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树毅
- 作品数:549 被引量:2,664H指数:25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 菜籽多肽的制备及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以菜籽蛋白为原料,用碱性蛋白酶对菜籽蛋白进行部分水解。结果表明,水解得到的多肽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有清除能力。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水解条件为碱性蛋白酶[E]=4000U/g,温度为50℃,pH10.0,控制水解3h,水解度14.98%的条件时,菜籽多肽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14.65%。
- 周鸿翔邱树毅何永芳文红梅
- 关键词:菜籽蛋白水解羟自由基
- 酱香型白酒堆积过程中酵母变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2
- 2014年
- 以异地茅台珍酒厂的3个典型车间:新、老车间及异地茅台旧址车间的堆积前、堆积后酒醅为研究对象,对酱香型白酒整个生产堆积过程中的酵母变化趋势进行研究,在堆积的40多h中酵母数量可快速增长2-3个数量级,为入窖发酵的酒醅提供产酒保障,但3个不同车间之间酵母数量及种类差异不明显,通过WL培养基将分离的酵母归为5大属:酿酒酵母、毕赤氏酵母、假丝酵母、伊萨酵母及红酵母属。
- 王晓丹庞博陆安谋陈孟强梁芳邱树毅
- 关键词:酒醅酵母酱香型白酒
- 白酒酿造中淀粉及淀粉水解动力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23年
- 淀粉是植物产生的由葡萄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天然大分子物质,在各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尤其是酿造行业离不开原料中的淀粉。以淀粉为原料的酿酒,需要经过糖化和发酵两个阶段,而糖化过程是发酵过程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为此,笔者对淀粉、淀粉酶、淀粉水解过程及其受限机制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综述了淀粉水解动力学相关研究,以期为淀粉在白酒酿造过程中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朱霞黄进班世栋江涛邱树毅邱树毅王晓丹
- 关键词:淀粉淀粉酶淀粉水解
- 一种葡萄牙棒孢酵母及其用途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牙棒孢酵母及其用途,其形态特征:将菌种划线接种于PDA培养基上,28℃培养2d,菌落直径5~8 mm,菌落圆形埑状,颜色乳白色,质地呈奶油状,不透明,菌落边缘呈毯状。本发明能产醇类、酯类物质。
- 王晓丹邱树毅罗小叶周鸿翔班世栋
- 文献传递
- 一种利用废弃磷尾矿粉制备的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废弃磷尾矿粉制备的有机肥料,其原料重量份如下:磷矿尾矿粉20—35份,农作物秸秆粉20—40份 酱油渣20—40份。将磷矿尾矿粉,农作物秸秆粉和酱油渣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按料水比1:2—1:3,加水,...
- 王修俊曲源邱树毅
- 固态发酵麻疯树饼粕产饲用蛋白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本文利用提油后的麻疯树饼粕为培养基,通过产朊假丝酵母固态发酵生产饲用蛋白。结果表明,往培养基中添加10%(w/w)麸皮、15%(w/w)葡萄糖和5%(w/w)蛋白胨,控制初始加水量为200%(v/w),在28°C下发酵3d,发酵饼粕中的粗蛋白含量达到最大值(29.13%),比未发酵饼粕提高了22.81%,同时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提高了19.54%。发酵后麻疯树饼粕的营养价值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 彭湘屏吴远根卢红梅邱树毅
- 关键词:固态发酵产朊假丝酵母饲用蛋白
- 固定化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的制备、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 邱树毅
- 阶段性硬化固定化酵母细胞传质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用海藻酸钠-PVA混合载体包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颗粒,比较了阶段性硬化和混合凝固剂同时硬化两种方法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的通透性及传质效果。电镜扫描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阶段性硬化可提高固定化细胞颗粒的通透性及传质效果;最佳固定化条件为细胞颗粒在2%(w/w)CaCl2溶液成型后,立即在3%(w/w)的硼酸溶液中硬化24 h;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过程产酒和机械性能的稳定。
- 吴鑫颖邱树毅
- 关键词:微生物固定化细胞传质效果
- 酱香白酒生产中产香微生物研究被引量:63
- 2011年
- 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是我国独特的酒种类,具有特殊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环境要求。其酱香成分复杂一直都是研究热点,现已普遍认为酱香白酒生产环境中的微生物区系是酱香物质生成的关键所在。该文简介了现今对酱香风味物质作出解释的4大理论,其次分析了4类主要产香功能菌,并对其各自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
- 杨国华邱树毅黄永光
- 关键词:酱香白酒微生物
- 野生菌株特征功能基因过表达在食品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2020年
- 微生物菌种影响着发酵工业的发展,菌种的质量优劣从根本上决定了发酵食品质量的好坏。近年来,科学家已经从自然环境筛选到很多具有特征功能的野生菌株,并以基因工程方法过表达其功能基因,加强功能特性,以期获得工业化生产的工程菌。该综述阐述了基因过表达技术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概述了该技术在增加物质产量和增强微生物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的突出作用,讨论了工程菌的安全性及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展望该技术在改造野生菌株能力方面的美好发展前景,旨在为今后基因工程菌的构建研究提供思路,为深入探究工程菌与发酵食品改善之间的关系奠定基础。
- 申可王晓丹王晓丹邱树毅周鸿翔罗小叶
- 关键词:野生菌株功能基因过表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