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献智
- 作品数:38 被引量:18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对地震前兆异常的一些再思考被引量:16
- 1998年
- 通过研究地震远场前兆异常、超长期 ( 8~ 2 0 a)前兆异常和前兆异常判别上的差异 ,进一步揭示远场前兆异常的意义、前兆异常曲线的内涵和地震间的相互关联及地震预报的复杂性。
- 李献智
- 关键词:前兆异常地震预测地震能量
- 同震异常效应及其应用被引量:3
- 1993年
- 研究发现,强震(M_s≥7.0)前后普遍存在着明显的同震异常效应,其分布区域很广。这些异常既与发生的地震有关,其中有些又与一些潜在的地震有关,因此,通常这些异常可起三个方面的作用:①同震异常效应明显的地区可能是继发地震的地区;②同震异常是直接与地震事件有关的异常,它为地震的预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③同震异常的出现在时间上具有准同步性,所以大尺度范围内异常的集中出现,为强震预报提供了中短期信息。
- 李献智
- 关键词:强震地震预报
- 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迁移规律被引量:3
- 1995年
- 用一种新思路、新方法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的迁移,结果表明其具有由东向西定向迁移的规律,其各个迁移过程的迁移速度也相对稳定,平均值为42km/a,这为研究该带地震活动的动力源和目前可能的地震危险区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 李献智
- 关键词:地震带地震迁移地震活动
- 长期性前兆异常的探讨
- 2000年
- :对长期性前兆异常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1长期性前兆异常的开始和结束及其发展变化一般与地震活动幕的起止和强震活动有关 ;2近年出现的长期性前兆异常的开始时间一般是先东后西 ,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有序性 ,与强震依次由东向西发生一致。长期性前兆异常展示了区域应力场的演化、扩展、转移的图像 ,以及地震间的相联系和相互影响 ,并有可能判定地震幕的起止和预测后续地震。因此 ,该结果为研究和判定地震趋势提出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 李献智余素荣
- 关键词:地震动力学
- 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序列特征与迁移规律被引量:3
- 1994年
- 研究了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的迁移规律和序列特征,以及与台湾地区Ms≥7.0级地震的关系。所得结果对该带的地震趋势估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李献智
- 关键词:地震序列地震迁移东南沿海地震带
- 地磁场等变线在地磁预报地震中的应用被引量:1
- 1996年
- 在地磁绝对观测预报地震中,若充分利用地磁场一般具有有规则的等交线分布这一特征,可以使原来仅限于小台距的差值预报法推广到大台距,并在实践中获得了较理想的结果.这样,解决了台站稀少地区台站观测资料难以用于地震预报的难题,为地磁绝对观测预报地震找到了一种新的途径.
- 李献智张淑兰
- 关键词:地磁场地震预报
- 绝对地磁测量预报地震被引量:3
- 1994年
- 介绍一种称为地磁等变线预报法的地磁绝对测量预报地震的新的处理方法。该方法既可将全国分散的地磁台站联系起来,使原来不能发挥作用的台站起到应有的作用,也可避免校正长期变差异的麻烦,达到大台距台站之间可直接作差值图的目的。这样,可能为地磁绝对测量预报地震开辟一个新的途径,为该手段在预报地震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创造一定的条件。
- 李献智孙孝义张淑兰王沛
- 关键词:地震预报地磁测量
- 华北地区主要地震带中强震潜在危险性估计被引量:5
- 1993年
- 从华北地区五条主要地震带上的中强地震资料人手,结合对各地震带上地震定向迁移规律已有认识,对各地震带带内未来5-20年内中强地震活动危险性及带内不同地段地震迁移概率进行了定量估计。震例检验结果表明,文中所用的对地震带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计算、危险性排序和对各带带内地震迁移场所有概率估计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预测结论可以作为未来华北地区中长期强震形势估计的参考依据。
- 李志雄李献智傅征祥
- 关键词:地震带强震危险性
- 应用全球九个区域的大震预测中国大陆强震被引量:7
- 1992年
- 在一年尺度内,全球有九个区域的大震(M_s≥7 3/4)与中国大陆强震(M_s≥7.0)对应的次数较高,总的大震对应率达85.5%,二者相关性较好,因此,可根据这九个区域发生的大震预测中国大陆将要发生强震的概率,作为预报中国大陆地震趋势的一种方法。文中对一些现象做了定性解释。
- 李献智张国民
- 关键词:地震强震
-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活动主体地区的迁移被引量:1
- 1995年
- 中国大陆及其邻区强震(Ms≥7.0)活动主体地区有由西向东逐步迁移的现象,这将有助于研究中国大陆的地震动力学和预测强震活动的区域。
- 李献智
- 关键词:地震活动带强震地震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