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建坤
- 作品数:31 被引量:146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SA检查与^(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临床对比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Hp粪便抗原检测(HpSA)检查与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疑似有Hp感染的初诊及治疗后患者各150例。分别归入初诊组和治疗后组各150例,将治疗后组以数字法随机分成a、b、c三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在空腹条件下行14C-UBT检查,另行HpSA检查,其中初诊组同时行14C-UBT检查及HpSA检查,治疗后a组1w后行HpSA检查,4w后行14C-UBT检查,治疗后b组2w后行HpSA检查,4w后行14C-UBT检查,治疗后c组3w后行HpSA检查,4w后行14C-UBT检查。对比HpSA与14C-UBT诊断Hp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经细菌培养联合检测后发现,初诊患者中Hp感染阳性140例,阴性10例;治疗后阳性107例,阴性43例。初诊患者的诊断敏感度为91.43%,诊断特异度为40.00%,诊断效率为88.00%,阳性预测值为95.52%,阴性预测值为25.00%。治疗后的诊断敏感度:a组88.57%,b组94.29%,c组87.18%;诊断特异度:a组86.67%,b组73.33%,c组72.73%;诊断效率:a组88.00%,b组88.00%,c组84.00%;阳性预测值:a组93.94%,b组89.19%,c组91.89%;阴性预测值:a组76.47%,b组84.62%,c组61.54%。初诊组与治疗后的a、b、c三组在诊断敏感度、诊断效率、阳性预测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84,P=0.128)。但初诊组的诊断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小于治疗后的a、b、c三组(均P<0.05)。治疗后的a、b、c三组在诊断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等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学意义(F=0.369,P=0.265)。结论HpSA检测Hp的准确度较高,价值较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储建坤崔东升朱秀芳许顺江霍晓辉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
- 酶联免疫粪便抗原检测幽门螺杆菌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粪便抗原检测幽门螺杆菌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检测幽门螺杆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中疑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初诊(150例)及治疗后(150例)患者300例进行研究。300例患者空腹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和酶联免疫法(ELI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Hp SA试验),并且对已经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和3周后进行Hp SA检测,观察Hp SA检测幽门螺杆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与14C UBT检测比较,Hp SA试验检测灵敏度为92.05%,特异度为97.32%,诊断正确率为50.33%,阳性预测值为97.20%,阴性预测值为92.36%;且在患者接受治疗后,其Hp SA检测的检测值依然较高。结论 Hp SA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高、灵敏度高、特异度高、适用于幽门螺杆菌的诊断,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患者的筛查及无法开展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的贫困地区,且检测值不受患者是否进行治疗的影响。
- 储建坤崔东升朱秀芳许顺江霍晓辉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酶联免疫法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氨基酸、维生素水平和个体化营养支持效果的研究
- 目的:调查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氨基酸和维生素水平,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并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观察对预后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32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第1天血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
- 储建坤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氨基酸营养支持
- 文献传递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前病变胃内分布的特点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检测胃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患者胃癌前病变的组织病理情况和在胃内的分布特点.方法: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门诊患者,先应用^(14)C尿素酶呼气试验检测Hpylori感染,如为阳性则行胃镜检查,于胃窦大、小弯侧及胃体大、小弯侧,分别取活检做病理检查,判断是否存在癌前病变,如:萎缩、肠化和不典型增生,并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在128例Hpylori阳性患者中,胃癌前病变71例,占55.5%.而阴性患者中,癌前病变的发生率仅占31.3%(10/3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并(P<0.05).在Hpylori阳性组患者中,癌前病变在各部位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胃窦小弯侧(58.5%)>胃窦大弯侧(36.9%)>胃体小弯侧(23.8%)>胃体大弯侧(14.6%).而在Hpylori阴性对照组中,胃窦小弯侧(31.3%)>胃窦大弯侧(18.2%)>胃体小弯侧(15.6%)>胃体大弯侧(12.5%).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癌前病变密切相关,胃癌前病变以胃窦小弯侧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胃窦大弯侧.
- 霍晓辉朱振龙储建坤王志峰李超张丽静马金城于君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胃癌前病变
- 慢性腹泻病人小肠细菌过生长的发生情况及临床意义
- 朱秀芳储建坤杨春春马金城霍晓辉
- TM、CC在子痫前期-子痫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 茹秀丽李义飞储建坤刘荣欣徐淑稳张红真
- 该研究通过检测TM、CC在子痫前期-子痫中的变化规律,分析TM、CC在产科子痫前期-子痫硫酸镁治疗中的变化规律。初步探讨TM、CC水平及其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预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为TM、CC...
- 关键词:
- 关键词:子痫血清检测
- 两种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清除中的疗效被引量:4
- 2014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的致病因素,根除Hp被认为可以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以及胃癌。
- 段志英朱秀芳王竞范红云牛巍巍储建坤霍晓辉
-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胃炎幽门螺杆菌
- 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预防治疗胃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脱氧核苷酸钠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胃癌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 6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联合多西他赛化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检测白细胞水平低于正常范围时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脱氧核苷酸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停用化疗药3 d后复查血常规,治疗组白细胞下降例数占6.67%(2/30),明显少于对照组36.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肝功能损伤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6,P<0.05),且出现肝功能损伤程度较轻。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过程中同时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脱氧核苷酸钠预防白细胞减少效果比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显著。
- 李素梅储建坤霍晓辉
- 关键词: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减少化疗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多种病因可以引起该病的发生,但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据报道,慢性胃炎患者,Hp检出率达80%以上,而在活动期,阳性率更是高达95%[1]。临床上治疗Hp相关性胃炎主要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包括质子泵抑制剂(PPI)和两种抗生素[2]。
- 储建坤李增宁马金城霍晓辉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 胃液pH值对十二指肠球溃疡愈合的意义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胃液pH值变化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治疗疗程均为4周。A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3周完成治疗。B组首先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2次/d,1周,再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周完成治疗。C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2次/d,2周,再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后继续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1周完成治疗。结果 A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64.9%,B组及C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分别为95.0%、92.5%,B组、C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显著高于A组(P<0.05);A组溃疡愈合率70.3%,B、C组溃疡愈合率均为95.0%,B组、C组溃疡愈合率显著也高于A组(P<0.05)。结论改变胃液pH值,增强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疗效,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
- 范红云储建坤李玉平穆丽娟牛巍巍霍晓辉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胃液氢离子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