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甘大楠

甘大楠

作品数:18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脑病
  • 6篇肝性
  • 6篇肝性脑病
  • 5篇乙型
  • 5篇乙型肝炎
  • 5篇中医
  • 5篇慢性
  • 5篇肝炎
  • 5篇肝硬化
  • 3篇血瘀
  • 3篇血瘀证
  • 3篇乙型肝炎肝
  • 3篇乙型肝炎肝硬...
  • 3篇气虚
  • 3篇气虚血瘀
  • 3篇气虚血瘀证
  • 3篇轻微型肝性脑...
  • 3篇中医药
  • 3篇瘀证
  • 3篇疗效

机构

  • 14篇北京中医药大...
  • 7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山西省中医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市石景山...

作者

  • 16篇甘大楠
  • 12篇叶永安
  • 6篇李小科
  • 5篇杜宏波
  • 4篇李小科
  • 3篇张嘉鑫
  • 2篇杨先照
  • 2篇赵志敏
  • 2篇张鹏
  • 2篇江锋
  • 2篇刘方
  • 2篇马贺成
  • 1篇张良
  • 1篇刘玥芸
  • 1篇李硕
  • 1篇郭晓霞
  • 1篇苏泽琦
  • 1篇黄晓华
  • 1篇池晓玲
  • 1篇东潇博

传媒

  • 5篇世界中医药
  • 3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复方抗纤抑癌方和复方鳖甲软肝片不同采血时间点药物血清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人来源不同采血时间点中药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HepG2人肝癌细胞体外培养,健康志愿者3名,服用中药复方抗纤抑癌方(KX)和中成药复方鳖甲软肝片(BJ)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清,采用MTT法检测各组药物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1h、2h与MEM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KX1h20%浓度抑制效果优于KX2h同浓度(P<0.01);KX1h5%浓度与BJ1h同浓度有差异(P<0.05);BJ2h20%、10%浓度均较KX2h抑制作用强(P<0.05);(2)增加0.5h抽血时间点,KX0.5h优于KX2h(P<0.05);(3)与空白血清组比较,KX0.5h40%浓度时抑制效果明显(P<0.05)。结论:2种药物血清对HepG2人肝癌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在同一采血时间点和不同时间点上,2种药物血清的抑制效果比较均存在差异。
赵志敏叶永安杨先照甘大楠马贺成刘方
关键词:药物血清HEPG2细胞
中药复方抗纤抑癌方药物血清和LX-2CM共刺激对HepG2人肝癌细胞的影响
目的:从LX-2人肝星状细胞与HepG2肝癌细胞的关系出发,研究中药复方抗纤抑癌方药物血清和LX-2条件培养基共刺激对HepG2人肝癌细胞的影响.方法:LX-2细胞和HepG2细胞体外培养,应用LX-2条件培养基(LX-...
赵志敏杨先照刘方马贺成甘大楠叶永安
关键词:HEPG2人肝癌细胞
益气活血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研究
背景:肝硬化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其中绝大多数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腹水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健康和生命。2006年全国范围的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下人群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Vsurfacea...
甘大楠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方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基于转化医学模式构建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临床科研平台的思考
慢性肝病是中医药防治的优势领域,建立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临床科研平台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适应学科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转化医学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科学领域出现的新概念,并从概念逐渐转为热门的研究模式。借鉴转化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在...
江锋甘大楠叶永安杜宏波
关键词:慢性肝病中医药防治
2018年《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被引量:20
2019年
2018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了《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为肝性脑病包括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出推荐性意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2013年中国《肝性脑病诊治共识意见(2013年,重庆)》、2014年美国肝脏病学会与欧洲肝脏病学会颁布的《2014年AASLD/EASL慢性肝病肝性脑病实践指南》相比,新版指南在肝性脑病的分级、诊断、治疗等方面有较多更新亮点。归纳了此指南的更新要点,以期细化理解新版指南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提高诊疗水平。
李小科王姗李志国甘大楠叶永安
关键词:肝性脑病治疗学
2022年《欧洲肝病学会肝性脑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要点及其与我国2018版指南的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2022年欧洲肝病学会发布了《肝性脑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为肝性脑病的临床诊断、评估、治疗、管理与预防提出推荐意见。与该学会末次发布于2014年的《慢性肝病肝性脑病临床实践指南》及2018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硬化肝性脑病诊疗指南》相比,该指南在肝性脑病的术语运用、分级分类、诊断、临床评估与治疗、临床管理与预防等方面有一定区别和更新。现归纳此指南更新亮点及其与我国指南的区别,以期细化理解新版指南对于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为规范肝性脑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张婷玉孙鑫姚俞昊靳茜甘大楠叶永安李小科
关键词:肝性脑病治疗学
基于AASLD/EASL慢性肝病肝性脑病实践指南对轻微型肝性脑病中西医研究的思考被引量:1
2015年
201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与欧洲肝病学会(EASL)联合发布了慢性肝病肝性脑病实践指南,提供了含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和隐匿性肝性脑病(CHE)在内的相关论述和建议,对解决目前国内中、西医MHE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指导意义。指南针对不同类型研究提出了MHE和CHE诊断方法方面的建议,针对治疗研究提出了疗程、疗效评估、治疗终点等改进意见,并指出了未来相关研究的重点。在指南指导下规划中医药相关研究或可推动中医药用于MHE的治疗。
张鹏杜宏波甘大楠李小科叶永安
关键词:轻微型肝性脑病中医药
乙型肝炎肝硬化及其气虚血瘀证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发病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及其中气虚血瘀证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MHE)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1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另取健康者100例为对照,探讨乙肝肝硬化及其中气虚血瘀证患者MHE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MHE发病率51.75%,发病与TBIL水平呈正相关(P<0.05),其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发病与TBIL水平有相关性(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MHE发病率较高,整体发病及其中气虚血瘀证患者发病与TBIL水平相关。
张鹏杜宏波甘大楠叶永安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气虚血瘀证轻微型肝性脑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本体构建研究
2024年
目的:为了给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提供更加全面、综合的治疗策略,形成系统化和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辅助实现知识的共享与交互,构建一个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方法和实践的CHB本体知识库。方法:基于斯坦福医学院本体七步法,以网络本体语言(OWL)为描述语言,使用Protégé5.6.0本体编辑工具,构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本体,并使用推理机HermiT进行推理完成本体一致性检验。结果:所构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本体共有类44个,对象属性12个,数据属性128个,实例509个,基本实现了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HB领域知识的语义化表达。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本体构建,实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的知识推理和共享,并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相关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智能化应用研究提供支撑。
齐文颖邹翔云王秋月刘琪瑶李小科李小科张嘉鑫杜宏波甘大楠杜宏波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乙型肝炎本体知识库知识共享
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自拟益气活血方结合指南推荐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疗效优势点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经病历CRF表确认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气虚血瘀证患者62例,以随机、盲法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以循证医学方法为指导,进行多中心、双盲试验研究,疗程为1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指南推荐的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口服益气活血方颗粒,对照组口服益气活血方安慰剂颗粒。研究围绕患者利尿效果(24 h出入量、体重、腹围、超声下腹水量)、肝脏功能、凝血、智能水平以及中医症状改善等方面进行测定。结果:2组均在腹水量减少及利尿改善方面取得疗效,但从腹水减少趋势及净体重、腹围下降趋势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且通过治疗前后腹部超声示腹水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通过血清学检测对肝脏功能改善进行评价,限于治疗周期,2组并无统计学意义,但根据治疗时点肝功能变化趋势图看,观察组在某些肝功能指标的改善趋势上具有一定优势;对患者智能水平改善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数字连接试验(NCT-A)、数字符号试验(DST)均有所改善,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观察组在气虚血瘀证症候群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0. 01);通过安全性评价,益气活血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协同指南推荐的西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气虚血瘀证患者发挥更好的利尿作用,从而降低腹水量;限于治疗周期,益气活血方在肝功能某些方面的改善趋势上具有一定优势;益气活血方能够改善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益气活血方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甘大楠杜宏波池晓玲李勇薛敬东郭晓霞叶永安
关键词:益气活血方气虚血瘀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