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中伟

作品数:9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干细胞
  • 5篇细胞
  • 4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胚胎
  • 3篇分化
  • 2篇神经元
  • 2篇胚胎大鼠
  • 2篇细胞培养
  • 2篇脊髓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大鼠脊髓
  • 1篇多糖
  • 1篇多向分化
  • 1篇诱导大鼠
  • 1篇乳房
  • 1篇乳房重建
  • 1篇乳头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机构

  • 7篇锦州医学院
  • 3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作者

  • 9篇曹中伟
  • 8篇秦书俭
  • 5篇马云胜
  • 4篇曾倩
  • 4篇刘树辉
  • 3篇郑德宇
  • 2篇马虹
  • 2篇陈剑秋
  • 1篇刘红
  • 1篇包翠芬
  • 1篇齐志敏
  • 1篇罗美
  • 1篇刘洪文

传媒

  • 2篇锦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6
  • 1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24例保留乳头 乳晕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临床经验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及部分乳房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不同的方法乳厉重建的可行性。方法:筛选出病理符合要求的2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及部分皮肤的改良根治术,根据患者的要求,结合其身体、心理、经济等状况,特别是乳房的大小和需要切除的尺寸,选择适合该患者的手术方式即刻行乳房重建,采用硅胶充填假体置入乳房重建9例,腹直肌肌皮瓣乳房重建3例,背阔肌肌皮瓣和硅胶填充假体联合重建12例。术后根据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评价重建效果。结果:24例乳腺癌患者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基本对称。客观评价效果优良和尚好者23例(95.83%),主观评价优良和尚好者24例(100%),1例术后部分乳头坏死、脱落。1例术后出现血肿,于术后3个月消失。术后给予常规化疗,随访5~48个月,除1例患者术后2年死于原发性肝癌,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及部分乳房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采用不同方法乳房再造,具有经济、整形效果好、显著减少患者乳房缺失造成的心理影响、提高生存质量等优点。术后不影响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和远期疗效,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个方面的要求,正逐渐被广大乳腺癌患者所接受。
曹中伟刘红陈剑秋
关键词: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重建
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模型的制备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用一种新的方法建立简便易行,稳定可靠的脊髓半切损伤模型.方法取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为A组5只,40只为手术组(其中20只用眼用手术尖刀通过T11~T12椎间隙切割脊髓一侧1/2制成hSCI模型为B组,另20只用有齿血管钳咬除T11-12棘突和1/2椎板,用显微剪在T13~L1节段脊髓剪断其一侧1/2制成hSCI模型为C组).术后不同时间观察脊髓组织学变化,并记录脊髓神经功能综合评分(CBS).结果光镜下伤侧灰质缩小,脊髓远端侧索和灰质神经变性坏死,出现大量空泡而神经元减少且明显萎缩,Waller's溃变下节段较上节段严重,术后CBS评分两两比较q检验发现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意义(P<0.01),但B组与C组CB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眼用手术尖刀切割和显微剪切割制成hSCI模型具有同样的模型效果,但前者制备的模型死亡率低,更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等优点.
曹中伟刘树辉马云胜郑德宇秦书俭
关键词:疾病模型
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半切伤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半切伤的疗效并探讨移植最佳时机。方法:制备大鼠T13~L1脊髓半切伤模型,取胎龄13.5d胎鼠大脑组织,体外分离、培养、诱导神经干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NSC(neuralstemcell)特征性标志Nestin(巢蛋白)表达和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神经元NSE(neuronspecificenolas)和神经胶质细胞GFAP(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表达。用明胶海绵吸附BrdU(5-溴脱氧尿嘧啶)标记好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移植到脊髓半横断处,移植时间选择损伤后立即移植、损伤后第9、14d。观察移植后的大鼠行为的变化,通过CBS(combinebehavioralscore)评分和爬网格实验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光学显微镜观察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迁移。结果: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表达NSE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干细胞移植组明显修复了损伤结构,改善了下肢的功能,尤其是第9d移植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促进了脊髓损伤后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是治疗脊髓半切伤一种有效方案,考虑综合因素移植干细胞的最佳时机应选损伤后9d左右。
曹中伟刘洪文曾倩包翠芬齐志敏秦书俭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多向分化
大鼠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培养和鉴定被引量:20
2006年
目的探讨从不同胎龄的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NSC)并对其鉴定,了解生物特性。方法通过采用机械分离和消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不同胎龄大鼠脑NSC。在无血清DMEM/F12(含20ng/m lbFGF,20ng/m lEGF及B27辅助培养液)中培养、传代和鉴定。诱导分化后采用SABC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检测作细胞鉴定。结果从不同胎龄的胎鼠脑组织中成功培养出神经干细胞,胎龄为12.5天的胎鼠提取的神经干细胞集落最多,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巢素蛋白(nestin)阳性的神经球;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表达NSE阳性的神经元和GFAP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胎龄为12.5天胎鼠大脑皮质培养出的神经干细胞数量最多,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
曹中伟马虹曾倩马云胜秦书俭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分化
维甲酸诱导胚胎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2009年
背景:目前认为直接进行神经干细胞移植后细胞虽能存活,但是只分化成神经胶质细胞,并不能分化成有功能的神经元。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对胚胎大鼠脑海马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实验,于2008-09/2009-02在辽宁医学院科技实验楼完成。材料:胚龄13.5d的SD大鼠由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分离胎鼠脑海马组织,胰蛋白酶消化法体外培养获得神经干细胞。将原代和传代细胞以1×107L-1接种到培养孔中,分别进行常规贴壁分化培养和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主要观察指标:神经干细胞的鉴定,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结果。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原代和传代后得到的神经干细胞团均呈巢蛋白阳性。常规贴壁分化培养7d后,神经元多呈椭圆型和近似三角形,胞体大,细胞边缘清楚,胞体上有多个突起;而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后,神经元数量增加,形态清楚,但细胞胞体上突起较少。与常规贴壁分化培养比较,维甲酸诱导分化培养后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率明显升高(P<0.01),神经干细胞向神经胶质细胞分化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从大鼠胚胎脑海马组织中分离得到可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神经干细胞,维甲酸体外诱导后可以增加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的比例。
曹中伟陈剑秋曾倩秦书俭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神经元维甲酸分化
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离培养的适宜条件。方法取1、2、4个月大鼠各6只,分离MSCs,以0.5×105/m l、1×105/m l、2×105/m l密度接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MSCs增殖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周期并绘制细胞周期图。结果利用贴壁法成功培养出MSCs并能使之分裂增殖,但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增殖能力有所下降。在培养过程中大鼠年龄要控制在2月以内,接种密度以1×105/m l适宜。结论贴壁培养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培养MSCs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可以作为培养SD大鼠MSCs常规方法。
刘树辉曹中伟秦书俭马云胜郑德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D大鼠
枸杞多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转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①目的探讨枸杞多糖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向神经细胞转化的可能机制。②方法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出贴壁生长良好的骨髓BMSCs。选取第3代细胞,当传代细胞长满瓶底的80%以上时,先用含15%FBS和1g/L枸杞多糖的DMEM培养基预诱导24小时,然后,用不含血清的1g/L枸杞多糖的DMEM培养基诱导。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细胞Nes-tin、NF、GFAP的表达。③结果预诱导后,BMSCs没有变化。而经过枸杞多糖诱导后,细胞在4小时后即出现形态学上的改变,细胞变凸,立体感增强,从胞体伸出突起。免疫组化检测显示,细胞Nestin、NF染色阳性,GFAP阴性。④结论骨髓间充质细胞经过枸杞多糖的诱导可以转化为神经细胞。
刘树辉马云胜曹中伟秦书俭郑德宇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枸杞多糖神经细胞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成骨诱导剂条件下的成骨能力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在有成骨诱导剂存在的条件下,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7/12在锦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选取清洁级2月龄SD大鼠6只,无菌条件下取双侧股骨,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贴壁培养与传代结合方法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将2代细胞置于含有1×10-7mol/L地塞米松、10mol/Lβ-甘油磷酸钠、50mg/L抗坏血酸成骨诱导剂的培养基中,培养21~30d。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与诱导后细胞形态,描绘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VON-KOSSA法检测成骨能力。结果:6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在成骨诱导剂里细胞增殖变缓慢,呈长梭形、成纤维细胞样或不规则形。②细胞生长曲线:1~2d为潜伏期,细胞增殖不明显;3d后细胞增殖明显加快,进入对数生长期;6d后增殖变慢为平台期。经计算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8h。③细胞增殖周期检测结果:G0/G1期为(82.12±4.60)%,S期为(14.35±2.32)%,G2/M期为(0.87±0.30)%。④成骨能力检测结果: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为86%,VON-KOSSA染色提示有钙结节形成。结论: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有成骨诱导剂存在的情况下成骨能力较高。
马云胜秦书俭刘树辉曹中伟罗美
关键词:骨髓祖代细胞骨生成抗坏血酸
提高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数量的实验方法
2006年
目的:通过培养了解神经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着重从胎龄选择、优化分离和换液方法上提高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生长数量。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9在锦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雌性SD大鼠35只,每日做阴道细胞涂片,排卵期雌雄合笼,以出现精栓计为受孕第0.5天。分别于孕10.5,11.5,12.5,13.5,14.5,16.5,18.5d取出大鼠胚胎体,每时间点各5只。②通过采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不同胎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③换液首次采用分瓶法以后采用低速离心半量换液。④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神经干细胞特征性标志巢蛋白表达和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神经元微管组合蛋白2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结果:①胎龄为12.5d的胎鼠提取的神经干细胞集落最多,其次为13.5d。②在上述条件下培养及传代的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悬浮生长的呈巢蛋白阳性的神经球。③用血清诱导分化为大量表达微管组合蛋白2阳性的神经元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的神经胶质细胞。结论:考虑到生长因子在孕13~15d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故选择胎龄为13.5d胎鼠作为实验材料较为合适。通过采用机械分离和消化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和原液首次采用分瓶法显著提高了神经干细胞的培养数量,培养出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增殖能力,可分化为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
曹中伟曾倩马虹秦书俭
关键词:干细胞细胞分离细胞培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