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春

作品数:5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多态
  • 2篇多态性
  • 2篇系统发生关系
  • 2篇控制区
  • 2篇ITS1
  • 2篇长度多态性
  • 1篇对虾
  • 1篇对虾科
  • 1篇鱼类
  • 1篇中国明对虾
  • 1篇鲽形目
  • 1篇系统进化
  • 1篇系统进化分析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DNA
  • 1篇线粒体基因
  • 1篇线粒体基因组
  • 1篇进化
  • 1篇进化分析
  • 1篇控制区结构

机构

  • 5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张艳春
  • 3篇孔晓瑜
  • 2篇时伟
  • 2篇李玉龙
  • 1篇徐晖
  • 1篇肖志忠
  • 1篇喻子牛
  • 1篇位正鹏
  • 1篇王忠明
  • 1篇李军

传媒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6种舌鳎亚科鱼类ITS1序列长度多态性及系统分析被引量:29
2008年
利用核糖体第一内转录间隔区(ITS1)对舌鳎亚科(Cynoglossinae)6种鱼类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舌鳎亚科ITS1区具有明显的序列长度多态性(404—744bp),序列长度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404—405bp、462—463bp以及741—744bp,同一长度类型的不同种类间序列高度相似,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0248、0.00217和0.00169,而不同类型间序列差异显著,平均遗传距离最小为0.38453。分析表明,序列长度多态性可能与物种分化时间有关。采用NJ(neighbour-joining)法及MP(maximum parsimony)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合形态学特征及GenBank中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分析,表明紫斑舌鳎(Cynoglossus purpureomaculatus)与短吻三线舌鳎(C.abbreviatus)可能为同物异名。另外,舌鳎属(Cynoglossus)的中华舌鳎(C.sinicus)与须鳎属(Paraplagusia)的日本须鳎(Paraplagusia japonica)聚为一支,舌鳎属中三线舌鳎亚属(Areliscus)的长吻红舌鳎(C.lighti)与拟舌鳎亚属(Cynoglossoides)的少鳞舌鳎(C.oligolepis)聚为一支,与形态分类学的观点不一致,值得进一步研究。
徐晖李军孔晓瑜肖志忠李玉龙张艳春时伟位正鹏喻子牛
关键词:ITS1长度多态性系统发生关系
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线粒体全序列的结构研究
<正>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隶属于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鳒亚目(Psettodoidei),鳒科(Psettodiae),鳒属(Psettodes),该亚目仅有一属,该属仅有两...
张艳春孔晓瑜王忠明
文献传递
中国明对虾核糖体ITS1序列分析及其在对虾科系统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对采自不同群体的5个中国明对虾个体的核糖体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1(ITS1)序列特点进行分析,并利用GeneBank数据库中已有的对虾科(Penaeidae)ITS1同源序列对对虾科虾类进行系统分析,探讨ITS1序列在对虾科系统及演化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中国明对虾ITS1序列在个体间和个体内都表现出长度多态性,序列长度范围为637-652 bp,这种长度多态性主要是由于微卫星DNA简单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不同所造成。在中国明对虾ITS1序列中发现8个微卫星位点,根据目前已知的12种对虾的ITS1序列,发现某些微卫星位点只存于1种对虾中,如(CAGC)2-4只存在于中国明对虾中,(CGGA)4-9只存在于斑节对虾中,(GCGA)4只存在于短沟对虾中。利用ITS1序列对12种对虾进行的系统分析表明,12种对虾分为4个类群,同种的不同个体,同属的不同种各自聚支,与形态分类比较吻合。对虾科属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313-0.977,平均值为0.633,远高于用线粒体基因片段得出的属间的遗传距离,支持将原对虾属的6个亚属提升为属的观点。
李玉龙孔晓瑜时伟张艳春
关键词:中国明对虾对虾科ITS1长度多态性系统发生关系
大口鳒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和鲽形目鱼类的系统进化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测定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与其他7种鲽形目鱼类控制区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口鳒线粒体控制区全长大约1601bp,5’端和3’端分别存在56bp和8bp的串联重复序列。除此之外,其控制区结构和其他种类相似,分为终止相关序列区(TAS)、中央保守区(CSB-D、CSB-E、CSB-F)、保守序列区(CSB-1、CSB-2、CSB-3),同时在CSB-D后还识别出鲽形目保守的Poly-T结构。比较了8种鲽形目鱼类控制区全序列和去除重复序列后控制区序列的碱基组成变化,结果显示前者的种间差异明显大于后者,变异系数约是后者的两倍。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重复序列的异质性如长度及其拷贝数不同、碱基组成不同所造成的。基于控制区部分序列对鲽形目12种鱼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在鲽形目内部大口鳒分类地位最原始;鲽亚目先与鳎亚目聚在一起,后与鳒亚目聚在一起,这个结果与基于形态特征的系统关系相符。
张艳春孔晓瑜王忠明
关键词:线粒体DNA控制区鲽形目
大口鳒Psettodes erumei线粒体全序列的研究和鲽形目鱼类系统进化分析
本研究测定大口鲽(Psettodes erumel)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长度为17,315bp,共包含22种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编码基因和2个非编码区。各基因在线粒体上的排列位置,与脊椎动物共有的...
张艳春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系统进化分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