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压
  • 4篇他汀
  • 4篇高血压
  • 3篇伐他汀
  • 3篇阿托
  • 3篇阿托伐他汀
  • 2篇胆固醇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脂蛋白
  • 2篇脂蛋白胆固醇
  • 2篇老年
  • 2篇高血压合并
  • 2篇固醇
  • 2篇房颤
  • 2篇LDL-C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血压

机构

  • 6篇常熟市第一人...

作者

  • 6篇刘波
  • 6篇韩冷
  • 6篇曹东来
  • 5篇何俊
  • 3篇何文兵
  • 2篇倪杰
  • 1篇王娟

传媒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及动态血压分析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及其动态血压特征分析.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1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14例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202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212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4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变化及动态血压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TG、TC、LDL、ox-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动态血压各项参数24h、昼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C组的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21.63±2.28)mmm2、(20.02±2.14)mm2、(18.12±2.01)mm2与颈动脉IMT(1.19±0.18)mmm、(1.05±0.17)mmm、(1.01 ±0.09)mmm,TG、TC、LDL、ox-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HDL水平显著升高(1.55±0.34)mmol/L、(1.78±0.31)mmol/L、(1.92±0.39)mmol/L(P<0.05);24h、昼间、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降低(P.<0.05).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与颈动脉IMT、TG、TC、LDL、ox-LDL水平、24h、昼间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观察组C组较A组明显降低,HDL明显升高,但A组与B组、B组与C组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抗高血压药物对于老年轻度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疗效显著,低危因素情况可以考虑10 mg/次,1次/d,高危因素可以考虑30 mmg/次,1次/d,有益于血压的控制,适于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长期服用.
刘波韩冷曹东来何文兵何俊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态血压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LDL-C控制水平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水平与新发房颤发生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的相关性。方法无房颤病史的稳定型冠心痛患者218例,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将LDL-C分别降至〈70mg/dL(强化组),70~99mg/dL(普通组),随访3年,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新发房颤及MACE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2例,心源性休克2例,房颤11例;普通组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4例,心源性休克1例,房颤10例。强化组新发AF发生率10.38%,普通组8.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1,P=0.717)。强化纽MACE发生率13.21%,普通组13.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2,P=0.968)。结论强化降脂不能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MACE发生率,强化降脂不能使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新发房颤发生率降低。
刘波韩冷曹东来何文兵倪杰何俊
关键词:稳定型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他汀类药物
LDL-C控制水平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中与新发房颤的关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 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中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水平与新发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既往无房颧病史的40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40 mg/d持续口服,LDL-C分别降至2.09~2.59 mmol/L和1.57~2.07 mmol/L,随访3年,记录各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新发房颤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LDL-C水平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价值.结果 A、B组新发房颤发生率分别为6.50%和13.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4,P=0.02).A组MACE发生率为18.50%,与B组MACE发生率15.50%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x2=0.713,P=0.4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水平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降脂治疗中过度降低LDL-C水平,不能降低MACE发生率,新发房颤发生率可能增加.LDL-C水平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素.
刘波韩冷曹东来何文兵何俊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型心绞痛房颤心血管事件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对其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1例高血压合并CHF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缬沙坦胶囊+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治疗)和研究组(41例,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因子,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更佳;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比均缩小,且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室间隔厚度(IVST)均变薄,且研究组薄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I、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CHF患者的治疗中,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螺内酯治疗更有助于缓解心肌损伤,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刘波曹东来王娟焦琦韩冷
关键词: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血压心功能
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427例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按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10例)和阿托伐他汀组(217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连续治疗24个月,比较两组血压、高敏C反应蛋白质(hsCRP)的变化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血压的长期控制(24个月)总有效率显著提高(76.8%比85.9%),血压显著下降[(145.3±10.1/88.6±6.7)mmHg比(136.9±6.8/83.0±5.2)mmHg],hsCRP水平显著降低[(2.02±0.29)mg/L比(1.60±0.18)mg/L](P<0.05或<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和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降低炎症反应,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
韩冷刘波曹东来何俊倪杰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老年
阿托伐他汀对经药物控制为轻度高血压老年患者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经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为轻度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400例服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为轻度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颈动脉B超显示有粥样斑块)和B组(组颈动脉B超显示无粥样斑块),每组20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每月监测血压;B组不服用他汀类药物,每月监测血压。治疗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所有患者随访2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有无血压控制情况。观察2组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2组患者治疗2年后血压均较治疗9周时明显降低。治疗2年后,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低于B组。A组降压幅度明显大于B组。血压控制方面,A组的平均降压效果更佳。结论阿托伐他汀能使血压更易控制和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冷刘波何俊曹东来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血压高血压老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