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全伟

全伟

作品数:84 被引量:267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2篇手术
  • 17篇血管
  • 14篇栓塞
  • 14篇出血
  • 13篇动脉
  • 12篇手术治疗
  • 12篇外科
  • 11篇颅内
  • 10篇动静脉
  • 10篇动脉瘤
  • 10篇颅脑
  • 9篇静脉
  • 8篇肿瘤
  • 8篇外科手术
  • 7篇栓塞治疗
  • 7篇重型
  • 6篇动静脉畸形
  • 6篇血管造影
  • 6篇造影
  • 6篇重型颅脑

机构

  • 82篇广州市第一人...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四会市人民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烟台市毓璜顶...
  • 1篇佛山市顺德区...

作者

  • 84篇全伟
  • 27篇张昊
  • 25篇曹志恺
  • 24篇肖国才
  • 23篇钟文军
  • 23篇吕建平
  • 14篇骆锦标
  • 13篇陈凡帆
  • 13篇彭彪
  • 10篇谢伟
  • 10篇陈颖东
  • 6篇张玉梁
  • 6篇丁正斌
  • 6篇卢恒聪
  • 4篇陈光忠
  • 4篇李铁林
  • 3篇王立园
  • 3篇姜晓丹
  • 3篇陈胜利
  • 3篇段传志

传媒

  • 18篇广州医药
  • 12篇中华神经医学...
  • 8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3篇临床医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12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2篇2002
  • 2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6例报告)
2011年
目的评价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患者,均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对手术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完全夹闭。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2年,格拉斯哥(GOS)评分评价其预后,优11例(GOS5分)、良5例(GOS4分)。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内动脉床突旁动脉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何永垣曹志恺郭志敏吕建平全伟
关键词:动脉瘤手术
神经外科血管内诊断和治疗的并发症殁防治
1996年
我科于1987年9月~1995年5月行脑血管疾病诊断性造影及血管内治疗共412例,在其医疗过程中一些病人出现了某些暂时性或永久性并发症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412例,男性251例,女性161例;年龄3~78岁,平均年龄41.51岁。其中。
全伟肖国才彭彪张玉梁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神经外科并发症
EPO在犬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中对脑血管痉挛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中的血管影象学改变及NO含量的改变,从而推测EPO对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27只健康成年犬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单纯注血组和EPO治疗组,于动物模型制作成功后1h、3rdday、7thday和14thday行全脑血管造影术了解血管痉挛情况,并采集脑脊液及血浆标本,测定其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结果在单纯注血组中,脑血管造影结果提示基底动脉在第3天发生明显的血管痉挛,在第7天达到高峰,第14天有较大改善,血浆及脑脊液中的一氧化氮(NO)浓度也有同样变化(P<0.01)。在EPO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中,脑血管造影的结果和血清及脑脊液中NO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单纯注血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O是脑组织内最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对维持正常脑血管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从影象学和NO变化两个角度提示EPO在脑血管痉挛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陈凡帆全伟吕建平张昊钟文军陈颖东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全脑血管造影促红细胞生成素
应用远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在治疗颈静脉孔肿瘤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远外侧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治疗的15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对其临床特点、手术操作和并发症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15例肿瘤均经手术治疗,其中8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神经鞘瘤10例,脑膜瘤4例,颈静脉球瘤1例;术后7例患者出现后组颅神经损害,2例出现皮下积液。术后随访未见有肿瘤复发。结论远外侧入路可以直接充分暴露颈静脉孔区,最小程度减少对脑干小脑以及周围神经血管的牵拉和干扰,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钟文军全伟曹志恺陈杰
关键词:远外侧入路颈静脉孔区脑肿瘤
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高血压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采用长方体定位置软管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65例高血压丘脑出血,通过复查颅脑CT观察血肿的体积以及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变化,结合临床神经功能分级予以分析。结果本组24小时内血肿清除超过95%的19例(29.2%),48小时内血肿清除超过95%的42例(64.6%)术后1月GOS4.5分48例(73.8%),死亡1例(0.15%)。结论长方体定位血肿排空法联合尿激酶与地塞米松救治高血压丘脑出血定位准确、安全快捷、操作方便;同时能缩短血肿清除时间,减少出血后脑水肿反应。
林小义曹志恺黄柳军骆锦标全伟吕建平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立体定位技术尿激酶地塞米松
脑动静脉畸形的微观形态学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通过对脑动静脉畸形(cAVM)微观形态学的系统研究,进一步了解cAVM出血发生机制,探讨其相关临床症状发生的结构学基础。方法应用HE及Masson特殊形态学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及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观察15例cAVM的病理组织学及微观形态学改变。结果HE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畸形血管管腔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均,畸形血管壁欠完整,管壁各层排列紊乱,胶原纤维断裂,平滑肌纤维不完整。透射电镜扫描显示栓塞的cAVM血管中,内皮细胞断裂,内膜下层部分缺如;在栓塞与未栓塞的病巢血管壁均显示胶原蛋白束紊乱排列,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欠完整,cAVM存在反复出血表现。AFM扫描结果显示畸形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欠完整,内皮细胞之间紧密连接受到一定程度破坏,存在间断的“弹坑样”凹陷和“火山口样”改变。结论外科切除的cAVM微观组织形态学异常,存在反复出血表现,内皮细胞及细胞间的紧密连接破坏与血管壁各层结构排列紊乱可能是cAVM出血的原因,慢性反复出血后局部脑组织中含铁血黄素的沉积可能是导致癫痫发生的主要原因。
陈光忠李铁林姜晓丹刘茂才赵涛赵庆平段传志汪求精蔡颖谦杜谋选全伟方兵
关键词:颅内动静脉畸形MASSON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2004年
目的 分析和探讨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 回顾性总结一组 36例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疗效。结果 本组病例存活 2 5例 (6 9 4 % ) ,其中GCS3~ 5分存活 5例 (4 1 7% ) ,GCS6~ 8分存活 2 0例(83 3% )。随访半年 ,按GOS :治愈 16例 ,中残 5例 ,重残 2例 ,植物生存 2例。死亡 11例 (30 6 % )。结论 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暴露范围广 ,能有效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坏死组织及降低颅内压 ,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
吕良军全伟叶青
关键词:标准外伤大骨瓣颅脑损伤
不同疗程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EPO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每组分成短、中、长三个疗程,两组大鼠均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PO治疗组短、中、长疗程相应时间点分别腹腔注射EPO 3000 U/kg;生理盐水治疗组各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疗程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EPO各疗程组神经功能相应地改善,而凋亡细胞与caspase-3表达均相应地减少,其中长疗程组减少最为显著,较中、短疗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疗程的EPO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完全相同,长疗程接近最佳疗程。
丁正斌全伟曹志恺吕建平杨彬源张昊陈凡帆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CASPASE-3
方体定向钻颅引流术救治高血压脑出血(附206例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定向置管脑内血肿吸引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12月应用定向置管脑内血肿吸引清除术技术治疗20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标...
骆锦标孙树杰曹志恺全伟吕建平
小脑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手术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小脑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择了90例小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患者通过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合并后颅窝开颅单纯外减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和后颅窝开颅内外联合减压术进行治疗,而C组患者则采用后颅窝内外联合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随访计分,A组(43.14±27.96)分;B组(65.40±30.84)分;C组(64.61±28.51)分。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颅窝开颅内外联合减压术是治疗小脑大面积脑梗死的理想方式。
王立园卢恒聪全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