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可超

作品数:2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辽宁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6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文学
  • 3篇政治
  • 3篇诙谐
  • 2篇代文
  • 2篇学科
  • 2篇政治思想
  • 2篇女性
  • 2篇文学理论
  • 2篇老子
  • 2篇画赞
  • 2篇《老子》
  • 2篇《魏晋胜流画...
  • 1篇雕龙
  • 1篇东方朔
  • 1篇读法
  • 1篇对立
  • 1篇性解放
  • 1篇性质论
  • 1篇学科建设
  • 1篇学理

机构

  • 21篇辽宁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5篇徐可超
  • 2篇李嘉
  • 1篇李定广
  • 1篇成戎
  • 1篇刘向宏
  • 1篇高洪岩
  • 1篇邵瑜莲

传媒

  • 5篇沈阳师范大学...
  • 3篇辽宁大学学报...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东方论坛(青...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艺术广角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 1篇辽宁教育行政...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中国美术
  • 1篇中国古代文论...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走出迷宫的另一条小径——由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的读法达至其隐喻的实质
2016年
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这篇创作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小说,并非试图利用"时间"建立一种"宇宙主义"的图式,也并非一篇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品,而是采用隐喻、反讽等一系列艺术手段,传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历史的反思:一方面精炼地呈现了那段真实的历史,并探究了造成这种历史的政治、种族的原因;另一方面,又以对真实历史的呈现,讽刺、揭露和批判了某些脱离现实的文化史的虚假与悖谬。
徐可超
关键词:《小径分岔的花园》隐喻反讽
论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勇武女性形象的出现被引量:1
2006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庞氏妇、李寄、木兰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勇武女性形象。这种女性形象的出现与当时北方民族战争频仍、民风尚武的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反映出女性在特殊情况下对自身价值和潜能的开掘,要求自强并成为强者,同时因其对宗族、家庭利益的维护而得到封建社会的认可和赞颂。她们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空前绝后,具有超越性本质和理想化意义。
徐可超李嘉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女性形象伦理意义
论'乾隆三大家'诗论趋同的原因(摘要)
本文对“乾隆三大家”诗论趋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袁、蒋、赵三人由寒门出身到入仕到隐居,经历仿佛,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学都有着相似的感受和认识,基于主观对客观的相同感受,创作主体也会趋同。他们三人的相互影响以及他们...
高洪岩徐可超
关键词:古代文学
文献传递
老子所谓“无为”与“美之为美”被引量:1
2011年
在上古,"为"字常有"谋取"之义。以郭店楚简本为依托,通过文本内外语境的分析,可知《老子》中"无为"之"为",应该采取这一含义。所谓"为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等说法,意指执政者"爱民治国",代表公利而不谋求私利。这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即"道"的实质。它是针对春秋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在当时一种突出的社会思潮中形成的,老子把它看作虽不具形质却真实存在的永恒规律性。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也,恶已"、"大音希声,大象亡形"、"不言"等涉及艺术与美的观点,都是《老子》核心思想的延伸;以往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史中,基于对老子思想玄虚化的理解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并不符合艺术和美的规律,需要加以清理。
徐可超
关键词:《老子》政治思想
浅谈女性解放被引量:2
2009年
英国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自己的房间》一书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双性同体"是消除男女两性差别的最佳良方,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德·波伏娃的《第二性》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本文依据两位女权主义者的观点,结合现实情况,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女性解放的看法。
成戎徐可超
关键词:女权主义女性解放两性平等
墨子社会思想的理性色彩与其“非乐”论的袪魅性质被引量:2
2010年
20世纪60年代在墨子研究中形成的"出身决定论"观念至今依然存留,这就影响了对其思想形成更为恰当的看法,乃至把"天志"、"明鬼"、"非乐"等主张中的历史进步性因素理解为"狭隘性"。抛开对墨子没有确实根据而被认定的"小生产者"出身,则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代独立的士阶层的代表,其历史使命即为未来社会勾画理想蓝图,并付诸实际;这一蓝图具有充分反宗法的理性色彩。墨子"非乐"属于"礼崩乐坏"时期的总体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在人的观念中的回应。他把"乐"归原为乐之本身,从而以"利害"为尺度,祛除了当时泛滥之乐的各种意识形态之魅,是对氏族、"封建"文化的清算,在推动文艺观念的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徐可超
关键词:墨子
与天地并生者何哉?——论《文心雕龙·原道》篇的主体精神被引量:1
2011年
无论从语源还是语境上说,把《文心雕龙·原道》篇起首二句中的"与天地并生者"理解为"人"都较"文"更加合理。由此可以看出,刘勰通过赞颂人在天地间的地位和价值,来确定人所创造的"文"的意义和功能,认为"文"即语言美,是"言"与"心"在"道"的基础上的统一。这种对主体精神的弘扬是统贯《文心雕龙》的核心观念,它源自传统并超越传统,依附时代也领先时代,可谓找到了语言美的正确根源。
徐可超
关键词:《文心雕龙·原道》语言美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中纰缪示例——兼及对当前文艺学“危机”的反思被引量:1
2008年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流行的国家级优秀教材,在一定程度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往一段时期文艺学学科建设的状况。该教材中出现了种种漏洞和纰缪,显然是由于当时编撰者在文化常识、文字功底、艺术感觉、理论素质、学术规范等方面的缺失造成的。总结这一问题,可以为当前以及未来的文艺学学科建设提供一个方面的警示和借鉴。
徐可超
关键词:文艺学《文学理论教程》学科建设
悖谬的对立 奇妙的组合──阐释《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
2001年
<一个警察局长的自白>是六十年代末意大利政治电影运动的代表作之一.在艺术结构上,正义、法律、权力、罪恶四者之间奇特的游移关系给影片带来极大的张力;在艺术手段上,影片综合运用新写实的纪实主义与新浪潮的回忆、意识流、闪回以及好莱坞电影的戏剧性等手法,使影片反映重大社会问题的现实功能与作为艺术的审美原则在内在层次上实现了一种完美的融构与统合.
邵瑜莲徐可超
关键词:对立
试说石涛的“一画之法”与“先天后天之法”
2023年
石涛在其《画语录》中提出的“一画之法”典出“庖羲一画”,古时“庖羲一画”被看成“人文”的开创、肇始,因此“一画之法”应该是指作为“人文”之一的绘画自身的本体性与规律性。在石涛之前,人们总是把自然的法则即“先天之法”与艺术的法则即“后天之法”混淆为一,而石涛则把二者区分开来,这标志着一种艺术的自觉。石涛重视“后天之法”,同时也推尊“先天之法”,强调二者的统一。他的这种艺术观念对于绘画创作无疑具有解放与开新的价值。
徐可超
关键词:石涛《画语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