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农
- 作品数:569 被引量:5,077H指数:52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十四五”期间我国血吸虫病防治重点及研究方向被引量:52
- 2021年
- 血吸虫病曾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经过70年的努力,我国血吸虫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要实现全面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就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态势、面临的挑战以及"十四五"期间血吸虫病防治目标与重点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就今后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研究的重点方向提出了建议。
- 许静胡薇杨坤吕山李石柱周晓农
- 关键词:血吸虫病
- 赤桉和贝螺杀对光滑双脐螺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 1991年
- 普遍认为,化疗需与螺宿主防制措施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程度地使血吸虫病感染率和发病率稳步下降。由于发展中国家不能接受价格昂贵的进口合成杀螺剂,植物杀螺剂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为探索有效植物杀螺剂,并了解其对螺宿主的作用,本实验比较了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水提剂。
- 周晓农
- 关键词:植物杀螺剂EUCALYPTUS赤桉桉属神经分泌细胞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蜱及蜱传疾病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 2023年
-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比较分析国内外近20年蜱及蜱传疾病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前景,为我国蜱及蜱传疾病研究的发展提出建议。方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oS)检索2003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有关蜱及蜱传疾病文献,使用CiteSpace6.2.R2对关键词、作者、机构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经过筛选后纳入中文文献944篇,英文文献27428篇。国内外蜱及蜱传疾病主题文献量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英文文献数远超过中文文献。国内研究热点为森林脑炎、莱姆病、非洲猪瘟、长角血蜱、草原革蜱等;国外研究热点为莱姆病、森林脑炎、埃立克体病、无形体病、蓖子硬蜱、微小扇头蜱等。国内外研究热点整体方向一致,但又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国内研究前沿依旧侧重于森林脑炎、巴贝虫病、非洲猪瘟等疾病,并逐渐将分子技术应用于蜱传病原体检测等;国外研究前沿侧重于分子检测、疫苗、复合感染诊断等。结论近20年,蜱及蜱传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国内外均在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将多学科前沿技术和One Health(全健康)理念应用于蜱及蜱传疾病的防控。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处于世界前列。但我国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与国外相比,仍需扩大先进技术的应用、完善与其他各国研究机构的合作网络,以全健康理念为防治我国蜱及蜱传疾病提供新思路。
- 费思伟赵翰卿尹静娴孙芷珊郭晓奎KASSEGNE Kokouvi周晓农
- 阻断血吸虫病传播策略与措施专家共识被引量:38
- 2021年
- 2015年全国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后,进入以全面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为新目标、开展监测预警为主要干预措施的新时期。"十三五"时期,四川、江苏、云南、湖北等4个血吸虫病防治重点省份先后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或通过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技术评估,我国血吸虫病疫情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流行程度进一步降低,《"十三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既定目标基本实现。但日本血吸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依然广泛存在且孳生环境复杂、血吸虫病传染源种类多且牛羊等主要传染源管控困难、现有防治技术与当前防治需求不相适应、防治成果基础不牢等是我国血吸虫病消除进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我国血吸虫病防治成果、逐步解决上述困难的重要时期,也是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最终目标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我们在认真总结前期血吸虫病防治经验和当前面临挑战基础上,遵循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和精准防治原则,就《"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中防治目标、防治策略、防治措施等方面达成专家共识,旨在为制定《"十四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该规划对现场防治工作的政策指导和引领作用。
- 吕山吕超李银龙许静洪青标周杰张键锋闻礼永张剑锋张世清林丹丹刘建兵任光辉董毅刘阳杨坤蒋智华邓卓晖靳艳军谢汉国周艺彪汪天平刘亦文祝红庆曹淳力李石柱周晓农
- 关键词:血吸虫病传播阻断
- 抗癌小分子化合物索拉非尼在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涉及抗癌小分子化合物索拉非尼在治疗肝包虫病中的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索拉非尼类化合物的用途,它被用于制备一组合物或制剂,所述组合物或制剂(a)用于治疗肝包虫病;和/或(b)用于治疗泡型棘球蚴病。与现有...
- 党志胜肖宁周晓农胡薇张颋徐斌沈海默陈军虎
- 一种生物安全性高的捕蚊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蚊虫捕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安全性高的捕蚊器,包括捕蚊器本体,所述捕蚊器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侧面开设有防滑槽,所述手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捕蚊器本体的前端固定连通有捕蚊腔,所述...
- 徐铁龙周晓农郑彬
- 文献传递
- 我国螺传寄生虫病与医学贝类学的研究进展
- 寄生虫病是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受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2004 年完成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表明,全国蠕虫感染率为2...
- 周晓农张仪吕山
- 关键词:食源性寄生虫病
- 文献传递
- 江滩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江滩冲淤变化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4
- 1998年
- 本研究采用测量陆地地形图的方法,对镇江市丹徒县世业洲16km江段进行了江滩冲淤变化景算。结果:1973年-1987年14年间,该江段累计冲刷江滩面积193.60万m2,淤涨江滩面积115.40万m2,净减少江滩面积67.90万m2。江岸滩以冲刷为主,冲淤比为1:0.36;江心洲滩以淤积为主,冲淤比为1:1.27,且呈洲头冲刷,洲尾淤积态势。世业江心洲滩年均新增洲滩面积1.19万m2,占该洲1981年以来年均增加江滩钉螺面积的14.46%。揭示了两种类型江滩的冲淤数量关系,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洲滩不断扩大,并不断有新洲滩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
- 孙乐平周晓农曹奇洪青标江仲熙
- 关键词:江滩淤积血吸虫病流行区
- 冬季温度变化对钉螺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被引量:21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冬季气候变暖影响钉螺生存繁殖的作用机理。方法 冬季采集的钉螺放入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 ,模拟外界气候变暖。用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不同温度下钉螺中枢神经节、雌雄生殖腺一氧化氮合酶 (NOS)的变化。结果 中枢神经节 NOS的含量 0℃组及 - 4℃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睾丸组织 NOS的平均灰度值随着温度的降低呈上升的趋势 ,- 2℃以下的实验组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卵巢组织 NOS的平均灰度值变化较为复杂 ,其平均灰度值呈先上升后下降 ,然后再上升的变化趋势。结论 温度变化对钉螺的生存和繁殖都产生较大的影响 ,生殖腺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敏感度明显大于神经节。冬季温度升高会使钉螺体内的 NOS发生变化 。
- 杨坤周晓农梁幼生洪青标张燕孙乐平杨国静熊希凯
- 关键词:钉螺血吸虫病气候变暖一氧化氮合酶酶组织化学
- 田鼠巴贝虫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建立田鼠巴贝虫(Babesin microti)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自感染田鼠巴贝虫的种鼠取血,腹腔注射接种3~4周龄雌性BALB/c小鼠(7只)、免疫抑制BALB/c小鼠(4只)、雄性SCID小鼠(4只)和NOD—SCID小鼠(4只)。感染后每天采血,涂制薄血片,吉氏染色,油镜下观察田鼠巴贝虫的生长、增殖情况,记录红细胞的感染率。解剖3只不同红细胞感染率的BALB/c小鼠,油镜下观察心、肝、脾、肺、肾、脑和骨髓等组织的感染情况。记录各组织中红细胞的感染率.并分析与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的关系。取红细胞感染率大于40%的BALB/c小鼠血液.冷冻保存2个月后用同样的方法接种小鼠,观察田鼠巴贝虫的增殖情况。结果BALB/c小鼠、免疫抑制BALB/c小鼠、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接种后,末梢血液中均检测出田鼠巴贝虫。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在d7达到峰值(82.4%).免疫抑制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在d5达到峰值(73.2%),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均在d8达到峰值(86.4%和72.5%)。红细胞感染率达到峰值后,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迅速下降,免疫抑制BALB/c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缓慢降低.SCID小鼠和NOD—SCID小鼠的红细胞感染率则出现震荡变化。感染的BALB/c小鼠的心、肝、脾、肺、肾、脑和骨髓等组织内均可观察到田鼠巴贝虫,虫体主要位于红细胞内,各组织内的红细胞感染率随外周血红细胞感染率的升高而增高。冷冻保存的虫种复苏后可感染健康BALB/c小鼠,末梢血中出现虫体的时间与新鲜含虫血液感染鼠的比较滞后2d.达到感染高峰的时间滞后1d。结论成功建立田鼠巴贝虫的小鼠模型.红细胞的感染情况与机体的免疫状态相关。
- 卢艳蔡玉春陈韶红陈家旭郭俭陈木新艾琳储言红陈卓周晓农
- 关键词:小鼠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