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波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江苏省滩涂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石磺
  • 4篇瘤背石磺
  • 2篇脂肪酸组成
  • 2篇脂类
  • 1篇幼体
  • 1篇脂肪酸
  • 1篇三疣梭子蟹
  • 1篇生化组成
  • 1篇生态繁殖
  • 1篇生殖
  • 1篇生殖性能
  • 1篇梭子蟹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发育
  • 1篇胚胎发育过程
  • 1篇饵料
  • 1篇繁殖
  • 1篇孵化
  • 1篇孵化率
  • 1篇产卵

机构

  • 5篇上海水产大学
  • 4篇江苏省滩涂生...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篇吴旭干
  • 5篇周波
  • 5篇成永旭
  • 4篇唐伯平
  • 3篇杨筱珍
  • 3篇滕炜鸣
  • 3篇王金峰
  • 2篇胡冰
  • 2篇于智勇
  • 1篇王春琳
  • 1篇陈石林
  • 1篇王金庆
  • 1篇朱冬发
  • 1篇陈亚瞿
  • 1篇龚良军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海洋渔业
  • 1篇Curren...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瘤背石磺滩涂生态繁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8
2007年
2006年6-10月,在长江口北支崇明沿岸的芦苇滩涂上进行了瘤背石磺生态繁殖的实验,观察了瘤背石磺繁殖期的性腺发育、交配与产卵、生殖性能、胚胎与幼体发育和繁殖期的其它生态习性。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性腺发育可以初步分为四期,7-8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发育主要处于Ⅲ期和Ⅳ期,9-10月份亲本石磺的性腺主要处于Ⅱ期和Ⅲ期,5g以下的当年繁殖个体性腺发育均处于Ⅰ期;(2)实验区的瘤背石磺多为两个体间的交配,夜间和白天均可见交配个体,7-8月初为交配盛期,9月中旬后很少见交配个体。实验区的瘤背石磺有3个产卵高峰期,最后一个产卵高峰期的产卵量(8月28-29日)远低于前两个产卵高峰期,单只瘤背石磺每次所产卵块面积为10-40 cm^2之间,平均每次产卵量为(10.14±3.56)×10^4cell/只亲本石磺,单个受精卵湿重为(8.95±0.55)μg,受精卵的孵化率为(92.50±3.63)%;(3)实验区瘤背石磺胚胎发育时间为4-10 d,孵化的面盘幼虫10 d后可以顺利发育到匍匐幼虫阶段,匍匐幼虫经过15 d左右可以发育成0.2 g左右的幼体石磺,但是成活率极低,其变态过程和变态条件不详。
滕炜鸣吴旭干唐伯平成永旭周波王金峰王金庆陈亚瞿
关键词:瘤背石磺生态繁殖幼体
成体瘤背石磺脂类和脂肪酸组成被引量:7
2008年
测定和比较了成体瘤背石磺的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和卵黄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TL)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的肌肉指数为57.31%,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肌肉和两性腺中的水分含量为80%左右,肝胰腺中的总脂/湿质量含量为8.23%,显著于其他3种组织(P<0.05)。(2)成体瘤背石磺各种组织总脂主要由磷脂(PL)、胆固醇(Cho)、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酰(TG)和甘油一酰(MG)组成;肌肉中的PL/TL高达85.24%,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肝胰腺中PL/TL含量仅为41.77%,显著低于其他组织(P<0.05);肝胰腺中的FFA/TL达44.99%,显著高于其他组织。(3)成体瘤背石磺肝胰腺中的总饱和脂肪酸(∑SFA)含量达34.93%,显著高于其他3种组织(P<0.05);两性腺中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仅为18.96%,显著低于其他3种组织,总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两性腺(40.60%)、卵黄腺(33.21%)、肌肉(30.85%)、肝胰腺(21.00%)。肌肉中C20:4n6(A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两性腺中的C22:5n3(DPA)含量高达10.34%,4种组织中的C20:5n3(EPA)含量均显著大于C22:6n3(DHA)含量。由此可见,PL和PUFA对于瘤背石磺的两性腺发育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肝胰腺中高含量的FFA可能与其旺盛的脂类代谢有关,肌肉、卵黄腺和两性腺具有较高的脂类营养价值。
吴旭干滕炜鸣唐伯平成永旭于智勇周波杨筱珍
关键词:瘤背石磺成体脂类脂肪酸
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生化组成的变化及其能量来源被引量:13
2007年
系统研究了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单卵干重、湿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变化规律,探讨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来源和消耗规律。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体积持续增加,由受精卵时的(24.5±1.72)×106μm3增加到孵化前的(39.2±2.8)×106μm3(P<0.01);胚胎体积增加主要发生在胚胎发育后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水分绝对量由受精卵的(19.88±1.65)μg上升到心跳期的(28.82±1.77)μg,单卵水分含量升高了44.97%,故单卵湿重显著上升(P<0.05)。整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干重下降了4.64%。胚胎发育过程中单卵中的蛋白质、脂肪下降显著,分别减少了(1.97±0.35)μg和(1.99±0.45)μg,脂肪含量下降幅度为50.48%,而蛋白质含量下降幅度为23.48%;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过程中能量主要由脂类提供(71.32±20.46)%,其次由蛋白质提供(27.13±4.29)%,脂类和蛋白质分别充当了不同胚胎时期的主要能量来源,胚胎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发生在卵裂期、原肠期和心跳期。
陈石林吴旭干成永旭王春琳朱冬发周波王金峰龚良军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胚胎发育生化组成
四种饵料对瘤背石磺生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比较了螺旋藻粉(A组)、玉米粉(B组)、面粉(C组)和发酵猪粪(D组)四种饵料对成体瘤背石磺摄食、成活、产卵量和卵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饵料对亲本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各组成活率均在90%以t,面粉对亲本瘤背石磺具有较好的诱食性,发酵猪粪组的瘤背石磺摄食量较小;(2)B、C两组亲本的产卵总量明显大于A、D两组,其平均产卵量分别为每只亲本7.27×10^4个和6.79×10^4个,A、D两组亲本的平均产卵量仪为B、C两组的70%左右。B、C两组亲本的产卵高峰出现在8月26日左右,而A、D两组则出现在8月28—30日之间;(3)A组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孵化率达73.97%,显著高于其它三组(P〈0.05),C组孵化率次之(38.26%),D组胚胎孵化率最低(7.71%),且胚胎发育不同步,孵化时间长达19—22d。由此可见,面粉和玉米粉有利于提高瘤背石磺亲本的产卵量,螺旋藻粉组亲本的胚胎具有较高的孵化率。
吴旭干唐伯平滕炜鸣成永旭王金峰周波胡冰杨筱珍
关键词:瘤背石磺饵料生殖性能孵化率
瘤背石磺产卵前后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被引量:27
2007年
本研究测定了瘤背石磺产卵前后肌肉、肝胰腺、两性腺、卵蛋白腺、雄性附性腺和黏液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含量、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瘤背石磺产卵后的肝胰腺指数(HSI)、两性腺指数(DGSI)和卵蛋白腺指数(EAGI)都显著下降(P<0.05),其水分含量显著上升,而脂肪含量显著下降;(2)瘤背石磺各种组织总脂主要有磷脂(PL)、胆固醇(Cho)、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酰(TG),仅在肝胰腺中检测出少量甘油一酰(MG),产卵后肝胰腺中的FFA含量和两性腺中的PL含量大幅度下降,分别下降了41.36%和80.53%,其它组织中的脂类成分变化幅度不大;(3)产卵后瘤背石磺肝胰腺中的C16:1n7、C20:5n3(EPA)和C22:6n3(DHA)显著下降,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上升。产卵后两性腺中的C20:2n6、C22:2n6和C22:5n3(DPA)显著下降,而C20:4n6(AA)含量显著上升。产卵后雄性附性腺和黏液腺中的AA和EPA含量均有所下降,而C16:0和C18:1n9却有所上升。结果表明:卵蛋白腺和黏液腺对于瘤背石磺产卵和胚胎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PL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瘤背石磺的两性腺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肝胰腺中的脂肪可能是瘤背石磺产卵过程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之一,性腺发育过程中肝胰腺中的PUFA可能被转运到两性腺中。
吴旭干成永旭唐伯平周波胡冰于智勇杨筱珍
关键词:瘤背石磺产卵脂类脂肪酸组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