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栓塞
  • 5篇胎儿
  • 4篇血管
  • 4篇介入
  • 4篇磁共振
  • 3篇血管造影
  • 3篇造影
  • 3篇术前
  • 3篇栓塞术
  • 3篇静脉
  • 3篇儿童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动脉栓塞
  • 2篇预后
  • 2篇数字减影
  • 2篇数字减影血管...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介入放射学...
  • 1篇解放军第85...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范国平
  • 8篇俞炬明
  • 7篇李玉华
  • 6篇张玉珍
  • 6篇钟伟兴
  • 6篇朱铭
  • 5篇刘明
  • 4篇张永平
  • 4篇张忠阳
  • 3篇高煜
  • 3篇欧阳强
  • 3篇彭海腾
  • 2篇程永德
  • 2篇刘光华
  • 1篇汪登斌
  • 1篇薛潋滟
  • 1篇冯赟
  • 1篇金敏菲
  • 1篇周晶
  • 1篇董伟华

传媒

  • 5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6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病例,男4例,女2例。3例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儿童颅脑外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儿童外伤后硬膜下出血伴后颅窝血肿,1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肺部感染并发脑出血。Hunt和Hess分类:5例为I级,1例为Ⅱ级。结果:采用可脱性微弹簧圈(GDC)或NBCA经DSA行栓塞治疗,6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儿童颅内动脉瘤虽属罕见,但介入栓塞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范国平俞炬明钟伟兴彭海腾张永平朱铭
关键词:儿童脑肿瘤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在颈静脉球瘤术前应用的价值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介入放射学在颈静脉球瘤术前应用的价值。方法:本组9例颈静脉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双侧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造影检查,对其中7例患者行术前供血动脉栓塞及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了解Willis′环功能。结果:9例颈静脉球瘤患者术前造影及7例供血动脉栓塞均获成功,肿瘤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6例通过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术中施行颈内动脉结扎术,术后随访均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结论:颈静脉球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及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是安全可靠的,可作为常规术前检查。
范国平俞炬明钟伟兴朱铭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血管造影术颈静脉球瘤
颈静脉球瘤术前血管内治疗的应用价值
2009年
目的评价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及栓塞的应用价值。方法14例颈静脉球瘤经CT和MRI及五官科详细检查评价,所有患者于术前行双侧颈动脉及患侧椎动脉造影,栓塞供血动脉及瘤巢,7例患者行患侧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以了解Willis环功能,栓塞后48h手术切除颈静脉球瘤。结果14例颈静脉球瘤术前造影和供血动脉及瘤巢栓塞均获成功,肿瘤切除术中出血明显减少,7例颈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均获成功,3例术中施行颈内动脉结扎术,术后及随访期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或体征。结论颈静脉球瘤术前行供血动脉和瘤巢栓塞及颈内动脉球囊阻断试验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的术前准备。
俞炬明范国平钟伟兴张永平彭海腾程永德
关键词:颈静脉球瘤栓塞
MRI快速扫描序列在胎儿前腹壁缺损诊断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通过分析31例胎儿前腹壁缺损在快速磁共振扫描序列中的表现,探讨MRI在胎儿前腹壁缺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胎儿前腹壁缺损的MRI图像,并与产前超声或分娩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MRI正确诊断所有31例胎儿前腹壁缺损,其中脐膨出19例,腹裂12例。19例脐膨出胎儿中伴发畸形7例(7/19),12例腹裂胎儿中伴发畸形3例(3/12)。在脐膨出胎儿组中5例经MRI诊断后实行引产终止妊娠,14例活产,其中5例经手术等治疗后死亡,9例存活;在腹裂胎儿组中3例经MRI诊断后实行引产终止妊娠,9例活产,其中2例经手术等治疗后死亡,7例存活。结论:快速MRI在胎儿前腹壁缺损及相关伴发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产前超声的重要补充。
张玉珍张忠阳范国平高煜刘明李玉华
关键词:胎儿腹裂产前诊断超声检查
MR在胎儿脐膨出与腹裂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MR在胎儿脐部异常诊断中的价值及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资料与方法对8例胎儿脐部异常(脐膨出4例,腹裂4例)MRI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分娩后相比较。结果脐膨出4例,其中3例为小型脐膨出,腹壁缺损最大径1.2~4.6cm,囊内有肠段、胃及肝脏等结构;1例为巨型脐膨出,腹壁缺损大小为5.5cm×5.5cm,囊内容物为整个肝脏及部分肠段。4例为腹裂,裂口大小0.9~2.5cm,突出物为肠段,3例腹裂裂口位于右侧腹,1例偏中线水平。结论快速MRI对于胎儿脐部及其他各种畸形,特别是各种复杂畸形分娩前诊断及其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产前超声的重要补充。
张玉珍冯赟刘明范国平高煜李玉华
关键词:胎儿脐膨出腹裂磁共振成像
婴幼儿颅内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4例儿童颅内动静脉瘘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DSA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3例为Galen型动静脉瘘,1例为非Galen型动静脉瘘,3例在DSA下行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结果经DSA检查后行脑动静脉瘘栓塞治疗,3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儿童颅内动静脉瘘虽属罕见,颅内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有待于随访观察。
俞炬明范国平钟伟兴朱铭
关键词: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治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的诊断、介入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5例有明确头颅外伤史患儿颅内外伤性动脉瘤病例。经CT、MRI检查,2例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分别表现为右枕部颅内出血及左颞部颅内出血,另1例为后颅凹少量出血伴天幕缘少量硬膜下出血,右侧侧脑室三角区少量出血。5例患儿经DSA全脑血管造影分别诊断为左颈内动脉C1段外伤性动脉瘤,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右大脑后动脉远端外伤性动脉瘤,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其中左颈内动脉C1段外伤性动脉瘤和右侧裂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经GDC栓塞术治疗,左大脑中动脉分支外伤性动脉瘤及右小脑后下动脉外伤性动脉瘤手术夹闭。另1例严密随访观察。结果2例外伤性颅内动脉瘤经GDC栓塞术及2例外伤性动脉瘤手术均获成功,未留任何后遗症;5例均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结论儿童颅内外伤性动脉瘤虽属罕见,但GDC及手术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则有待于随访观察。
俞炬明范国平钟伟兴张永平彭海腾朱铭程永德
关键词:外伤性动脉瘤儿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胎儿腹部异常的MRI诊断及评价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胎儿几种腹部异常的MRI表现,说明MRI在胎儿异常诊断中的重要补充作用。资料与方法对14例(12例经剖腹产或手术病理证实,2例随访观察)的胎儿腹部畸形的MRI表现进行研究。结果14例中5例为脐部畸形,其中3例为脐膨出,2例小型,囊内为大网膜及小肠成分;另1例为巨型,囊内容物为肝脏及肠腔;2例为腹裂,突出物为肠腔结构。2例为肠系膜囊肿,胎儿腹腔内见囊样占位灶,1例直径约5cm,另1例巨大,直径约10cm。1例为先天性肛门闭锁,MRI表现为全肠腔明显扩张。1例先天性巨结肠,以直肠扩张为主的肠腔扩张。1例为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MRI表现为胃泡明显扩张,胃泡右侧、肝脏下缘见囊样信号灶,呈双泡征表现。1例为环状胰腺、异位胰腺,MRI表现为十二指肠扩张,呈不全性梗阻改变。1例为肝脏囊肿,MRI表现为肝右叶前段包膜下囊性病灶,大小约3.1cm×2.7cm×2.4cm。1例为双肾轻度积水,MRI见双侧肾盂稍饱满,肾盏略增宽。1例为左侧膈疝,MRI见左侧胸腔内正常肺组织消失,呈混杂肠腔信号。结论MRI作为产科胎儿超声检查的一种重要补充方法,对病变多方位的显示具有较高价值,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张玉珍张忠阳刘明周晶范国平李玉华
关键词:胎儿腹部畸形磁共振成像
肝细胞癌患者伴发糖尿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DM)对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TACE术的HCC患者858例,其中合并DM患者175例(DM组),HCC未合并DM患者683例(非DM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总体生存的差异。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方法,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AFP)、Child-Pugh分级、肿瘤最大直径和数目、肝硬化、TACE治疗次数以及BCLC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M组空腹血糖(FPG)水平高于非DM组(P<0.05)。DM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60.9%、27.5%和10.7%,非DM组为70.9%、36.0%和17.6%,经Log-rank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8)。将上述变量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直径>5 cm、肿瘤数目多发、AFP>20 ng/ml、BCLC分期、以及合并DM是影响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M是影响不可切除HCC患者TACE后独立危险因素。
刘光华俞炬明范国平董国芳王瑞芝汪登斌欧阳强
关键词:肝细胞癌肝动脉栓塞化疗糖尿病预后
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序贯子宫动脉栓塞辅助下剖宫产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及子宫栓塞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21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接受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术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93例。剖宫产术前,预置球囊至双侧髂内动脉。胎儿被成功取出后,即刻手推造影剂扩张球囊,阻断髂内动脉血流。随后手术过程中,如仍有持续不可控的出血,则予以明胶海绵行术中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的“一次栓塞”术。关腹后,髂内动脉造影发现子宫动脉存在再开通或者栓塞不完全的情况,给予明胶海绵补充栓塞,以加强“一次栓塞”的效果,称为“二次栓塞”。常规观察患者的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及胎儿情况。结果所有93例剖宫产孕妇,均于剖宫产前成功预置双侧髂内动脉球囊。行术中和术后明胶海绵颗粒两次栓塞患者10例(10.8%),行腹部缝合术后单次栓塞患者83例(89.2%)。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手术,且剖宫产出96例活胎。术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10 g/L,术后为97 g/L;术中失血中位数为1475 mL,输血中位数为1150 mL。术中确诊为胎盘黏连、胎盘植入和穿透性植入患者分别为30例(32.3%)、49例(52.7%)和8例(8.6%)。子宫切除患者8例(8.6%)。结论双侧髂内动脉球囊阻断下剖宫产是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有效手段;子宫动脉“二次栓塞”技术是球囊阻断术剖宫产的有效补充。
刘光华欧阳强俞炬明范国平欧敬民邱明科林霏开孙会贞张惠汪希鹏金敏菲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动脉栓塞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