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自雄
- 作品数:12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年发病的散发共济失调的自然病程
- 刘新建王俊岭詹自雄唐北沙
-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误诊误治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 2017年
-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DAVF)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脊髓血管畸形,约占所有脊髓血管畸形的80%,老年男性好发,起病隐袭,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特意性,极易被误诊误治,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现报告3例SDAVF病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及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郑秀芬詹自雄汪银洲郑峥江小琳庄文锦张旭
- 关键词: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
- 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部位与转归的相关性
- 2017年
-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ng aneurysm, VADA)的部位与血管内治疗后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36例接受血管内治疗的破裂VADA患者,根据VADA与小脑后下动脉(posterior inferior cerebellar artery, 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分为PICA近端组(13例)、PICA远端组(13例)和累及PICA组(10例)。比较3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血管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血管内治疗方式、术后并发症和治疗6个月后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率。结果PICA近端组7例行重建性血管内治疗(reconstructive endovascular treatment, RET),6例行血管内孤立术(endovascular internal trapping, EIT),转归良好率100%(13/13);PICA远端组7例行RET,6例行EIT治疗,转归良好率84.6%(11/13);累及PICA组4例行RET,6例EIT治疗,其中2例行经健侧椎动脉逆行PICA支架置入术联合VADA节段并近端椎动脉弹簧圈栓塞术,转归良好率60.0%(6/10)。3组总体转归良好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累及PICA组转归良好率显著低于PICA近端组,而且显著低于PICA近端组和PICA远端组合并后的转归良好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Fisher分级3~4级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28.0,95%可信区间1.71~458.82;P=0.020)。结论破裂颅内VADA的血管内治疗术式选择须评估夹层动脉瘤与PICA开口的位置关系,累及PICA开口者血管内治疗可能存在较大风险,并影响转归。
- 郑峥汪银洲程琼李永坤刘君鹏付萌萌江小琳詹自雄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瘤椎动脉夹层蛛网膜下腔出血
- JAK2V617F突变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缺血性卒中10例临床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JAK2V617F突变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并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21年5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例及武平县医院收治的3例JAK2V617F突变性ET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影像学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10例JAK2V617F突变性ET合并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多发性脑梗死7例,单发性脑梗死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MRI显示3例患者病灶存在出血转化。9例脑梗死患者行血管评估,7例存在大动脉中重度狭窄或者闭塞。1例超急性期就诊者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症状好转。二级预防:6例使用抗血小板、联合骨髓增生抑制剂,病情改善;3例起初仅用抗血小板治疗,病情反复,加用羟基脲治疗后2例病情改善。结论JAK2V617F突变性ET常引起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性、多发性脑梗死且病灶较易出血,在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加用骨髓增生抑制剂可能有利于预防病情复发。
- 詹自雄陈宏蓝梅平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JAK2V617F突变卒中影像学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4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分析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演变特点。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4例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的特点。结果 4例患者发病年龄分别为2岁、18岁、52岁、62岁,其中3例患者发病前存在前驱感染症状,1例患者脑脊液提示病毒感染可能。4例治疗前头颅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压部类圆形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长T_1、长T_2信号,DWI高信号,病变周围无明显水肿、无明显占位效应。病例四患者无任何感染证据,相同性质病灶累及双侧半卵圆中心,治疗后复查MRI均显示病灶消退。4例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但均伴有低钠血症。结论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是一种急性单病程的非特异性脑炎或脑病,影像学表现为胼胝体压部可逆的类圆形病灶,常伴低钠血症,该病临床异质性大,但预后良好。
- 詹自雄郑峥杨抒洁付萌萌汪银洲张旭
- 关键词:胼胝体磁共振低钠血症
- 短暂性全面遗忘症4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症(transient global amnesia,TGA)是一种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公认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其主要的特点是突发的顺行性遗忘(无法编码新的记忆),并伴有反复追问,有时可出现逆行性遗忘,常在24 h内缓解,而鲜有其他神经功能的损害。
- 吴珍琴詹自雄汪银洲林守华郑峥张旭
- 关键词:逆行性遗忘顺行性遗忘动脉缺血记忆丧失磁共振静脉成像
- 发作性睡病并OSAHS(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发作性睡病并OSAHS患者的临床表现、多导睡眠图及颅脑MRI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有白天过度睡眠、嗜睡猝倒发作、睡眠麻痹和睡眠幻觉,睡眠呼吸监测提示严重呼吸暂停低通气表现,颅脑MRI检查示脑内多发腔隙灶及蛛网膜囊肿。结论发作性睡病与OSAHS可能相互影响,两病共存并非罕见,应避免漏诊。
- 詹自雄江泓沈璐张文娟唐北沙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OSAHS多导睡眠图蛛网膜囊肿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G4基因型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 目的明确中国汉族人群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G4基因型临床特点。方法通过回访获得本课题组前期经基因检测确诊的15个中国汉族人群SPG4家系的所有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应用PCR-直接测序结合MLPA技术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SPA...
- 陈冲杜鹃罗莹莹胡雅岑詹自雄严新翔唐北沙沈璐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性纹状体病16例临床特点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糖尿病性纹状体病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月本院连续收治并随访的16例糖尿病性纹状体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情况、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等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16例患者中女9例,男7例,平均发病年龄(71.5±12.4)岁;3例(18.8%,3/16)为双侧肢体舞蹈表现,其余为单侧症状;就诊时平均血糖为(29.6±16.3)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占比为(14.6±2.8)%;50%(8/16)的患者尿酮体为阴性,剩余患者尿酮体为微量至轻度阳性。16例患者颅脑磁共振检查则发现10例存在纹状体区域内病灶;其中9例患者进行了CTA或者MRA脑血管评估,发现4例(44%,4/9)存在脑大动脉的重度狭窄。经治疗,11例(69%,11/16)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剩余5例(31%,5/16)症状反复。4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2例患者继发脑梗死。15例患者使用抗栓治疗,诊治及随访期间未见脑出血。结论 糖尿病性纹状体病患者除了经典的表现外还可出现双侧症状及尿酮弱阳性;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氟哌啶醇、氯硝西泮等药物对症治疗预后多良好,部分患者可继发肺部感染及脑梗死,抗栓治疗可能并不显著增加脑出血风险。
- 詹自雄江秀龙江秀龙汪银洲林守华
- 关键词:并发症预后
-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G4基因型患者线粒体DNA突变分析
- 目的探讨SPG4基因型患者线粒体DNA突变特点,及其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为揭示线粒体DNA在HSP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提供线索。方法对15个SPG4家系所有家系成员及70例正常对照,应用PCR-直接测序技术进行线粒体D...
- 陈冲杜鹃罗莹莹胡雅岑詹自雄严新翔唐北沙沈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