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元建

作品数:32 被引量:508H指数:15
供职机构:澳门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理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2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汉语
  • 9篇语法
  • 8篇翻译
  • 7篇句法
  • 5篇生成语法
  • 4篇现代汉语
  • 4篇句法结构
  • 4篇类型学
  • 3篇译本
  • 3篇语言
  • 3篇使役句
  • 3篇问句
  • 3篇类型学特征
  • 2篇言语幽默
  • 2篇英译
  • 2篇语义
  • 2篇源氏物语
  • 2篇中译
  • 2篇中译本
  • 2篇围城

机构

  • 26篇香港中文大学
  • 6篇澳门大学
  • 2篇南华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岭南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嘉兴学院
  • 1篇厦门大学
  • 1篇香港浸会大学

作者

  • 32篇何元建
  • 3篇卫志强
  • 3篇王玲玲
  • 2篇戈玲玲
  • 2篇李德凤
  • 1篇黄月圆
  • 1篇贺文照
  • 1篇侯林平
  • 1篇苏雯超
  • 1篇王晓梅
  • 1篇周晶

传媒

  • 5篇汉语学习
  • 3篇语言教学与研...
  • 3篇外语教学与研...
  • 3篇中国翻译
  • 3篇当代语言学
  • 3篇外语与翻译
  • 2篇外国语
  • 2篇语言科学
  • 1篇中国科技翻译
  • 1篇中国语文
  • 1篇现代外语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语言研究
  • 1篇汉语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3篇1996
  • 2篇199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跨学科时代的语言学研究──从《语言文字应用》看近年语言学发展被引量:8
1996年
本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由结构主义与形式主义的对立转为由形式主义与功能主义的对立。在语言研究的方法上总的趋势是:(1)由语言结构的描写转向对语言本质及语言结构规律的解释;(2)由语言的静态研究转向语言生成和理解的动态研究;(3)由语言的理论研究逐步转向语言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并重。语言学研究总的特点是:不管哪一种方法论或哪一种方法都已摈弃单一学科研究的路子,努力从毗邻学科中汲取有用的理论、方法和成果。跨学科研究是当代语言学发展的总趋势。五年来《语言文字应用》从编辑思想到具体发表的各类文章都充分反映和体现了上述总的趋势,从而推动了我国语言文字应用科学的发展。
卫志强何元建
关键词:广告语言语言学研究法律语言学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汉语中的似矛盾句被引量:4
1996年
】汉语中的似矛盾句包括“又A又B”(A和B在语义上是矛盾的)和“又A又不A”两种句式。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分析了这类句式的特点,并进行一项语言测试验证了分析。我们的分析和测试结果都表明,无论有无语境,似矛盾句的语义理解跟它的两个不同的语义层面有关,但有语境时,其理解会受到很强的限制。
卫志强黄月圆何元建
关键词:语境因素受试者语义层面语义理解《现代汉语八百词》小姐
X标杆理论与汉语短语结构被引量:17
1995年
X标杆理论(X-bar theory)从70年代初提出(Chomsky 1970)至今,内涵有了很多修正。它在汉语中的可行性如何,研究者做了很多工作(参见Huang 1982,1984,1988;Ross 1984;Tang C-T 1989,1990a-b;J.Tang 1990;He 1990,1994a;Ernst 1991)。
何元建
关键词:汉语短语生成语法语素标句词修饰语
从语言接触看马来西亚华语疑问句尾的“的”字被引量:11
2016年
马来西亚华语中疑问句尾"的"字用得很多。本文探讨其语法意义与语法范畴,以及跟粤方言长期接触而来的形式和用法的演变。观察到这个"的"字可以出现在四类疑问句式中(包括对已然和未然事态进行提问),有对疑问语气进行确认和强调的功用。语法范畴上,"的"是焦点助词,属于"(是)……的"焦点结构的一部分。跟当地粤方言长期接触又带来三个结果:(一)粤方言的焦点结构"(系)……嘅"跟华语"(是)……的"相同,使操双言的人转换没有障碍;(二)受"嘅"读音的影响,"的"不读为轻声,而读为阳平;(三)粤方言的疑问语气词"咩"跟华语"吗"并存,促成"(是)……的吗/的咩"形式的出现。这些结果都使得操双言的人在讲华语时,无意识地普及了句尾"的"的用法。
王晓梅何元建
关键词:语言接触
论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被引量:60
2010年
本文依据双语平行语料库中抽出的499个例子,考察了汉、英本源概念的翻译模式。据考察,翻译敏感类文本(sensitive texts)中本源概念的主要翻译策略是直译,而小说类文本的翻译模式则较为灵活,呈现出"意译>直译>换译>省略"这样的分布倾向,即意译手法多于直译,直译又多于换译,换译又多于省略。这为理解从原文到译文之间的概念意旨整合过程提供了具体的证据。
何元建
关键词:翻译模式
概化约束理论中的非论元照应关系被引量:3
1995年
1.引言 Chomsky的管辖与约束理论(1981,1982)于80年代初问世之后,其中的若干基础理论原理及分析程序便成为80年代国外诸多语法学者的研究方向。这些研究分涉短语结构、空范畴原则、论元结构、中心语移动、小句、逻辑形式等等。Joseph Aoun(1982、1984、1986)提出的“概化约束”(generalized binding)理论便是研究空范畴原则而推出的一项成果。因其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遂成为80年代生成句法学领域较有影响的理论分支之一。由于该理论引用了汉语语料为佐证,阐述其要点有助于我们了解汉语语料在管辖与约束理论中的普遍意义。另外。
何元建
关键词:先行语照应语疑问词移位包孕句
现代汉语比较句式的句法结构被引量:22
2010年
汉语比较句式有很多种,对其语义及语用的研究较多,但对其结构的解析却不多见。本文侧重分析汉语比较句式的成分结构,解析"比较"作为一个语法范畴在句法结构上的具体表现,并试图理清不同比较句式相互之间的内在结构联系。我们认为,比较句式的标记性词语如"有、像、比(较)、相比(较)"可以看成是轻动词,而表示比较结果的成分则是谓词。这个谓词如果带上主语,复指比较的主体或客体,就可以形成等比句和差比句之间的变换。
何元建
关键词:比较句式生成语法
汉语中的零限定词被引量:11
2000年
本文探讨汉语中是否会使用零形式(即没有语音形式)的限定词。结论是,有 指称的光杯名词、量词短语和“的”字结构,都可能受零限定词的修饰,组成一个限 定词短语。相对而言,不表达指称的名词性成分则是名词短语。这种结构差别是 名词性成分具有不同句法分布的一种原因。下面第一节先谈何谓零限定语,第二 节谈零限定词的语義特徵,第三节讨论零限定词短语的结构,第四节探讨限定词短 语和名词短语的句法分布,第五节谈谈名词论元跟指称的关系,第六节是结语。
何元建
关于中译本《源氏物语》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考证了《源氏物语》几个中译本的版本情况,并着重探讨了林文月译本和丰子恺译本的整体话语结构及语言特征,认为林译比丰译“更白话文化”。
何元建
关键词:《源氏物语》林文月白话文中译本语言特征话语结构
汉语是否存在合成性(或分析性)导向的类型学转变?——兼论古今复合词、使役句、感叹句被引量:6
2017年
对汉语历史类型学的研究,以前的学者曾经提出两种观点:一、汉语从上古至今有一个连续性的类型学转变:合成性特征逐渐减弱伴随分析性特征逐渐增强,暗示古今汉语有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语言。二、从远古至前古、再至上古、再至中古与近代、再至现代,合成性与分析性呈分阶段的循环线演变。综合前人的研究,本文对涉及汉语演变的合成性(或分析性)之理论与经验问题,再行考证,并以古今复合词、使役句、感叹句三项作为个案探讨。结论是:古今语法的合成程度各有千秋,无论何种观点,都有一定的论据支撑,研究亟待深入。
何元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