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备
- 作品数:673 被引量:4,426H指数:3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微创时代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1
- 2019年
- 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外科干预倾向从干预过度转向干预不足,干预时机从较早转向较迟,干预方式从以开放为主体转向以微创为先导。外科干预倾向的转化既符合微创潮流,又顺应创伤递升式诊疗模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外科干预不足、时机与指征把握不当及过度依赖微创手术。正确掌握外科干预的指征,准确把握外科干预的时机,合理选择外科干预的方式是解决干预不足的关键。注重多学科团队协作,正确认识外科干预的作用与地位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 孙备李冠群
- 关键词:外科干预
- 第二课堂在普通外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1
- 2021年
- 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而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进程相对较慢,如何保证与提高医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以满足国家对复合型高等人才的需求是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普通外科研究生的培养阶段,科研创新思维的锻炼与临床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对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大有帮助;同时第二课堂也可促进研究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以提升医学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医学素质。因此,探讨目前第二课堂在普通外科研究生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与反思不足,以期为普通外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供新的思路。
- 徐洋崔莹郭庆峰孙备姜洪池麻勇
- 关键词:第二课堂外科教学普外科医学研究生研究生教育
- 早期应用莫西沙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是否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分析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纳入了黑龙江省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6个医学中心的9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所有病人距发病时间均在72h内。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7例,即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莫西沙星400mg/d,1次/d,5~7d)。对照组45例,未早期应用抗生素。纳入病人的其他支持治疗方案相同。结果两组病人纳入时的各项评估指标(年龄、发病时间、病因、APACHE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病人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推迟了外科手术时间。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莫西沙星)能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推迟外科手术时间,但并不改善存活率。
- 贾光孙备李军姜洪池赵鸣雁杨幼林崔云甫邰升许军刘昶徐力善禹宏徐东升黄大伟
- 关键词:抗生素莫西沙星重症急性胰腺炎
- 分支胰管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治进展
- 2022年
- 随着现代化医疗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升,分支胰管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BD-IPMN)的检出率显著增加,但由于该肿瘤具有低恶变潜能,因此成为了胰腺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已颁布了多个不同版本的BD-IPMN诊疗指南,从较为激进的手术治疗到趋于定期随访的非手术治疗,但在外科切除和随访之间的争议仍不断。笔者根据最新指南和临床研究进展,从该疾病的手术治疗和随访等方面总结不同指南之间的差异,旨在进一步规范诊疗方案。
- 刘勇孔瑞孙备
- 关键词: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诊治指南
- 腹腔镜肝部分切除2例被引量:1
- 2005年
- 许军孙备陶维阳李军周尊强
- 关键词:肝部分切除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肝脏手术肝脏部分切除术肝活检术肝外伤
- 大鼠脂肪肝灌注保存的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探讨脂肪肝对保存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方法以大鼠离体肝脏灌注为模型,观察不同程度脂肪肝与对照组在保存0小时、6小时、12小时再灌注30分钟时门静脉灌注压、内皮素1、流出液酶含量、分泌胆汁量、肝窦内皮细胞死亡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轻度脂肪肝长时间保存、中度短时间保存、重度未保存,与对照组同时间保存无显著性差异,而中度脂肪肝长时间保存、重度短时间保存,损伤明显重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脂肪肝供体,轻度可与正常肝脏同等对待,中度则根据保存时间慎重选择取舍,重度则应果断放弃。
- 孙备姜洪池
-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脂肪肝
- 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的诊断与治疗(附二例)
- 2002年
- 张铁民姜洪池许军朴大勋孙备葛淑芝
- 关键词:肝移植术胆管狭窄术后并发症
- 危重胰腺外伤专科化治疗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分析危重胰腺外伤的临床特点和转诊规律,总结转诊后专科化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转诊至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8例病情危重的胰腺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胰腺损伤情况、治疗经过和转诊原因,归纳转诊后专科化治疗的要点、难点以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主要并发症及对策。结果 8例病人中Ⅳ级胰腺损伤2例,Ⅲ级胰腺损伤5例,Ⅱ级胰腺损伤1例,均存在严重的合并伤。转诊前6例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无法控制的腹腔或腹膜后感染是病人转诊的主要原因。转诊后3例病人以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胰管支架和内镜下坏死组织清除等微创方式治愈,5例病人再次经历手术治疗。创伤性胰腺炎、肠瘘、腹腔出血和胃排空障碍是治疗期间最主要并发症,8例病人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87 d。结论胰腺外伤发病隐匿,治疗棘手,及时向区域性胰腺中心转诊有助于进一步救治。专业化胰腺外科团队在分析病情、选择和实施微创化、个体化外科干预、提高危重胰腺外伤整体救治率等方面具有优势。
- 白雪巍陈华刘杰武林枫孙备姜洪池
- 关键词:胰腺外伤
- 如何安全地进行巨脾切除术被引量:16
- 2006年
- 巨脾系指平卧位深吸气时脾下缘超过脐水平或其右缘超过前正中线者,也有学者认为脾脏重量超过3kg即可称为巨脾。与一般性脾切除相比,巨脾手术风险大、难度高,其原因有二:(1)脾脏病理性充血肿大,周围间隙狭窄,侧支循环丰富,更兼伴有或多或少的粘连,术中稍有不慎就可造成大量失血;(2)脾周韧带挛缩,脾蒂情况复杂,操作中易误伤胃壁、胰尾等器官。近年来,我们通过采用新的手术方法并结合先进医疗设备,逐渐摸索出针对上述问题的若干解决办法,使巨脾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得以明显提高。目前共切除巨脾70余例,治疗疾病涉及门静脉高压症、高雪氏病、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溶血性贫血等,切下脾脏最重达13.5kg,未出现手术死亡、术中大出血以及胰漏、胃、结肠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 姜洪池陆朝阳孙备
- 关键词:巨脾切除术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术中大出血先进医疗设备门静脉高压症溶血性贫血
- 感染性胰腺坏死多重耐药菌感染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9年1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104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为MDRO组(56例)和非MDRO组(48例)。MDRO组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年龄40(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5)d;非MDRO组中男性34例,女性14例,年龄(42±14)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3(4)d。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MDRO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9.5(31.8)d、医疗费用166991(270692)元,与非MDRO组[16.5(15.7)d、56789(62354)元]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1889、2019,P值均<0.01)。革兰阴性杆菌是IPN患者常见致病菌(67.2%,80/119),鲍曼不动杆菌是最常见的多重耐药菌(27.0%,20/74)。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OR=2.22,95%CI:1.02~4.96,P=0.047)、开放坏死组织清除术(OR=10.00,95%CI:3.14~44.77,P<0.01)是IPN患者感染MDRO的预后因素。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开放坏死组织清除术是SAP患者发生MDRO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OR=9.42,95%CI:2.92~42.42,P<0.01)。结论开放坏死组织清除术是IPN患者MDRO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
- 李希娜李乐孔瑞胡莹莹谭宏涛陈华王刚海鑫孙备
- 关键词:坏死组织清除术感染性胰腺坏死多重耐药菌就诊时间常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