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才进
- 作品数:20 被引量:172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项目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湛江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croRNA-21靶向PDCD4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MicroRNA-21对胃癌细胞中PDCD4表达、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MGC-803人胃癌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不转染)、阴性对照组(转染不相关siRNA)、mir 21组(转染miRNA-21质粒)、mir 21 Inhibitor组(转染miRNA-21抑制物)、PDCD4 siRNA组(转染PDCD4 siRNA)。分别于转染后36、48、72小时收集细胞,采用实时定量PCR及细胞爬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细胞中PDCD4基因及蛋白水平,运用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空白、阴性对照组比较,mir 21组PDCD4表达量下降,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5);mir 21 Inhibitor组PDCD4表达量增多(P<0.05),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1),细胞总凋亡比例增高(P<0.05);PDCD4 siRNA组PDCD4表达几乎完全被抑制,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均P<0.01),36小时时细胞总凋亡比例减少(P<0.05)。而阴性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细胞PDCD4表达量、细胞增殖与凋亡都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icroRNA-21能靶向调控PDCD4,抑制胃癌细胞MicroRNA-21的表达后可上调PDCD4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 许庆文周才进鲁珏刘春安徐飞鹏
- 关键词:胃肿瘤微RNAS药物作用
- 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胃上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全胃切除术组与近端胃切除术组,各3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远期生存率等。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胃切除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术后1年存活率为91.18%,近端胃切除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1%,术后1年存活率为94.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效果均良好,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黄哲徐飞鹏周才进林琳朱文劲王玮尉
- 关键词: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术胃上部癌
- 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后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90例进展期胃中上部癌行腹腔镜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6个月后,由肿瘤科专家团队对患者的康复状况进行评定,比较不同因素组患者康复效果评分之间的差异。结果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康复状况评分(6.09±1.66)、(6.45±1.86)、(5.98±1.48)、(6.03±1.75)、(6.12±1.83)分高于家庭收入≥2000元、(T2、T3、T4a期)、肿瘤直径<5 cm、无淋巴结转移、无抑郁症状患者的(5.31±1.10)、(5.34±1.05)、(5.27±1.13)、(5.28±1.02)、(5.39±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组康复效果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月收入<2000元、T4b分期、肿瘤直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抑郁症状的患者较其他患者的康复效果差,针对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应该鼓励家庭和社会给予充分的支持,争取相关政策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适当予以心理护理调节负面情绪,加强辅助治疗与康复护理,提高康复效果、改善预后。
- 徐飞鹏许庆文鲁珏林琳黄哲周才进王妃凤朱文劲
- 关键词:腹腔镜康复效果影响因素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Ⅱ、Ⅲ期结直肠癌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5年
-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Ⅱ、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机体炎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施腹腔镜辅助手术组(腹腔镜组,n=48)及开腹手术组(开腹组,n=48),比较两组的患者手术前后炎性指标、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及开腹组患者术后的CD4+(术后第1天:31.26±1.93、30.49±2.08,术后第5天:33.15±1.97、31.51±2.36)、CD8+(术后第1天:25.13±1.39、25.04±1.44,术后第5天:26.12±1.46、25.53±1.36)及CD/CD8+(术后第1天:1.25±0.06、1.22±0.06,术后第5天:1.27±0.05、1.23±0.06)均较术前明显降低(CD4+:36.85±1.65、37.31±1.55;CD8+:26.36±1.74、26.43±1.52;CD4+/CD8+:1.41±0.10、1.41±0.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天除CD4+/CD8+外,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其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腹腔镜组恢复程度要优于开腹组(P〈0.05),CI)4+/CD8+虽然两组均持续下降,但腹腔镜组下降程度要弱于开腹组;两组患者在术后1、5d时,CRP(术后第1天:36.52±11.19、65.31±13.98,术后第5天:26.59±4.20、51.22±6.60)较术前(5.21±1.05、5.64±1.10)均明显升高,但腹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少。
- 徐飞鹏许庆文鲁珏林琳黄哲王玮尉周才进王妃凤
-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技术免疫功能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胸苷激酶1水平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胸苷激酶(TK1)水平对胃癌诊断及手术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35例健康查体者和68例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比较43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前后血清TK1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TK1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相关;Ⅳ期明显高于Ⅲ期、Ⅲ期明显高于Ⅱ期、Ⅱ期明显高于Ⅰ期、Ⅰ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差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分化程度较好胃癌患者;术后胃癌患者血清TK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1)。结论检测血清TK1水平对胃癌诊断、预测病情进展、疗效等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林琳许庆文鲁珏周才进
- 关键词:胸苷激酶1胃癌手术治疗
- 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研究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资料、肿瘤学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开始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标本的肿瘤大小、直肠标本长度、直肠远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阳性淋巴结数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除了术后肺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根治性手术治疗直肠癌安全可靠,短期疗效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徐飞鹏许庆文王妃凤周才进林琳
-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开腹手术直肠癌
- 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在胃部肿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及60例胃癌患者血清中YKL-40的表达水平,并比较36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YKL-40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YKL-40水平(250.83±84.39) 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2.06 ±17.08) μg/L,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YKL-40水平与胃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与胃癌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明显相关;Ⅳ期[(362.27±18.64)μg/L]明显高于Ⅲ期[(296.20±25.49) μg/L]、Ⅲ期明显高于Ⅱ期[(212.77 ±24.17) μg/L]、Ⅱ期明显高于Ⅰ期[(136.25 ±20.83) μg/L]、Ⅰ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差(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胃癌患者血清YKL-40水平[(284.88±68.96) μg/L]明显高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较好(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胃癌患者[(222.97±86.54) μg/L,P<0.01];胃癌患者手术后血清YKL-40水平[(191.06±58.33)μg/L]明显低于手术前[(196.14±58.31) 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YKL-40可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 杨勤黄昕江亮梁卫明周才进
- 关键词:胃癌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和电刀对肝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应用超声刀和高频电刀对机体肝功能的影响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胆囊切除术78例,随机单盲分成LC超声刀组30例、LC高频电刀组30例、OC(open cholecystectomy)组18例。3组于术前、术后1d、术后3d检测患者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Y-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LC组与OC组术后1dALT、AST、TBIL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3d也较术前升高(P<0.05),但与术后1d比较已下降;DBIL、GGT、ALP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间肝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和OC术后都可导致ALT、AST、TBIL升高,但均为暂时性。超声刀和高频电刀对肝功能的影响可以认为相同。
- 陈明周才进陈卓林邱志东缪辉来陈念平
-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电刀超声刀CO2气腹肝功能
- n-3多不饱和脂肪酸灌胃对大鼠结直肠癌的预防作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对大鼠结直肠癌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结直肠癌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n-3PUFAs进行灌胃,对照组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两组均用N-甲基-N-亚硝基脲(MNU)进行灌肠。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16周后解剖大鼠,观察大鼠肿瘤的情况。HE切片观察肿瘤的病理,气相色谱方法测定两组大鼠红细胞膜n-3PUFAs的浓度。结果实验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改变轻于对照组(P<0.01或0.05),红细胞n-3PUFAs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3PUFAs能够改善大鼠的一般情况,预防SD大鼠结直肠癌的发生。
- 刘春安许庆文何可徐飞鹏林琳黄哲周才进朱文劲王玮尉鲁珏
- 关键词:N-3多不饱和脂肪酸结直肠癌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早期腹泻及排粪量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LAR)术后早期腹泻及排粪量与吻合口瘘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541例直肠癌LAR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早期腹泻定义为术后7 d内出现过至少1次50 ml以上的水样粪便或排粪次数4次/d;术后早期排粪量定义为术后3 d内经肛管收集的水样粪便总体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早期腹泻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术后早期排粪量对吻合口瘘的预测价值。结果全组病例男319例,女222例,年龄(59.3±9.4)岁。术后有99例(18.3%)出现早期腹泻,41例(7.6%)出现吻合口瘘。早期腹泻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腹泻者[15.2%(15/99)比5.9%(26/442),P = 0.000]。多因素分析结果证实,术后早期腹泻(OR = 33.940,95%CI:8.423-89.240)和肿瘤距肛缘〈7 cm(OR = 13.085,95%CI:2.117-44.556)是直肠癌患者LAR术后吻合口瘘的独立影响因素,而留置肛管(OR = 0.474,95%CI:0.122-0.881)则是一保护因素。针对留置肛管的162例患者计算其术后3 d排粪量,结果显示,有无吻合口瘘患者术后3 d中位粪便量分别为210(100-4 360)ml和60(0-48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 27.125,P = 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取110 ml作为术后3 d中位粪便量截点值,其预测吻合口瘘的敏感性为85.7%(6/7),特异性为81.3%(126/155),曲线下面积为0.824。结论直肠癌LAR术后早期腹泻可作为吻合口瘘的预警信号,术后3 d粪便量≥110 ml可较为准确地预测吻合口瘘的发生。积极预防和处理术后早期腹泻有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概率。
- 周才进欧雯婷徐飞鹏林琳许庆文
- 关键词:低位前切除术吻合口瘘排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