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发
- 作品数:78 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 深圳地区儿童输血前相关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 分析深圳地区儿童输血相关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方法 收集2004年8月~2008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样本40 365例,其中男性27 792例,女性12 573例,年龄18岁以下,HBV-M,抗-HCV和抗-HIV采用ELISA法检测,抗-TP采用明胶凝集法检测.结果 40365例拟输血患儿中HBsAg,抗-HCV,抗-TP和抗-HIV阳性率分别为1.16%,0.08%,0.15%和0.01%;HBeAg,抗-HBc、抗-HCV和抗-TP在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χ2值分别为12.16,14.56,28.72和7.07,P值均〈0.05);HBsAg,抗-HBs,抗-HBe和抗-HIV无性别差异(χ2值分别为2.88,0.27,3.76和0.08,P值均〉0.05).结论 对拟输血患者进行相关感染性疾病的筛查,不仅有利于规避医疗风险,而且有利于提醒医务人员加强自我防护.
- 邓芳梅吴跃平李德发
- 关键词:输血前检查传染病预防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
- 温肾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药温肾止遗方治疗肾虚型小儿遗尿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90例遗尿症患儿,采用温肾止遗方治疗30例,弥凝治疗30例,联合治疗30例。分别于用药1、2月及停药半年总结疗效,并ELISA法检测血浆抗利尿激素(ADH)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和温肾止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弥凝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月后比较,联合组疗效和弥凝组疗效明显优于温肾止遗方组,有显著差异(P<0.05);用药2月后比较,3组疗效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半年后比较,温肾止遗组和联合组明显优于弥凝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3组治疗后ADH水平较疗前明显增加。结论:温肾止遗方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可靠,增加ADH水平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 万力生孙丽芳马东礼郑跃杰周少明岳丽杰李德发李海朋
- 关键词:遗尿中医药疗法儿童
- 支气管哮喘患儿细胞因子抑制因子1/细胞因子抑制因子3调控失衡与单核/巨噬细胞异常活化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细胞因子抑制因子(SOCS)1/SOCS3调控失衡与单核/巨噬细胞(MC)异常活化的关系,进一步了解哮喘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观察哮喘患儿及同龄对照组各20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14+细胞表面CD80、CD86;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MC中SOCS1、SOCS3mRNA表达。结果哮喘患儿CD14+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86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P<0.01)。MC中SOCS1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01),而SOCS3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01)。结论MC过度活化参与哮喘患儿呼吸道慢性炎症发生发展过程,SOCS1/SOCS3调控失衡可能是哮喘MC异常活化的分子机制之一。
- 祖莹李成荣李德发郑跃杰马红玲
- 关键词:哮喘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 厌食症患儿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舌苔变化关系的探讨及儿宝方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厌食症患儿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水平与舌苔厚薄的关系,观察中药儿宝方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厚腻苔和花剥苔厌食症患儿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其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水平,并采用中药儿宝方治疗。结果:厌食症患儿厚腻苔组唾液h-EGF含量高,花剥苔组唾液h-EGF含量低,与正常组薄白苔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中药儿宝方治疗后,厚腻苔组和花剥苔组均恢复为薄白苔及薄白苔的h-EGF水平,与正常组薄白苔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厌食症的发生可能与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水平异常呈相关性,而中药儿宝方运脾治疗可以调节厌食症患儿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水平。
- 万力生罗宏英岳丽杰周少明李德发李海朋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舌苔
- 一种载玻片自动脱油机及载玻片清洁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玻片自动脱油机及载玻片清洁装置,其中,该载玻片自动脱油机包括:移动组件、输送组件和擦拭组件。本发明通过在输送组件中设置镜像布置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上设置的第一载玻片盒用于承载未清洗...
- 曹科李德发陈运生罗小娟
- 一种基于双模式多路光纤探针的生物检测平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模式多路光纤探针的生物检测平台,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卤素光源、多路光开关、光纤光谱仪、多路Y型光纤、多路光纤探针、温度与运动平台、计算机;其中,卤素光源、光纤光谱仪分别通过光纤与多光路开关连...
- 谢中建符海杨会峰李德发
- β地中海贫血患儿252例基因缺陷类型分析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β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患儿珠蛋白基因缺陷类型,为开展相关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血液常规检查和红细胞渗透脆性分析筛查地贫患儿,用血红蛋白电泳和基因诊断明确诊断并分析基因型。结果252例β地贫中,纯合子8例,基因型分别是IVS2nt654(50.0%),CD28(37.5%)和CD41-42(12.5%);杂合子231例,基因型分别是CD41-42(42.0%),IVS2nt654(39.4%),CD17(10.8%),β-28(3.0%),CD43(1.3%),β-29(0.9%),CD14-15(0.9%),CD27-28(0.9%),CD1-5(0.4%)和CD71-72(0.4%);双重杂合子13例,基因型分别是IVS2nt654/CD41-42(38.5%),IVS2nt654/CD17(15.4%),CD41-42/β-28(15.4%),CD17/CD41-42(7.7%),CD41-42/CD43(7.7%),IVS2nt654/β-28(7.7%)和CD17/βE(7.7%)。结论深圳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儿珠蛋白基因缺陷类型共有11种,呈现多样性。
- 李德发祖莹孙平李长钢
- 关键词:基因型儿童
- 支气管哮喘患儿B7家族共刺激分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及其受体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40例及同年龄健康对照组36例,分别以IFN-γ、IFN-γ加脂多糖(LPS)、LPS、佛波脂加离子霉素或零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细胞B7-1、B7-2、B7H1、B7DC及B7H分子表达;以免疫磁珠法分离CD4+细胞,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D28、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诱导性协同刺激分子(ICOS)mRNA表达,结果以待测基因/β-actin的CT比值表示。结果1.哮喘患儿CD14+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B7-1[(6.68±3.97)%]、B7-2[(10.87±5.99)%]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4±0.69)%、(1.58±0.75)%Pa<0.01],其受体CD28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也显著增高[(0.761±0.590)vs(0.170±0.080)P<0.01],CTLA-4表达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0.42±0.23)vs(3.14±2.03)P<0.01]。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患儿CD14+细胞共刺激分子B7H1[(25.48±14.30)%vs(75.97±25.44)%P<0.01]、B7DC[(1.31±0.29)%vs(5.86±2.69)%P<0.01]、B7H[(1.39±0.37)%vs(10.46±4.69)%P<0.01]表达明显降低;B7H1及B7DC共有受体PD-1表达显著降低[(0.18±0.05)vs(18.31±9.46)P<0.01],B7H受体ICOS则明显升高[(11.52±5.42)vs(2.53±1.85)P<0.01]。结论哮喘免疫发病机制极为复杂,B7家族共刺激分子除诱导Th2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外,其异常表达所致的T细胞异常活化也可能参与哮喘发病。
- 祖莹李成荣李德发郑跃杰李晶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B7家族
- 厌食症患儿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舌苔变化的研究及药物干预作用
- 目的:研究厌食患儿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水平与舌苔厚薄的关系。方法:选取厚腻苔和花剥苔食症患儿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其唾液表皮细胞生长因子(h-EGF)水平。结果:厌食患儿治疗前厚腻苔组唾液h-EGF...
- 万力生罗宏英岳丽杰周少明李德发李海朋
- 关键词:舌苔
- 文献传递
- 重组日本血吸虫14-3-3蛋白的纯化和免疫特性分析被引量:8
- 2003年
- 目的 :纯化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质 14 3 3编码基因的原核表达产物 ,分析纯化产物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SDS PAGE鉴定重组日本血吸虫 14 3 3(rSj14 3 3)蛋白包涵体 ,超声破碎细胞收集包涵体 ,尿素溶解包涵体 ,NiSO4平衡层析柱 ,亲和层析纯化rSj14 3 3,Western blot鉴定纯化产物的免疫学特性。结果 :rSj14 3 3是以包涵体形式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 ,通过亲和层析在 32 .5kDa附近得到单一蛋白条带 ,Western blot证实纯化产物为rSj 14 3 3,且具有与天然Sj 14 3 3相同的抗原表位。结论 :成功纯化了rSj14 3 3蛋白 ,为研究 14 3 3在血吸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李德发沈继龙祖莹刘庆中
- 关键词:免疫特性日本血吸虫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