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杰文

作品数:69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篇历史地理
  • 12篇文学
  • 11篇艺术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6篇民俗
  • 24篇表演
  • 17篇民俗学
  • 9篇表演研究
  • 8篇文本
  • 7篇语境
  • 7篇文学
  • 7篇民间文学
  • 5篇文本化
  • 4篇权力
  • 4篇民族志
  • 4篇传说
  • 3篇叙事
  • 3篇艺术
  • 3篇启蒙
  • 3篇文化
  • 3篇文化研究
  • 3篇口头传统
  • 3篇个案
  • 3篇表演性

机构

  • 63篇中国传媒大学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69篇王杰文
  • 2篇吕微
  • 2篇户晓辉
  • 1篇陈泳超
  • 1篇彭牧
  • 1篇巴莫曲布嫫
  • 1篇宣炳善
  • 1篇陈连山
  • 1篇韩成艳
  • 1篇尹虎彬
  • 1篇安德明
  • 1篇高丙中

传媒

  • 14篇民俗研究
  • 8篇民间文化论坛
  • 4篇民族艺术
  • 3篇青海社会科学
  • 3篇西北民族研究
  • 3篇民族文学研究
  • 3篇文化遗产
  • 2篇世界民族
  • 2篇当代电影
  • 2篇现代传播(中...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档案学研究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文学评论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天津社会科学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北京舞蹈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间艺人的身份认同及其表演——以湖北省皮影艺人的表演活动为例
2024年
群体的身份意识与认同感曾经是现代民族国家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基于“民俗认同”的概念,早期民俗学为世界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贡献了重要的思想资源。新民俗学转而强调民众主体在创建身份认同方面的能动性,肯定民众在面对时代环境时所做出的创造性调整。身份的问题正在被转化为认同的问题;保护与传承民间艺术传统的问题,正在被理解为民间艺人建构自我身份认同的表演的问题。作为民间艺人自由地重构身份认同的实践行为,湖北省皮影艺人全身心地投入“充分的表演”,为新时代主体身份的自由建构提供了理想的模型。
王杰文
关键词:民间艺人身份
“日常生活实践”与表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民俗学界开始关注“民众生活”,并把这种学术取向纳入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日常生活研究之中。正是通过不断深入的民众生活研究,民俗学家意识到“日常生活”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也是传统性与创造性的矛盾综合体。日常生活既是被异化了的,同时又潜在地蕴含着自由的基因。在这个意义上,日常生活不只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也是民俗学者与民众一起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理论武器与实践空间。作为一种现代性的学术话语,民俗学通过文本化的实践参与了对于日常生活的“殖民”,基于学科自我反思而产生的表演研究正在促使学科自身不断地更新固有的研究方法与学术伦理。
王杰文
关键词:启蒙表演
“表演性”与“表演研究”的范式转型被引量:9
2014年
"表演研究"考察的是广义的"文化表演",关注艺术的、文化的、社会的表演如何通过戏剧化或者象征性的形式体现了某种"自反性",提供了某种别样的选择,展现了维持或者转变现状的可能性。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表演性"相关的理论引发了"表演研究"的范式转型。它通过质疑"表象、在场与权力"之间的"自然"关系,否定"主体"与"表演"的二元性与独立性,彻底摧毁了文化建构的本质主义假设。
王杰文
关键词:表演研究表演性本质主义
民俗志对于民俗学意味着什么被引量:7
2008年
"民俗志"是相对于"民族志"而被提出的一个概念,在民族志理论走向"反思"的时代,中国民俗志理论需要拓展民俗志记录的对象、关注民俗事象的现代性存在状态、借鉴民俗学情境学派的"实践性"理念以及民族志的"反思性"理念,实践的、反思的民俗志也是中国民俗学研究的一种方法。
王杰文
关键词:民俗志
寻找“民俗的意义”——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的学术论争被引量:7
2011年
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都是蜚声国际的美国民俗学家,都非常重视“民俗的意义”的阐释工作,然而,他们的理论观念与研究方法截然不同。他们之间关于“民俗的社会基础”、“情境”以及“宏大理论”的学术论争全面地反映了两种民俗学思想之间的分歧。形成了目前国际民俗学界两种竞争性的研究范式。
王杰文
关键词:民俗
从“表演”到“实践”?——西蒙·布朗纳的“实践理论”批评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满足数码时代民俗学再定位的需求,西蒙·布朗纳提倡以"实践理论"来取代"表演理论"。他的"实践"的概念指的是应用"传统"进行社会控制与表达的行为;其"实践理论"的研究重点是阐释这一"传统"(作为一种认知资源、结构与动机)的深层心理机制。这一研究方法既偏离了"实践理论"的宗旨,又抹煞了"表演理论"的潜力。事实上,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理论"的启发下,表演理论的伦理学意义与实践论价值可以被很好地开发出来。
王杰文
关键词:表演交往理性实用主义
论民俗传统的“遗产化”过程——以土家族“毛古斯”为个案被引量:13
2016年
"毛古斯"是湘西土家族在传统年节期间表演的一种仪式歌舞,其原始古拙的表演风格与内容近年来吸引了学者的关注,而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又为当地政府部门、地方专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保护以及旅游民俗开发提供了话语资源。目前,"毛古斯"正经历着被对象化、僵化地认知与理解的过程,这也是当地民众被疏离于自身传统的过程。作为"文化表演"的传统正在被异化为一种被复兴的、被重新发明的所谓"传统文化",地方社区的经济模式、社会关系、心理世界也因此而经历重组。湘西土家族"毛古斯"的个案表明,只有给予当地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自主性"与"主导性"以足够的尊重,其文化传统与民俗才能鲜活地、必不可少地存在于当地社区民众的日常实践中。
王杰文
关键词:身份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化
“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被引量:10
2011年
"表演理论"是20世纪70至90年代国际民俗学界的主导性理论,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民俗学与语言人类学两个学科范畴。本文简要介绍这一理论被更新与推进的历史过程,描述了"表演理论"之后欧美民俗学的研究趋势。
王杰文
关键词:文本化语境化
一个巫婆的招魂唱词及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2001年12月24日,笔者在山西省M村调查该村村落传说时,一位名叫王怀龙的老人插话进来,问我说,“你还问些甚嘞?”当时,我只是举例说,比如婚丧嫁娶、过年过节、灾灾病病时人们要遵守的规矩。……
王杰文
关键词:巫术灵魂观念民俗
评书、评话表演中演员的身体被引量:2
2012年
评书、评话表演中演员的"身体"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同一表演者的不同"身体"维度具有不同的内含与外延,都是相对独立的存在,具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评书、评话表演者的"身体"至少呈现出七种维度,即故事人物、表演者、评论者、艺术明星、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肉体存在、知觉的主体,这些身体维度经常是重叠的、交替呈现着的。
王杰文
关键词:身体表演评书评话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