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路兵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肿瘤
  • 3篇免疫
  • 3篇恶性
  • 2篇直肠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上皮
  • 2篇组织化学
  • 2篇免疫组化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甲状腺
  • 2篇P16
  • 2篇P53
  • 2篇表达及临床意...
  • 1篇蛋白
  • 1篇动蛋白
  • 1篇多核巨细胞
  • 1篇胸腹

机构

  • 13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13篇蔡路兵
  • 8篇孙丽君
  • 5篇黄斌
  • 5篇翟梅娟
  • 4篇仇玲玲
  • 3篇黄雅萍
  • 3篇陈晓丹
  • 2篇寿乐意
  • 2篇杨俊杰
  • 1篇吴丽娟
  • 1篇刘红胜
  • 1篇赵再秋
  • 1篇徐锦屏
  • 1篇章美珍
  • 1篇陈立江

传媒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阑尾类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特点。方法对14例阑尾类癌的临床资料复习及HE切片均行CGA、SY、AB/PAS和嗜银染色检查。结果14例肿瘤临床术前均诊断为阑尾炎。肿块位于阑尾末端10例,4例位于体部。光镜下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较为一致,排列呈经典的腺管状、岛屿状共11例,3例呈杯状细胞类癌。14例CGA、SY均(+)14/14AB/PAS9/14(+)嗜银染色10/14(+)。结论阑尾类癌临床上缺乏特异性,易诊断为其它炎症性病变,确诊需术后病理仔细检查,以及辅以免疫组织化学和组织化学染色。预后效果较好。
黄斌翟梅娟蔡路兵孙丽君
关键词:阑尾恶性肿瘤类癌
P53和VEGF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P53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对118例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及20例膀胱炎患者行VEGF和P53检测。结果临床分期Ⅲ-Ⅳ期、病理分型高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VEGF和P53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病理分型低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0.01)。结论在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中P53和VEGF的表达均增加,与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显著有关,可作为评价膀胱浸润性尿路上皮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
蔡路兵
关键词:膀胱癌浸润性癌尿路上皮癌P53
恶性黑色素瘤中C-erbB-2、p53、p16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探讨恶性黑色素瘤中C蛳erbB蛳2、p53、p16蛋白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蛳P法对14例恶性黑色素瘤和39例色素痣组织中C蛳erbB蛳2、p53、p1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4例恶性黑色素瘤中C蛳erbB蛳2、p53和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0 %(7/14)、64 %(9/14)、43 %(6/14)。39例色素痣中C蛳erbB蛳2、p53和p16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8 %(7/39)、36 %(14/39)、77 %(30/39)。C蛳erbB蛳2、p53、p16蛋白阳性率与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P < 0.05)。结论:肿瘤多基因分析比单基因分析有价值。癌基因C蛳erbB蛳2和抑癌基因p53、p16蛋白的表达异常及协同作用在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章美珍翟梅娟吴丽娟赵再秋孙丽君蔡路兵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色素痣P53P16C-ERBB-2免疫组织化学
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术中冰冻在甲状腺可疑癌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可疑癌结节术中快速印片细胞学制片(简称:印片)与可疑癌结节组织刮取制作细胞涂片(简称:刮片)细胞学检查联合术中冰冻在甲状腺可疑癌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送检的160例甲状腺术中冰冻病例,同步制作印片、刮片与冰冻切片,观察三者的形态特征,进行术中诊断,术后所有病例均经石蜡切片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结果送检160例术中冰冻甲状腺共取到可疑癌结节155例(96.9%),未取到可疑癌结节漏诊5例(3.1%)。刮片组阳性率(89.7%)高于印片组(68.4%)(P<0.05);刮片联合冰冻组阳性率(95.5%)高于印片联合冰冻组(84.5%)(均P<0.05)。结论甲状腺可疑癌结节术中刮片联合冰冻切片可为甲状腺病变性质判断提供充分依据,有效辅助术中冰冻诊断,是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的快速病理诊断辅助方法。
刘红胜蔡路兵黄斌孙丽君
关键词:甲状腺刮片细胞学冰冻切片
直肠前列腺多原发癌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72岁。因大便次数增多5个月,于2002年9月入院。查体:消瘦,腹部平软未扪及包块。直肠镜检见直肠前壁8cm×6cm×5cm大小溃疡型肿块,质硬、界限不清。B超检查示肠癌累及前列腺组织。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加双侧精囊加部分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见直肠肿块浸润外膜,累及双侧精囊和前列腺。
黄斌仇玲玲孙丽君蔡路兵徐锦屏
关键词:直肠前列腺多原发癌直肠肿块前列腺组织大便次数直肠前壁
利用组织芯片研究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差异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两种方法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的不同。[方法]对42例尖锐湿疣档案蜡块作成组织芯片连续切片,分别作HE染色、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42例已确诊尖锐湿疣病例进行免疫组化有10例为(-),大多数病例(+)~(++);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阳性,大多数病例(++)~(+++);[结论]组织芯片效率高、消耗试剂少、镜下观方便省时;HPV6/11型原位杂交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背景清晰,是确诊尖锐湿疣有力手段,值得在病理诊断中推广应用。
孙丽君蔡路兵
关键词:组织芯片人乳头状瘤病毒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法
以腹股沟疝为临床表现的腹膜黏液型上皮样间皮瘤1例
2022年
黏液型上皮样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肿瘤,主要临床表现常为腹部不适等消化道症状,罕见以腹股沟疝为首发临床表现,其组织学类型及以腹股沟为发病部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68岁男性患者,描述其组织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预后,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预后、诊断及鉴别诊断。
黄斌寿乐意郑佳齐广伟陈晓丹蔡路兵
关键词:间皮瘤上皮样组织学类型腹股沟疝组织学特征
酒后小白鼠生殖系统组织制作方法的实验探讨
2005年
目的探讨酒后小白鼠生殖系统组织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取20只饮酒3个月后的雄性小白鼠的睾丸、附睾、阴茎组织各切2块分成2组,第1组经10%甲醛固定,第2组经自配固定液固定(苦味酸饱和水溶液50mL,甲醇40mL,冰醋酸10mL)、包埋、切片、HE染色。结果自配固定液组组织平整、入水不散、易连续切片,染色鲜艳,胞核清晰。结论自配液组织制作方法优于甲醛固定制作方法。
孙丽君翟梅娟黄雅萍仇玲玲蔡路兵
关键词:生殖系统小白鼠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一例
2021年
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是胃肠道平滑肌肉瘤的一种罕见类型。患者女,63岁。因黑便1周入院,胃镜发现胃体中部前壁5 cm×4 cm×4 cm隆起性病灶,广基,表面坏死及渗血。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两种细胞组成,一种是梭形细胞,另一种是破骨样巨细胞,两种细胞无规律分布,弥漫性浸润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梭形细胞波形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Caldesmon均阳性;多核巨细胞波形蛋白、CD68均阳性。病理诊断为伴破骨样巨细胞的胃肠道平滑肌肉瘤。该病变生物学行为属于高度恶性,手术治疗,预后差。
杨俊杰黄斌陈晓丹蔡路兵
关键词:梭形细胞平滑肌肌动蛋白多核巨细胞
介绍一种适应多种免疫组化一抗的阳性组织片
2003年
黄雅萍孙丽君蔡路兵仇玲玲
关键词:免疫组化稀释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