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姬
- 作品数:26 被引量:24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华南春季降水异常机理数值模拟诊断
- <正> 利用美国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和我国160个测站降水资料,应用局地经向环流线性诊断模式,成功地模拟了华南春季降水异常情况,分别从对降水造成影响的水汽输送和抬升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数值诊断表明:(1)华...
- 吴乃庚温之平袁卓建陈炳洪吴丽姬
- 文献传递
- 高温对抽穗开花期至灌浆结实期水稻源库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4
- 2013年
- 以超级杂交稻组合天优998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胁迫,于抽穗开花期至灌浆结实期的不同生育阶段(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分别对其进行不同程度(日最高气温分别为32、35、38、40和42℃,日较差为6℃)的高温处理,以研究高温对超级杂交稻源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剑叶SOD酶和POD酶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逐渐上升,光合活性降低,蜡熟期和黄熟期尤为严重。另外,高温胁迫导致水稻结实率下降,籽粒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上升,其中以抽穗期籽粒以及乳熟期中下部籽粒的变幅最大。抽穗期和乳熟期剑叶显著受损的日最高温度为38℃,籽粒则为35℃;而35℃以上处理主要使蜡熟期和黄熟期剑叶光合能力显著降低,对籽粒影响不大。这表明抽穗期和乳熟期日最高温度38℃以上对水稻的源和库影响均较大,但在蜡熟期和黄熟期主要影响剑叶光合活性。
- 李健陵张晓艳杜尧东王华吴丽姬胡飞
- 关键词:水稻高温源库特性
- PBL模式在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本文基于PBL模式,以作物栽培学课程为例,探讨PBL模式在作物栽培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以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农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优良习惯,服务于中国的“三农”事业发展。
- 潘圣刚段美洋吴丽姬
- 关键词:教学作物栽培学
- 农业院校公寓隐性文化协同育人路径研究
- 2018年
- 随着高校管理模式的精细化发展,学生公寓作为大学生育人阵地逐渐受到管理者的重视,特别是学生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生公寓和社区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在思想、心理、实践、成长等多个方面均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对大学生基本认知、社区建设、德育认知、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的调查,提出了规范化、精细化、体验式等多种模式路径,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 李伟吴丽姬
- 关键词:学生公寓隐性文化
- 慕课在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慕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目前部分高校已实现传统教育方式与慕课教育的相结合。本文以"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这门课程为例,对慕课在公共选修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方法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 吴丽姬潘圣刚
-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公共选修课
- 华南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的分布特征及分型被引量:43
- 2007年
- 利用广东和广西两省共175个台站的日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对1961-2005年间华南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进行了定义。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区域持续性暴雨的气候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季风爆发前持续性暴雨频数从60年代至今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而季风爆发后的区域持续性暴雨频数变化则几乎相反;广东省前汛期区域持续性暴雨降水明显比广西强。此外,通过EOF方法和相关分析得到了夏季风爆发前后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分布雨型,它们能较好地代表季风爆发前后华南降水分布的特点。
- 吴丽姬温之平贺海晏黄荣辉
- 关键词:前汛期持续性暴雨
-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关系研究
- 利用NCEP/NCAR提供的46年(1953~1998)再分析月平均资料,通过SVD(联合SVD)分析、EOF分析和合成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了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前期冬、春季各种...
- 梁肇宁温之平吴丽姬魏晓琳
- 关键词:北太平洋海温异常
- 文献传递
- 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I.耦合分析被引量:27
- 2006年
- 运用CSVD和联合CSVD等较新颖的统计方法,在去除/未去除ENSO影响的思路下,探讨了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没有去除ENSO信号(外部作用)影响的情况下,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异常分布对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全区温度距平为正(负)时,南海夏季风建立较晚(早)。在去除了ENSO信号的影响后,非ENSO全区一致型和SIODM型是影响南海夏季风建立早晚的两个主要的印度洋海温分布型。对于非ENSO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当前期海温全区为负(正)距平时,南海夏季风建立较早(晚)。而对于SIODM型的海温分布,则当前期海温距平为西负东正(西正东负)的SIODM型时,南海夏季风建立较早(晚)。
- 梁肇宁温之平吴丽姬
- 关键词:海温异常
- 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 II.机理分析被引量:26
- 2006年
- 通过区分ENSO外部影响和偶极子内部局地作用,探讨了前期春季的印度洋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建立早晚的可能影响途径。结果表明:在没有去除ENSO信号(外部作用)的情况下,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主要通过影响热带印度洋上空纬向季风环流的强弱来影响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早晚。去除ENSO信号后,非ENSO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则主要通过影响低层东西向的气压差异和对流层中上层的南北温度梯度的逆转,进而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早晚产生影响;而南印度洋偶极子(SIODM)型的海温分布则主要通过影响亚洲大陆热低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高低层的辐合辐散运动影响南海夏季风的建立。
- 温之平梁肇宁吴丽姬
- 关键词:海温异常
- 大气30-60d振荡特征及其与广东持续性强降水的联系被引量:12
- 2007年
- 利用美国NCEP/NCAR的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5年6月华南持续性强降水期间850和500 hPa低频位势高度场、850 hPa低频风场和低频OLR场的水平分布及经、纬向传播特征。结果表明,2005年6月2-5日较弱的持续性降水期间,广东地区上空无明显的低频位势扰动和低频对流的发展和加强,但6月18-23日的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中,大气的30-60 d振荡明显,副热带西太平洋上对流层中低层低频位势扰动有明显的西传特征,南海中北部低频位势扰动向北传播的速度比低频对流活动传播更快。6月初副热带高压带上西太平洋地区低压扰动可能是该区低频气旋和低频对流扰动的源,其中低频气旋北移和西太平洋上低频反气旋的发展是促使广东地区上空低频对流发展和加强的重要原因,为此次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环流背景。
- 温之平董灵英吴丽姬陈文
- 关键词:持续性强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