳冠心病患者CXCL16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CXC趋化因子配体16 (CXC chemokine ligand 16, CXCL16)是近年发现的一种新的趋化因子,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同时也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具有清道夫受体的作用和炎症属性。相关的基础和临... 陈康玉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症 CXCL16 文献传递 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患者30例,分为左心室四极导线组和双极导线组。比较两组在临床疗效、同步性、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左室导线置入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左室导线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四极导线组可选择的起搏向量远多于双极导线组。术后1个月的超声优化程控显示,四极导线组优化后主动脉射血速度时间积分(AOVTI)和左室同步性均显著改善,同时优于双极导线组优化后(P<0.05)。随访至术后6个月,四极导线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优于双极导线组(P<0.05)。结论左心室四极导线与双极导线具有同样的安全性,其血液动力学、同步性和短期临床疗效优于双极导线,并可能有助于减少膈神经刺激避免二次手术等并发症。 王勇 陈康玉 严激 徐健 孙贤林 安春生 苏浩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冠心病流行病学变迁的启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全球近30%患者的死亡原因。在美国,每25秒即发生一起急性冠脉事件,并导致每分钟一例的死亡。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冠... 严激 陈康玉关键词:冠心病 流行病学 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