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宜

作品数:37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科技厅攻关项目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肝炎
  • 15篇乙型
  • 12篇乙型肝炎
  • 12篇病毒
  • 10篇慢性
  • 9篇毒性肝炎
  • 9篇病毒性
  • 9篇病毒性肝炎
  • 8篇血清
  • 8篇疗效
  • 8篇慢性乙型
  • 8篇慢性乙型肝炎
  • 6篇蛋白
  • 6篇纤维化
  • 6篇肝纤维化
  • 5篇蛋白酶
  • 5篇乙型肝炎患者
  • 5篇抑制物
  • 4篇阳性
  • 4篇衰竭

机构

  • 22篇安徽省立医院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安徽省六安市...

作者

  • 37篇李宜
  • 22篇高人焘
  • 10篇朱传龙
  • 9篇常立非
  • 6篇吴晓玲
  • 6篇聂青和
  • 6篇赵宗豪
  • 5篇章秋霞
  • 4篇徐静
  • 4篇李磊
  • 4篇徐少保
  • 4篇李文庭
  • 4篇徐瑗瑗
  • 3篇鲁朝晖
  • 3篇唐琰
  • 2篇刘磊
  • 2篇张日昆
  • 2篇沈强
  • 2篇汤正好
  • 1篇沈春明

传媒

  • 9篇实用肝脏病杂...
  • 7篇安徽医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肝脏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alectin-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应答情况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Galectin-3表达的关系,探讨Galectin-3对Peg-IFN α-Za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治疗组CHB患者接受Pe扩IFN α-2a治疗48周,随访24周,根据血清学以及病毒学检测结果,分为治疗24周有效组、治疗48周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治疗前、治疗24周时及治疗48周时患者PBMCGalectin-3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情况。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数据比较。结果Peg-IFN α-2a治疗有效组患者PBMC Galectin-3的基因及蛋白质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无效组(P值均〈0.05);治疗24周有效组Galectin-3的基因及蛋白质相对表达量在24周和48周时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48周有效组在48周时的Galectin-3基因和蛋白质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治疗24周时(P〈0.05)。结论Peg-IFN α-2a可能通过上调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Galectin-3表达发挥抗病毒作用。
李宜余龙吴晓玲
关键词:乙型干扰素Α-2A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ALECTIN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1996年
我们对我科已确诊的病毒性肝炎143例患者进行血清甘胆酸(SCGA)含量的测定,以探讨SCGA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43例患者均系我科住院病人,分为急性肝炎组46人,慢性肝炎组46人,重症肝炎组10人,肝硬化组41人。 二。
李宜常立非李芳多闫淑珍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甘胆酸血清
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家族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8年
细胞的死亡方式包括坏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两种,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受到机体精密的基因调控,在组织的自动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情况的异常凋亡对机体都是有害的,都会产生不良后果,肝脏也不例外,目前人们认识到肝细胞过度凋亡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并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然而有关凋亡的分子生化,特别是基因调控机制迄今尚未彻底明了,现已形成的初步认识大多源于对Bcl-2基因家族的研究,本文将这一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朱传龙高人焘李宜
关键词:肝损伤BCL-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检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PreS1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reS1抗原和HBV标记物;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在42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者367例,其中PreS1Ag阳性者188例(51.2%),HBeAg阳性者119例(32.4%),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高HBVDNA载量(105~107copies/ml和>107copies/ml)组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60.2%,60.0%)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33.3%)和低载量(103~105copies/ml)组(41.9%,P<0.01);但在421例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48.9%)低于HBVDNA(87.2%,P<0.01)。结论 PreS1Ag能够较HBeAg更好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状态,但尚不能代替HBVDNA的检测。
赵宗豪高人焘李宜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前S1抗原血清
S-腺苷蛋氨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抑郁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慢性乙型肝炎以及肝硬化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并且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而这些负性情绪尤其抑郁情绪往往是触发和加重肝脏炎症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三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常因抗胆碱能、心血管系统、导致肝损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尤其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赵宗豪李宜韩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腺苷蛋氨酸抑郁症疗效观察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与HBV DNA相关性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学标志(HBVM)与HBVDNA的关系。方法对257例乙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M与HBVDNA。HBVM检测用ELISA法,HBV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HBsAg+HBeAg+HBcAb阳性的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和含量最高,血清HBeAg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但部分HBeAg阴性或抗HBe阳性患者也有较高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结论PCR定量检测HBVDNA含量更有助于判断体内HBV复制的情况及传染性强弱,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徐静李宜高人焘
关键词: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志物HBCAB阳性PCR定量检测血清学标志抗-HBE
MELD相关评分系统对肝衰竭患者生存情况的评估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MELD、MELD-Na、I-MELD评分系统对肝衰竭患者短期(90 d)生存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3例肝衰竭患者的资料,计算确诊时MELD、MELD-Na、I-MELD评分,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下面积比较3种方法对结局的预测能力,获取MELD、MELD-Na、I-MELD判断预后的最佳界值点,根据最佳界值点分组,比较组间的病死率。结果生存组患者MELD、MELD-Na、I-MELD评分分别是(26.16±8.76)分、(27.26±8.81)分和(37.17±8.76)分;死亡组分别是(28.49±12.53)分、(30.67±13.00)分和(50.92±13.28)分。3种方法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595<0.609<0.768;95%的可信区间分别是0.384~0.807、0.381~0.838和0.579~0.957。3种评分系统最好的界值点分别是21.41、21.74和42.56。同MELD和MELD-Na评分系统相比较,I-MELD评分同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ELD评分相对于MELD、MELD-Na评分系统,能更好地预测肝衰竭患者的短期生存情况。
金坤李磊李宜高人焘
关键词:肝衰竭MELDMELD-NA受试者工作曲线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WLXGX-888)对23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52例次的治疗.根据病情分别选择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浆吸附和血液滤过4种治疗方法.比较治疗...
鲁朝晖章秋霞常立非高人焘吴晓玲李宜徐少保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
文献传递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评估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对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WLXGX -888)对 1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 3 5例次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血浆总胆红素 (TBIL)、血氨 (NH3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丙氨酸转氨酶 (ALT )、白蛋白 (ALB)。选择同期住院病情相近的病例15例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血总胆红素 (TBIL)、血氨 (NH3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明显下降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明显上升。治疗组有效率为 68.8% ,对照组有效率为 3 3 .3 % (P <0 .0 5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在处理后均能好转。结论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化指标 ,降低TNF -α水平 ,提高近期存活率 。
鲁朝晖章秋霞常立非高人焘吴晓玲李宜徐少保
关键词:重型病毒性肝炎疗效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聚合酶链反应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e系统的相关性被引量:3
1997年
聚合酶链反应(Polmp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新兴的体外DNA扩增技术。自1985年美国Cetus公司Saiki等人首次报导以来,PC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该文应用PCR对216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检测,同时检测了e系统,以了解HBVDNA与e系统的相关性,现将结呆报告如下。
汤正好李宜常立非
关键词:乙型肝炎聚合酶链反应HBVHBE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