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保静

作品数:21 被引量:892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
  • 5篇污染
  • 4篇氮素
  • 4篇植物
  • 3篇植物多样性
  • 3篇农业
  • 3篇人工湿地
  • 3篇种养
  • 3篇种养结合
  • 3篇面源
  • 3篇面源污染
  • 3篇模拟人工湿地
  • 3篇工厂化
  • 3篇茶树
  • 2篇氮去除
  • 2篇氮素利用
  • 2篇氮素损失
  • 2篇地球化学循环
  • 2篇畜禽
  • 2篇畜禽养殖

机构

  • 21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墨尔本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交通职业...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航天信息股份...
  • 1篇浙江省环境保...
  • 1篇杭州市环境保...
  • 1篇杭州市临安区...
  • 1篇浙江省耕地质...

作者

  • 21篇谷保静
  • 11篇葛滢
  • 11篇常杰
  • 3篇曾建明
  • 3篇周健
  • 3篇成浩
  • 3篇巨晓棠
  • 3篇王丽鸳
  • 3篇袁海波
  • 2篇杜园园
  • 2篇王海
  • 2篇刘于
  • 2篇金小刚
  • 2篇陈正新
  • 1篇蒋琴素
  • 1篇任远
  • 1篇徐青山
  • 1篇廖建雄
  • 1篇杨国福
  • 1篇周云亨

传媒

  • 5篇生态学杂志
  • 3篇茶叶科学
  • 3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乳业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心智与计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规模化经营推动中国农业绿色发展被引量:24
2021年
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着养活14亿人口的巨大压力,化肥的过量施用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回顾了1949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和产量的变化,分析了小农经营面临的化肥过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空心村等问题,指出农业规模化经营是解决这些问题继而实现未来农业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可在城市化进程中有效推动农地规模化经营,并基于此调整养殖业布局,在空间上重构种养关系,从而实现我国农业整体绿色发展。对于不适宜规模化发展的地区则要探索产业链延长的形式,以三产融合激发高附加值农业的活力。未来需要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效用,引导农民进城,为农业规模化提供基础,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推进。
谷保静谷保静任琛琛汪思彤王琛
关键词:农业规模化面源污染种养结合饮食结构
茶树工厂化育苗适宜基质水分条件研究被引量:22
2005年
研究了在不同含水率基质下培养的茶树扦插苗的生长参数、光合作用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茶苗的新生物量在基质含水率80%~100%时最大,叶面积比(LAR)、比叶面积(SLA)、生根率及比根长(SRL)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根生物量比(RMR)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最大光合速率(Pnmax)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在70%~100%水处理时最大;叶绿素的含量基本上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叶绿素a/b的值则随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在出根后的育苗期间适当降低基质含水率有利于幼苗的形态建成和提高茶苗的光合能力.
曾建明谷保静常杰袁海波王丽鸳董方帅成浩周健葛滢陈圣伦
关键词:茶树工厂化育苗光合作用
推进种养结合的制约因素及政策建议被引量:5
2021年
随着粮食增产的迫切需求和化肥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种植业与养殖业养分物质循环断裂,推进种养结合成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从农户层面以及区域层面都存在着种植与养殖之间的纽带断裂,造成了农业资源利用的错位,也产生了资源环境双重压力。推进种养结合的堵点主要表现在养殖场责任尚未压实、有机肥施用不便利、堆肥质量标准缺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多方面。本文结合对国内和国际上推进种养结合的典型做法的分析,在强化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大背景下,从优化种养布局规划、压实养殖主体责任、强化科技支撑、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方面提出了当前构建全新的种养循环体系的建议。
胡钰张斌谷保静马林柏兆海栾健金书秦
关键词:种养结合有机肥社会化服务
茶树种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被引量:38
2007年
本文在全自动智能化温室内,按组培+温室培育和直接温室扦插培育两条技术路线,采用不同材料进行了茶树工厂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田间材料为组培起始物时,春季新梢第三腋芽萌发率最好,每周期增殖率可达2.75倍左右,成苗率在20%以上,直接移植生根率为成活小苗的90%左右。一年双季育苗试验表明,春夏季育苗在3月中旬开始,5个月后,茶苗高度达20.4±8.3cm,练苗后移栽成活率近100%;秋冬季育苗在8~9月初开始,冬季完成根系建立,开春后达20cm以上高度,练苗后移栽;施肥处理茶苗高度的增加量是不施肥对照的5.9倍。
成浩曾建明周健王丽鸳常杰葛滢袁海波谷保静张小飞
关键词:茶树种苗工厂化繁育
人类-自然耦合系统氮循环研究——中国案例
人类活动已经强烈地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在增加系统生产力、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因此,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全球氮循环不仅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
谷保静
关键词:氮循环环境污染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文献传递
氮素管理的指标被引量:102
2017年
用什么指标(indicators或indexes)来衡量不同尺度或生产体系氮素管理的优劣,是提高氮素管理水平的核心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在氮素管理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方法和指标,以客观评价和改进氮素管理水平,为生产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评判标准。本文系统介绍了国际上氮素管理指标的概念、含义、计算方法及对结果的解析,包括:(1)氮素投入、收益与环境效应的关系;(2)氮素收支(budget)、氮素平衡(balance)和氮素盈余(surplus);(3)氮素利用率(Nitrogen Use Efficiency,NUE);(4)氮素利用率与氮素输入、输出及盈余的关系;(5)旱地作物收获后土体硝态氮允许残留量(Residual nitrate-N)。在此基础上,汇总了我国在不同尺度、不同土壤-作物体系氮素研究结果,初步建立了我国典型农田的氮素管理指标,为实现优良的氮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巨晓棠谷保静
关键词:氮素平衡氮素利用率氮素管理氮素损失
中国工业氮通量快速增长的驱动力及其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人类活动通过增加工业氮(不包括肥料氮)输入、活性氮多样性及活性氮库容量,正强烈地改变着全球氮循环.然而,目前还缺乏对工业氮通量、去向及其环境效应的理解.本研究发现,中国工业氮通量近30年来增加了13.4倍,2008年达到3.7TgN(1Tg=1012g),已超过全国食物氮通量的50%.社会经济发展(人均GDP、城市化以及家庭规模大小)显著驱动了工业氮通量的变化,致使中国高工业氮通量区域主要出现在东部发达地区.工业氮生产过程中的氮流失率仅为5%,远低于农田(约为50%)和养殖(80%).但是,工业氮流失属点源污染,高浓度的点释放给局部环境带来较大危害.中国工业氮组成中,生命周期一年以上的结构性氮产品(如合成纤维和塑料)占全部工业氮产品的比例从1980年的20%增加到2008年的70%左右.2008年新增2.6TgN结构性氮产品,这些结构性氮积累在人类居住区,可能是人为源氮输入(主要为Haber-Bosch固氮)未知氮汇的解释之一.虽然结构性氮滞缓了活性氮的释放,但是其积累过程带来的滞留效应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存在长期的影响.此外,工业氮循环为现代全球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增添了新的特征,如增加了活性氮的种类,降低了活性氮的周转率等,未来需要将工业氮整合到地球系统的动态模拟中.工业氮循环的通量及其环境效应的整合分析将为决策者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全新的认识.
谷保静杨国福罗卫东杜园园葛滢常杰
关键词:垃圾围城点源污染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问题及趋势被引量:567
2014年
氮素在作物产量和品质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什么是合理施氮,包括施氮量、施氮方法和时期,也包括与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措施的配合等。指出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的主要问题是施肥过程和施肥后的严重损失。依据农户调查所获得的田块尺度施氮量,与田间试验合理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过量施氮田块占总调查田块的大约33%。依据区域尺度单位播种面积平均施氮量,与作物平均推荐施氮量对比分析表明,全国过量施氮面积占播种面积20%、合理面积占70%、不足面积占10%。总体而言,过量施氮现象还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蔬菜和果树等经济作物上。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国家尺度氮肥需求量的方法,可估算出全国合理需氮量范围,称之为氮肥需求量估算法。用三种不同方法估算的我国1980~2010年间的氮肥需求量与实际氮肥使用量比较表明,如仍然依照现在的粗放施肥习惯,应该为现在的实际氮肥使用量,5年平均为N 27.9×106t左右,正好处于合理需氮量范围的中线。在改善施肥技术基础上,我国2006~2010年间5年氮肥平均使用量应该在N 19.6×106t左右;用五种方法预测的我国未来氮肥需求量表明,如果改善施肥技术,我国2020、2030、2050年合理氮肥需求量分别为N 21.0×106t、21.7×106t、23.1×106t;如施肥技术得不到实质性改善,依然粗放施氮,则氮肥需求量应处于合理使用量范围的中线,分别为N 30.4×106t、31.4×106t、33.4×106t。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和氮肥施用量与美国和西欧的差异,我国农田有机肥和碳投入对增加土壤有机碳氮库的重要性。
巨晓棠谷保静
关键词:氮肥氮素损失
“2030双重目标”下的我国碳排放权动态分级分配研究
方恺岳文泽谷保静周云亨许安琪张琦峰
《巴黎协定》生效背景下,碳排放权日益成为具有稀缺属性的新型发展权。碳排放权分配不仅关系到中国能否如期实现自主贡献目标,同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基于此,该项目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分解落实NDCs为主...
关键词:
关键词:碳排放
浙江省农地规模化的空间潜力与减氮增效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农业以小农经营为主,为解决浙江省细碎化经营带来的收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低、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分析浙江耕地分布格局,量化浙江农地规模化潜力和空间优化路径,结合农田氮平衡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农地规模化对浙江农业生产和环境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浙江耕地平均田块面积为0.4 hm^(2),面积低于0.6 hm^(2)的耕地占70%。通过土地整理,73%的耕地连片面积在16 hm^(2)以上。耕地连片规模化经营可以使氮肥投入减少53%,促进氮素利用效率从38%增加至56%。农业劳动力需求从每公顷4人减少至1人,农业投入成本降低77%,劳动力农业年均收入可提高9 457元。浙江省推动实施农地规模化具备良好的资源条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有助于发挥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和环境资源保护作用。政府应当加强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支持、推动农业转型,以农地规模化提升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潜力。
黄璐瑶段佳堃邬奇峰虞轶俊徐建明谷保静
关键词:农地规模化氮素利用效率农业收益可持续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