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丽思

作品数:22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篇地震
  • 5篇块体
  • 4篇地貌
  • 3篇鄂尔多斯块体
  • 3篇DEM
  • 2篇滇西南
  • 2篇震陷
  • 2篇软土
  • 2篇深部
  • 2篇深部断裂
  • 2篇数值模拟
  • 2篇纵剖面
  • 2篇钻孔
  • 2篇古地震
  • 2篇海啸
  • 2篇河流
  • 2篇值模拟
  • 1篇地堑
  • 1篇地形
  • 1篇地形图

机构

  • 19篇中国地震局
  • 14篇广东省地震局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汕头大学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作者

  • 22篇毕丽思
  • 15篇何宏林
  • 14篇魏占玉
  • 10篇石峰
  • 8篇徐岳仁
  • 4篇孙浩越
  • 4篇卢帮华
  • 2篇陈小芳
  • 2篇刘天佑
  • 2篇任镇寰
  • 2篇叶秀薇
  • 2篇乔计花
  • 1篇黄剑涛
  • 1篇邓起东
  • 1篇陈长云
  • 1篇周本刚
  • 1篇吴业彪
  • 1篇邓志辉
  • 1篇谭锡斌
  • 1篇王萍

传媒

  • 8篇地震地质
  • 2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第十届全国第...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凉山断裂带南段史前地震的发现及其意义
何宏林陈长云魏占玉石峰徐岳仁毕丽思
二维分形参数与构造活动关系研究--以滇西南块体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构造地貌能够记录构造运动的长期积累,并能通过相关参数定量表达。但是,由于地貌还受到气候和岩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如何利用相关参数来表达地貌与构造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研究热点。文中利用水平分辨率为90m的SRTM数据,采用元分维模型,通过变差函数法计算了滇西南地区的二维分形参数。并对比了在不同岩性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形参数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二维分形参数与岩性、气候因素相关性不强。而分维值与构造活动因素相关性很好,在构造活动强烈区域分维值较低,在构造活动不强烈区域分维值较高。这说明分维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构造活动的强弱,为研究区域构造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石峰何宏林Alexander L Densmore毕丽思魏占玉
山西霍山山前断裂冲沟S-A双对数图、凹曲指数与陡峭指数的构造响应特征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能够反映构造隆升作用与河流下切侵蚀作用之间关系的河流水力侵蚀模型,以小流域性的霍山山前断裂为实验区,基于高分辨率DEM数据,分析了64条横跨断裂发育的冲沟的S-A双对数图、凹曲指数(θ)与陡峭指数(logks);研究了它们对霍山山前断裂构造活动的响应特征:1)冲沟的S-A双对数图基本都呈现出明显的上凸特征,这是对断裂区域构造隆升速率大于河流下切侵蚀速率的直观响应;2)冲沟的凹曲指数θ值均<0.35,平均值仅为0.223,远低于均衡河道的经验平均值(0.49),这是冲沟纵剖面下凹程度低的直接的量化表达,反映了冲沟的发育是很年轻的,而其原因主要是霍山山前断裂频繁而强烈的构造运动使冲沟没有足够的时间通过下切侵蚀作用来调整剖面形态;3)冲沟的陡峭指数logks值呈现出老爷顶一带最高,南北两侧较低,而且北部比南部高的分布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霍山山前断裂在老爷顶一带隆升速率最大,南北两侧较低,而且北部隆升速率比南部高。
毕丽思何宏林徐岳仁魏占玉石峰孙浩越
关键词:DEM
利用二维分形进行地貌定量分区研究--以鄂尔多斯块体及周边为例
毕丽思何宏林魏占玉石峰
利用二维分形参数研究区域构造环境--以滇西南块体为例
地貌即地球表面形态,是自然地域综合体的主导因素,不同区域的内外力环境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构造运动导致地形的差异,而地表过程主要消除这种差异(Burbank et al.,2012).由于构造运动会导致地形地貌的差异,所以...
石峰何宏林毕丽思魏占玉
基于重力资料从深部断裂系统讨论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被引量:1
2018年
湛江湾地区的新构造基本都是推测断裂,地表并无较大规模的断裂构造显示,这给研究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特征带来了困难。文中利用能够反映深部断裂的重力资料,通过解释、分析并结合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对湛江湾地区的发震构造予以讨论。湛江湾构造区位于粤桂琼交界沿海地区一条规模宏大的NEE向高重力梯度带内。经过逐图详细分析解释80多幅成果图像,得出湛江湾构造区就位于NEE向与NW向2个巨型断裂系内一个范围不大的交会区间,而规模亦较大的NE向断裂斜贯中部。这3组断裂带在重力资料成果图像中都有较明显的表现,尤其是NEE向断裂和NW向断裂,其重力异常等值线或梯度带明显,浓黑条带显著,重力结构好,规模大,切割深。NEE向断裂起区域控制性作用,具有明显的主导地位,切割NW向和NE向断裂的频次高,力度大; NW向断裂规模也大,活动性也强,但仍受NEE向断裂的控制,多被其截断; NE向断裂截切NEE向、NW向断裂仅限于局部段,频次低,深度浅。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及地震活动分析认为,湛江湾地区以NEE向断裂为控震构造,发震断裂以NEE向断裂为主,NW向断裂为辅,两者共轭活动,其具备发生6. 5级地震的构造条件。
毕丽思任镇寰叶秀薇吴业彪刘天佑乔计花
关键词:深部断裂发震构造NW向断裂
利用基岩断层面形貌定量特征识别古地震--以霍山山前断裂为例被引量:10
2015年
基岩断层面形貌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是研究断层活动历史和识别古地震的有效手段,是对探槽技术的有力补充,可以弥补在基岩区开展古地震研究技术手段的严重不足。文中以山西霍山山前断裂上的断层面(崖)为例,采用各向同性变差函数法计算了断层面形貌的2D分维值,并通过沿断层走向逐条平均的方式获得了2D分维值在断层倾向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断层面形貌在倾向上具有显著的分带性特征,由此获得的每个分带的特征分维值随断层面高度的增加呈阶跃式增加。这种断层面形貌在倾向上的显著分带性特征、特征分维值的阶跃式增加反映了断层面的出露方式不是渐进式,而是不连续的间歇式;这种间歇式分带性出露方式与断层的周期性地震活动相关,每个分带的特征值与每个分带的出露时间相关,即与地震发生时间相关。因此:1)可以通过每一个断层面分带的特征分维值估计该分带出露的时间;2)断层面分带的宽度可以用来估计每次破裂地震的同震位移量。霍山山前断裂带上3个基岩断层面形貌分带揭示出3次地震事件;3个2D特征分维值不仅显示3个分带自上而下由老变新的阶跃特征,而且3个阶跃之间大致相等的特征分维值差显示了3次地震发生间隔是大致相等的;断层面分带的宽度反映出破裂地震的倾向同震位移量大约为3.5m。此外,在阶跃式分带之间还存在宽0.5~1m的较窄分带,这些窄分带的特征分维值是随断层面高度增加而逐渐增大的,显示在间震期基岩断层面被逐渐剥露的特征。
何宏林魏占玉毕丽思徐岳仁
关键词:古地震
山西霍山山脉河流地貌定量参数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36
2013年
河流地貌形态定量研究是了解构造活动与地表过程耦合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霍山山脉位于山西地堑系中部,介于临汾盆地和太原盆地之间,以发育霍山山前断裂带和1303年洪洞M_S8级地震而著名,通过分析跨断裂带及周边的48条河流的纵剖面形态、SL参数、Hack剖面、面积高程积分曲线以及HI值等,得到以下认识:1)跨断裂带的河流,其纵剖面在断层两侧的形态具明显差异,反映其受断层活动控制,而其他河流,除极少部分在上游存在局部陡变外,纵剖面为近似下凹的指数曲线形态显示近均衡状态;2)河流的HI值及积分曲线显示了霍山地区新生代以来整体处于强抬升弱侵蚀状态,即所有河流均处于壮年或幼年期;3)48条河流一致上凸的Hack剖面也表明霍山地区新生代以来处于强烈的构造抬升阶段,跨断裂带的Hack剖面形态以陡变下降而区别与其他河流的近似圆弧形;4)跨断裂带河流的SL/K参数在断层附近出现异常高值,反映了SL/K参数与断层垂直差异运动的相关性,周边其他河流的SL/K参数反映了没有差异运动的准均衡状态,局部的异常高值可能对应不同基岩的抗风化能力差异。河流地貌定量参数与构造环境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河流地貌定量参数特征揭示霍山山前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的强烈垂向运动特征。
徐岳仁何宏林邓起东魏占玉毕丽思孙浩越
关键词:构造地貌山西地堑系
基于高分辨率DEM的裂点序列提取和古地震序列的识别--以霍山山前断裂为实验区被引量:22
2011年
以霍山山前断裂为实验区,基于高分辨率IRS-P5DEM数据提取了横穿断裂的冲沟,在23条冲沟纵剖面上识别出断裂活动诱发裂点。在其中5条冲沟上识别出1级裂点,裂点几乎位于断裂上;在2条冲沟上识别出2级裂点,最新裂点也位于断裂上。这些位于断裂上的裂点,高度达4~9m,推测它们形成之后并未向上游明显迁移,并可能接受了多次事件的叠加。在其他16条冲沟上识别出2~3级裂点,最新一级裂点自断裂向上游迁移了40~70m,次新一级裂点主要分布在距断裂150~250m的河段内,第3级裂点距断裂300~500m。设定最新裂点形成于1303年洪洞8级地震(事件Ⅲ)发生时,再假定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研究区内河流溯源侵蚀速率基本不变,则推算出次新裂点对应的古地震事件(事件Ⅱ)发生在距今3336~2269a之间,最早一次事件(事件I)发生在距今5618~4504a之间,霍山山前断裂强震重复周期为1500~2600a。这与前人通过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序列和强震重复周期基本一致。
毕丽思何宏林徐岳仁魏占玉石峰
关键词:DEM古地震事件
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的遥感影像特征及其构造指示意义
<正>甘孜—玉树断裂带是鲜水河—小江断裂系的西北段,与该断裂系中其它断裂,鲜水河、安宁河、则木河、大凉山和小江断裂一起,构成了顺时针旋转的青藏高原南东地块的北边界。甘孜—玉树断裂带由斜列状排列的一组北西向断层组合而成,西...
石峰何宏林魏占玉毕丽思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