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大中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原作
  • 2篇思想感情
  • 2篇屈原作品
  • 2篇感情
  • 2篇《九歌》
  • 2篇楚辞
  • 1篇登楼
  • 1篇心理
  • 1篇修饰
  • 1篇章句
  • 1篇招魂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意识
  • 1篇司马迁
  • 1篇奇士
  • 1篇屈原学
  • 1篇屈子
  • 1篇人格
  • 1篇人格美
  • 1篇作家

机构

  • 5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河南省社科院
  • 1篇西北师大
  • 1篇淮阴师范专科...

作者

  • 6篇曹大中
  • 1篇戴锡琦
  • 1篇汤漳平
  • 1篇崔富章
  • 1篇刘毓庆
  • 1篇赵逵夫
  • 1篇潘啸龙
  • 1篇萧兵

传媒

  • 3篇云梦学刊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1993
  • 2篇1991
  • 1篇1988
  • 1篇1987
  • 1篇198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登楼赋》——王粲弃刘归曹的信号与准备被引量:4
1987年
汉代及六朝的文人们,常有这样的现象,对于他们十分重视的题材,往往同时用不同的文学样式来表现,而不嫌其重复。如赵壹写《刺世嫉邪赋》时,于篇末又托秦客与鲁生作了两首抒发同样思想感情的五言诗。蔡琰于五言《悲愤诗》之外,又有《胡笳十八拍》。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之时并有诗,于《归去来兮辞》之外,又有《归园田居》诗,等等。王粲亦复如此,在他写了《七哀诗·荆蛮非我乡》之外,又写了抒发同样思想感情的《登楼赋》。
曹大中
关键词:《登楼赋》刘表故土奇士思想感情荆蛮
《怀沙》新解——怀沙即心伤被引量:1
1988年
《怀沙》是屈原肯定地作出了死的决定以后的作品,它表达了诗人四个方面的感情:(1)表示决不改变初衷。(2)伤痛不为时人理解。(3)感叹明主贤臣不能并世相遇。(4)决心以一死为后世树立榜样。全文思想悲痛深沉,感情低徊往复,再没有提及对君王的希冀,没有愤激之词,没有恼怒与慌乱。艺术上的思考也绵密精细,臻于完善。但屈原为什么要将这样一篇作品标名为《怀沙》,怀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曹大中
关键词:楚辞后汉书司马迁思想感情
楚辞学:现状与未来十人谈
1991年
为了推动楚辞研究的深入开展,我刊约请了十位从事楚辞研究的学者组织了这次笔谈,限于篇幅,我们对来稿略有删节。
萧兵赵逵夫戴志钧刘毓庆崔富章汤漳平曹大中潘啸龙江立中黄中模
关键词:楚辞学屈原学变态心理《楚辞章句》屈原作品古代作家
屈原的人格修饰美与庄周的人性天然美被引量:1
1991年
屈原与庄周,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巨人。他们的文学作品都惊采绝艳。所以如此,这与他们都具有鲜明的审美意识是有密切关系的。屈原在他的作品中,把可贵的事物的可贵特质、人的形体漂亮、最可爱的人以及他自己和国君称之为美。此外,屈原还提出了“美政”,反映了他对社会事物美的认识。他的审美意识表现得如此自觉,美的对象与内容包含得如此广泛,充实,后代的诗人是没有人能够与之相比的。庄周的审美意识如何呢?在《庄子》一书中。
曹大中
关键词:屈原作品审美意识人格美美政《九歌》
南楚巫文化与屈原被引量:5
1993年
一、巫必须对“巫”的内涵作出历史的科学的界定, 《说文》卷九·巫部说“巫”:“巫,祝也。”《说文》卷一示部说“祝”:一曰从兑省。《易》曰:兑为巫。“释”兑为“说”。段注:“说者,今之悦字。”王筠《说文句读》:“按《易》:兑,悦也,巫所以悦神也。”我国上古举行祭祀仪式必须由巫对神进行祝赞,故《说文》卷一示部说:“祀,祭主赞词眷。”上古巫师多由学识渊博,口才良好的人担任。《周礼》“凡有神仕者”郑注指“男巫有学问才智者也。”刘师培先生《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云:“古代祠祀之官,惟祝与巫。……盖古代文词,恒施祈祝,故巫祝之职,文词特工。”他又在《文章学史序》里说,“巫必善词”而“祝必工文”,“盖为巫者。能以口舌擅长,而为巫者多少女,故并取象于兑也。”
戴锡琦曹大中
关键词:巫文化屈子文章学刘师培《九歌》《招魂》
《桔颂》——屈原的绝笔被引量:4
1986年
屈赋哪一篇是绝笔?今昔学者聚讼纷纭,然不出《怀沙》与《惜往日》两篇。我认为这两篇还不是绝笔,真正的绝笔是《桔颂》。 大家认为屈原所说的“从彭咸之所居”是他死志的表白。除《渔父》外,他还有六篇谈到彭咸:《离骚》、《抽思》、《思美人》、《悲回风》、《惜往日》、《怀沙》。上列次序,除最后两篇外,多数人是一致的。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作品中所表现的屈原生死搏斗的精神矛盾与痛苦的发展历程,以考察确定他的最终绝笔。 《离骚》前半部分真实地回顾了他的从政生涯。他希望竭忠君王,但遭谗被谤,失去了信任。
曹大中
关键词:绝笔《惜往日》《悲回风》《离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