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朱传龙

朱传龙

作品数:67 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肝炎
  • 13篇蛋白
  • 11篇乙型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乙型肝炎
  • 9篇纤维化
  • 9篇肝纤维化
  • 9篇病毒
  • 6篇蛋白酶
  • 6篇抑制物
  • 6篇组织抑制物
  • 6篇小鼠
  • 6篇慢性
  • 6篇酶组织
  • 6篇金属蛋白
  • 6篇金属蛋白酶
  • 6篇金属蛋白酶组...
  • 5篇血清
  • 5篇上调

机构

  • 39篇江苏省人民医...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3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安徽省立医院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哈佛医学院

作者

  • 67篇朱传龙
  • 24篇李毓雯
  • 21篇李军
  • 16篇高人焘
  • 12篇宁琴
  • 10篇李宜
  • 9篇罗小平
  • 7篇孔练花
  • 7篇岳明
  • 7篇赵晓玲
  • 6篇严伟明
  • 6篇聂青和
  • 5篇李文庭
  • 4篇赵宗豪
  • 3篇刁玲玲
  • 3篇吴晓玲
  • 3篇董莉
  • 3篇朱甜甜
  • 3篇王坤
  • 3篇徐瑗瑗

传媒

  • 8篇实用肝脏病杂...
  • 5篇医学研究生学...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肝脏
  • 2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纤维介素基因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及体外RNA干扰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纤维介素蛋白(fg12)的双链RNA(dsRNA)在体外对fg12凝血酶原酶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及其规律。方法构建能产生鼠垃12(mfg12)的发夹状双链RNA(shRNA)的载体p-mfg12shRNA,将其与mfg12- EGFP融合基因表达质粒pEGFP-mfg12共转染(用量比为1:5)到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作为实验组,另仅转染pEGFP-mfg12或共转染无关序列shRNA表达质粒和pEGFP-mfg12(用量比为1:5)作为对照组。转染24、48、 72 h后,观察mfg12-EGFP融合蛋白在CHO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细胞阳性率。分别将p- mfg12shRNA和mfg12cDNA表达质粒pcDNA3.1-mfg12共转染(用量比为1:5)到CHO细胞和人宫颈癌细胞(Hela 细胞),作为试验组,另转染pcDNA3.1-mfg12或共转染无关序列shRNA表达质粒和pcDNA3.1-mfg12(用量比为1:5) 或不转染任何质粒作为对照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fg12在CHO和Hela这两种细胞株中表达的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的绿色荧光强度明显减弱,荧光细胞数明显减少。在CHO和Hela两种细胞株,均显示mfg12shRNA显著抑制mfg1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mfg12shRNA表达质粒p-mfg12shRNA 可在体外高效特异地抑制mfg12的表达,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奠定了基础。
汪之沫严伟明习东朱传龙罗小平宁琴
关键词:凝血酶原酶RNA干扰
肝移植后免疫抑制状态下继发感染对策及展望被引量:1
2022年
肝移植技术的广泛发展和移植成功率的提高在近十年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得益于新的免疫抑制药物的引入,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的显著降低。然而,免疫抑制药物的发展也导致了肝移植后一系列严重不良反应,包括感染、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代谢紊乱和新生肿瘤,其中感染是肝移植后主要的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以及术后感染的相关研究对于提高肝移植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回顾近年来临床常见免疫抑制药物,概述了肝移植的几种常见感染类型,并提出减少肝移植术后感染的发展前景。
张文朱传龙
关键词:免疫抑制移植后感染
Plerixafor在上调EFTUD2表达和抑制HBV药物中的用途
Plerixafor在上调EFTUD2表达和抑制HBV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出Plerixafor在EFTUD2上调作用及在抑制HBV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Plerixafor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312...
朱传龙蔡金原李毓雯李军袁慧胡平平徐瑞瑞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儿童血清TIMP-1和TIMP-2检测及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儿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1和TIMP-2的水平及价值。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将105例肥胖儿童分为单纯性肥胖(n=44)、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SNAFL,n=25)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n=36)3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ELISA)测定血清TIMP-1、TIMP-2,全自动酶法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酸转肽酶(γ-GT)。结果随着单纯性肥胖向SNAFL和NASH发展,TIMP-1和γ-GT水平逐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P-1、TIMP-2两者均与γ-G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34,P<0.01;r=0.351,P<0.05)。NASH组TIMP-1阳性率明显高于SNAFL组(P(0.05),而TIMP-2阳性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IMP-1和TIMP-2指标均可不同程度地反映肝脏的纤维化程度,其中以TIMP-1更为可靠、有效。
李毓雯朱传龙高人焘潘家华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儿童
凋亡及其调控基因Bcl-2家族在肝脏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8年
细胞的死亡方式包括坏死(necrosis)和凋亡(apoptosis)两种,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受到机体精密的基因调控,在组织的自动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任何情况的异常凋亡对机体都是有害的,都会产生不良后果,肝脏也不例外,目前人们认识到肝细胞过度凋亡可以导致严重的肝脏损伤,并对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然而有关凋亡的分子生化,特别是基因调控机制迄今尚未彻底明了,现已形成的初步认识大多源于对Bcl-2基因家族的研究,本文将这一领域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朱传龙高人焘李宜
关键词:肝损伤BCL-2
EFTUD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EFTUD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EFTUD2启动子报告基因重组载体;(2)瞬时转染以及(3)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检测。本发明EFTUD2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的鉴定方法为阐明EF...
朱传龙李毓雯徐瑞瑞宁琴罗小平李军胡平平
文献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培养细胞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可引起急、慢性感染,与肝硬化及肝癌密切相关。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4亿为慢性HBV感染者,且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慢性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另外有4万人死于急性HBV感染[1]。HBV感染一直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存在的抗乙肝药物多为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类,
胡平平李军朱传龙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癌细胞系干扰素类原代肝细胞CCCDNA体外培养细胞
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细胞模型的建立
2019年
目的:利用慢病毒载体在可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Huh7.5.1细胞中过表达人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受体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编码基因,建立Huh7.5.1-hNTCP细胞模型,使其可以被HBV、HCV共同感染。方法:使用携带人NTCP编码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嘌呤霉素抗性基因的GV358重组慢病毒载体,以感染复数(MOI)50感染Huh7.5.1细胞。经过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人NTCP基因的Huh7.5.1-hNTCP细胞株,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NTCP蛋白的表达。使用HepAD38细胞来源的HBV感染Huh7.5.1-hNTCP细胞,通过ELISA及qPCR等方法检测HBV感染后不同时间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的表达以及HBV DNA的复制。HBV感染后24 h予以HCV-JFH1感染,检测合并感染状态下HBV DNA以及HCV RNA的复制。结果:Western blot结果表明Huh7.5.1-hNTCP细胞株可稳定表达HBV受体NTCP。HBV感染Huh7.5.1-hNTCP细胞后ELISA、qPCR结果显示,HBsAg、HBeAg、HBV DNA合成逐渐增加,并在第9天达峰。HBV/HCV合并感染Huh7.5.1-hNTCP细胞后,qPCR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HBV DNA、HCV RNA复制逐渐增加。结论:建立了Huh7.5.1-hNTCP细胞模型,该模型可被HBV/HCV合并感染。
胡平平朱传龙徐瑞瑞田安然李军
Resatorvid上调EFTUD2表达和抑制HBV药物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出resatorvid在EFTUD2上调作用及在抑制HBV药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resatorvid结构式如下:<Image file="857826DEST_PATH_IMAGE001.GIF" he="183...
朱传龙蔡金原李毓雯刘瑞李军方慧晶李文庭
文献传递
核苷(酸)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51例慢性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拒绝接受核苷类似物,n=12)和治疗组(核苷类似物治疗组,n=39,分别给予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病毒学指标以及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和MELD评分的变化;综合评估患者临床转归。结果:结束住院治疗时,治疗组20例病情明显好转,表现为血清转氨酶以及胆红素明显下降,MELD评分降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48,P<0.05);但3种药物(拉、恩、替)之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使用强效快速类核苷类似物能显著延缓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病情进展。
李文庭吴晓玲朱传龙徐瑗瑗李宜高人焘
关键词:核苷类似物乙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