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伟
- 作品数:30 被引量:153H指数:9
-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苦荞NAC转录因子FtNAC17的鉴定及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植物特有的NAC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研究苦荞中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答,为阐明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苦荞为试验材料,克隆一个NAC家族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干旱、低温、盐、茉莉酸甲酯、脱落酸和赤霉素胁迫时的响应情况。该基因编码272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FtNAC17,GenBank登录号为MT641452。基因结构分析表明,FtNAC17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和进化关系分析表明,FtNAC17蛋白与拟南芥ANAC002亲缘关系最近,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中同一亚组。FtNAC17对干旱、低温、盐等非生物胁迫均有不同程度的响应。
- 荣玉萍唐彬李鹏章洁琼陈庆富朱丽伟邓娇黄娟
- 关键词:苦荞克隆非生物胁迫
- 杂交水稻种子成熟过程活力、生理生化和耐藏力的变化及脱水剂应用效果的研究
- 杂交水稻生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过程,如能加快种子成熟后期脱水速度,降低收获前种子含水量,对机械收获时减少破损率、避免穗上发芽以及后作的种植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生理生化和耐贮藏...
- 朱丽伟
- 关键词:杂交水稻种子成熟GA3脱水剂耐藏性
- 一种种子发芽培育杯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种子发芽培育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上设置有把手;杯体包括外杯体和内杯体两层,内杯体套设在外杯体的内部;杯盖包括上盖和下盖,且分别设置有上盖孔和透气孔,上盖能够沿下盖旋转,使上盖孔和透气孔重合,便于透...
- 朱丽伟石桃雄陈庆富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盐胁迫下甜玉米种子活力的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盐胁迫下甜玉米种子活力的方法,该方法为:将甜玉米种子用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水冲洗后吸干表面水分,然后浸泡在浓度为5~50μmol/L的褪黑素溶液,在温度为20℃~25℃的黑暗环境中浸泡6h后,自然晾...
- 朱丽伟杨应冉黄亮陈庆富
- 文献传递
- 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种子质量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5年
- 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质量是影响其种用价值的最重要特征。常用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存在检测速度慢、具破坏性、预处理过程复杂等问题,因此研究简便快速的种子质量检测方法对于种子质量检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种子内含物、种子活力及贮藏年份、种子病害和虫害等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水分、淀粉、蛋白质、脂肪酸、胡萝卜素等物质含量,其模型鉴别率较高,对相对含量较低的微量物质鉴别率较低;因高温高湿致活力下降的种子以及贮藏不同年份的种子可以高效鉴别,而因冷害所致的活力较低种子无法鉴别;目前可成功鉴别健康种子与感病种子,并对种子的健康度进行有效的分级,部分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也可鉴别;可成功鉴别遭虫蚀种子与健康种子,进而区分害虫的种类,但对虫害水平较低的样本和较小幼虫的检测效果不够理想。最后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种子质量检测应用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特别是种子行业特有的单粒检测技术,其光谱采集配件的标准化将极大的提高其应用性。
- 朱丽伟马文广胡晋郑昀晔田艺心关亚静胡伟民
- 关键词:种子近红外
- 不同脱水剂对杂交水稻制种种子成熟脱水和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 2015年
- 为加快杂交水稻制种种子成熟后期的脱水过程,以钱优1号为材料,在夏季制种中,在F1代种子蜡熟末期喷施不同类型的脱水剂,研究不同脱水剂及施用浓度对杂交稻制种种子脱水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脱水剂均能加快种子脱水,使成熟期提早1~10 d,水分下降1.55%~8.35%;其中7号脱水剂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成熟期提早5 d,种子水分下降2.46%,千粒重提高0.9%。而且7号脱水剂处理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表明7号脱水剂适宜在籼型三系组合钱优1号制种种子成熟后期使用。
- 胡伟民王齐天曹栋栋阮关海朱丽伟关亚静谢潜程胡晋
-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脱水剂水分千粒重熟期
- 贵州省荞麦害螨种类调查及消长规律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为补充荞麦生产种植区所缺乏的害螨基础资料,累积害螨预测预报的经验,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增加荞麦的产量,本研究在2016~2017年2年的春秋两季选择贵州省荞麦生产的4个主产区的6个地点,根据荞麦生长规律对荞麦害螨的种类、分布、危害状况等进行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害螨的消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荞麦害螨主要为叶螨科叶螨属的3个种,分别是二斑叶螨、皮氏叶蟎和截形叶螨,其中二斑叶螨是优势种。同一地点,春季和秋季二斑叶螨的发生规律均呈“倒V”型,分别在6月份、9月份左右螨口数达到最高,后下降至荞麦收获;多年生荞麦较一年生荞麦上二斑叶螨的虫口数量显著不同,平均多20~70头螨。不同地点,二斑叶螨的螨口数量随着海拔越高数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因此,贵州省3种荞麦害螨中二斑叶螨危害最严重;其消长规律与品种无关,而与荞麦的是否可再生、季节及海拔有关。
- 张晓娜吴煜邓娇蔡芳李洪有黄娟朱丽伟黄凯丰孟子烨陈庆富
- 关键词:荞麦害螨
- NIRS法定量分析多年生苦荞叶片蛋白质与GABA含量被引量:4
- 2020年
- 为满足多年生苦荞育种工作的需要,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定量偏最小二乘法对多年生苦荞叶片蛋白质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进行了快速测定研究,实验使用了222份多年生苦荞材料,扫描光谱后测定其化学值。研究发现样品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含量分别是164, 331和121 mg·g^-1;样品GABA含量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含量分别是2.489, 3.968和1.439 mg·g^-1。蛋白质建模结果:采用不同光谱区建模时,建模集的平均决定系数(R^2)、校正标准差(SEP)和平均相对误差(RSD)分别是93.46%, 0.63和3.82%,检验集的平均R^2, SEP和RSD分别是91.77%, 0.88和5.28%。采用不同比例的建模样品和检验样品时,建模集的平均R^2, SEP和RSD分别是93.55%, 0.63和3.82%,检验集的平均R^2, SEP和RSD分别是92.18%, 0.87和5.20%。采用4 000~9 000 cm^-1光谱范围,二阶导数(13)预处理光谱,建模集与检验集的比例为4∶1,模型最优,其建模集内部交叉R^2, SEP和RSD分别是93.57%, 0.55和3.38%,检验集内部交叉R^2, SEP和RSD分别是93.35%, 0.73和4.40%。GABA建模结果:采用不同光谱区建模时,建模集的平均R^2, SEP和RSD分别是86.28%, 0.21和8.30%,检验集的平均R^2, SEP和RSD分别是84.35%, 0.22和8.76%。采用不同比例的建模样品和检验样品时,建模集的平均R^2, SEP和RSD分别是88.51%, 0.20和8.04%,检验集的平均R^2, SEP和RSD分别是86.80%, 0.21和8.40%。4 000~10 000 cm^-1光谱范围,原始光谱,建模集与检验集的比例为4∶1,模型最优,其建模集内部交叉R^2, SEP和RSD分别是93.28%, 0.15和6.10%,检验集内部交叉R^2, SEP和RSD分别是91.49%, 0.17, 6.68%。证明了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测定多年生苦荞叶片蛋白质和GABA含量的可行性以及模型的稳定性。
- 朱丽伟周焱蔡芳邓娇黄娟张晓娜张锦阁陈庆富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蛋白质Γ-氨基丁酸
-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荞麦叶苏氨酸和缬氨酸含量检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2023年
- 为满足荞麦育种工作和生产加工的需要,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结合定量偏最小二乘法(PLS)对荞麦叶片苏氨酸和缬氨酸含量进行了快速测定研究。测定苏氨酸含量的最优模型的建模集内部交叉决定系数为92.58%,校正标准差0.32,平均相对误差4.32%;检验集内部交叉决定系数为92.02%,校正标准差0.32,平均相对误差4.35%。最优缬氨酸模型的建模集内部交叉决定系数为91.09%,校正标准差0.42,平均相对误差4.66%;检验集内部交叉决定系数为90.61%,校正标准差0.42,相对误差4.67%。使用所建立的模型可快速测定荞麦叶片苏氨酸和缬氨酸的含量。
- 朱丽伟吕勇杜千禧石桃雄陈庆富
-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荞麦偏最小二乘苏氨酸缬氨酸
- 苦荞重组自交系群体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苦荞Fagopyrm tataricum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揭示影响苦荞单株粒质量的主要因素,筛选综合性状优良的株系,为高产苦荞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和推荐材料。【方法】以小米荞与晋荞2号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群体399个家系为材料,对株高、主茎分枝数、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顶三花枝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籽粒产量这8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和相关性分析,利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挖掘影响单株粒质量的主要因子,基于农艺性状表型值将RIL群体进行聚类分析,通过群组间方差分析筛选优良单株。【结果】各性状变异系数为13.1%~42.4%。除了主茎分枝数外,其他性状均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株高、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单株粒数与单株粒质量、籽粒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粒数、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和千粒质量是影响单株粒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单株粒数对单株粒质量的直接作用和总体效应最大。在欧式距离为22.0处,RIL群体可划分为10类,C5类群籽粒产量最高,C1类群在单株粒质量、单株粒数、主花序二分叉花枝数和籽粒产量等方面表现良好。【结论】单株粒数可作为高产苦荞品种选育的重要参考指标,C1和C5类群的株系可作为高产苦荞育种的推荐材料。
- 石桃雄黎瑞源梁龙兵朱丽伟孟子烨陈庆富
- 关键词:苦荞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