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国旗

作品数:4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翻译
  • 1篇对等
  • 1篇意象
  • 1篇译评
  • 1篇英译
  • 1篇英译汉
  • 1篇英语
  • 1篇英语专业
  • 1篇英语专业八级...
  • 1篇语法
  • 1篇语法视角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翻译
  • 1篇语言文化
  • 1篇语义
  • 1篇语义框架
  • 1篇认知语法
  • 1篇认知语法视角
  • 1篇诺贝尔文学
  • 1篇诺贝尔文学奖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丁国旗
  • 1篇毛荣贵
  • 1篇姜淑萱
  • 1篇范武邱
  • 1篇侯艳

传媒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中国翻译
  • 1篇外语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认知语法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
本文从认知语法视角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构建,尤其是意象的分析与转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本文认为意义即是概念化,是主观的、百科性的、以人的体验为基础并根植于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认知模型中的。所有的语言结构都有其认知动因,语...
丁国旗
关键词:语言翻译认知语法语义框架语言文化
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兼谈对中国角逐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被引量:31
2005年
汉英翻译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面对汉语模糊美感的磨蚀而难有作为,追根溯源,这种遗憾源于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即: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应,是一种意境性语言,而英语则追求条分缕析,讲究逻辑,借助形合,漠视所谓的整体感应.汉语中因模糊生成的诸多美学效果难以原汁原味地复制或移植到译语中去.以英语的优势来补偿汉语模糊语言美学效果在翻译转换过程中的缺损,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这对中国文学角逐诺贝尔文学奖不无启迪.
丁国旗范武邱毛荣贵
关键词:模糊美感磨蚀汉英翻译诺贝尔文学奖
也谈“对等”与“相当”被引量:6
2005年
译论界一直以来都是把尤金.奈达的理论理解和翻译为“对等理论”。李田心则指出这是严重的误读和误译。他认为,“对等”是精确语,表示“完全相同”,而译文和原文的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因此翻译的“对等”只是不可企及的理想。他进而提出用“相当”来代替“对等”,并对其做了相当具体的定义。本文分析了这样做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
丁国旗姜淑萱
关键词:对等翻译原则
文脉在胸 译笔有神——TEM8(2005)英译汉翻译评析被引量:5
2006年
1.引言 2005年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的英汉翻译的原文选自维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l926年的一篇讲演“How Should One Read a Book?”。原文如下(要求考生翻译划线部分):
丁国旗侯艳
关键词:英译汉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文脉译评划线部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