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国敬

作品数:288 被引量:976H指数:1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10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7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48篇关节
  • 96篇骨折
  • 54篇股骨
  • 47篇髋关节
  • 46篇膝关节
  • 45篇韧带
  • 37篇关节置换
  • 33篇手术
  • 33篇交叉韧带
  • 31篇关节镜
  • 30篇置换术
  • 30篇术后
  • 28篇全髋
  • 25篇髋关节置换
  • 25篇脱位
  • 25篇内固定
  • 21篇假体
  • 21篇骨折固定
  • 21篇固定术
  • 19篇全髋关节

机构

  • 246篇温州医学院附...
  • 40篇温州医学院
  • 16篇温州医科大学
  • 10篇浙江大学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上海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市应用数...
  • 1篇剑河县人民医...

作者

  • 288篇杨国敬
  • 119篇蔡春元
  • 107篇张力成
  • 64篇张雷
  • 62篇林瑞新
  • 56篇王伟良
  • 51篇汤呈宣
  • 47篇李永奖
  • 43篇董伊隆
  • 30篇林光锚
  • 30篇林利兴
  • 28篇刘敏
  • 25篇李琪
  • 22篇刘良乐
  • 22篇彭茂秀
  • 21篇陈文良
  • 21篇戴鸣海
  • 19篇谢秉局
  • 18篇姜刚毅
  • 18篇周德彪

传媒

  • 32篇中国骨伤
  • 18篇中医正骨
  • 11篇临床骨科杂志
  • 8篇浙江创伤外科
  • 7篇解剖学报
  • 7篇第七届全国创...
  • 6篇实用骨科杂志
  • 6篇中华创伤骨科...
  • 6篇2009年浙...
  • 5篇医用生物力学
  • 5篇中华手外科杂...
  • 5篇中华创伤杂志
  • 5篇中国中医骨伤...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4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华医学会手...
  • 3篇浙江中西医结...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临床解剖...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28篇2013
  • 34篇2012
  • 23篇2011
  • 35篇2010
  • 36篇2009
  • 30篇2008
  • 19篇2007
  • 12篇2006
  • 13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2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tryker钢板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
本文通过对关节内跟骨骨折病例的回顾性研究,介绍了采用Stryker钢板治疗距下关节内跟骨骨折的方法及结果,同时探讨了治疗过程中的手术要点.
王伟良杨国敬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固定
文献传递
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发生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对策(26例)
股骨头坏死是影响髋臼骨折手术效果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股骨头坏死大多出现在主后2年内。Letournel报告的坏死率是3.9%,matta的报告中,头坏死率为9%,而tile等的一组患者中头坏死率为18%。本组病例有3例患者...
王伟良杨国敬周德彪林正秋
胫神经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的显微解剖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胫神经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2具(23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下肢标本.解剖并测量胫神经各肌支的长度、直径、发出点至腓骨小头水平截面的距离(位置)和腓深神经近端的直径:模拟神经移位并测量各肌支的发出点至腓骨颈的距离。结果胫神经趾长屈肌支、躅长屈肌支和比目鱼肌浅支的平均长度分别为(95.70±13.40)mm、(96.90±13.60)mm和(73.60±12.00)mm,平均直径分别为(0.63±0.16)mm、(0.65±0.20)mm和(1.56±0.26)mm;腓深神经近端的平均直径为(2.54±0.26)mm。所有标本的胫神经趾长屈肌支和躅长屈肌支以及22侧(95.7%)标本的比目鱼肌浅支在长度上能够直接移位至腓骨颈处的腓深神经。胫神经的其他肌支均没有足够的长度直接移位至腓骨颈水平。结论实验证实胫神经肌支移位修复腓深神经在解剖学上可行。综合考虑神经的长度、直径以及手术操作难易度,比目鱼肌浅支是移位的最佳供体神经。
李明恒张力成陈维波杨国敬邱海胜张雷彭辉煌吴建伟
关键词:胫神经腓深神经神经移位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X线测量与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位置,为临床中ACL解剖重建时隧道角度选择及术后股骨隧道的评估提供放射学数据.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保留膝关节上下至少20 cm,排除关节明显退变、畸形及关节损伤的标本.男13例,女17例,其中左侧11例,右侧19例,年龄24 - 65岁,平均(37.3±5.2)岁.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AMP)解剖重建ACL股骨隧道,并用克氏针标记.拍摄X线侧位片,描述股骨隧道外口的位置;分别拍摄X线正侧位片,测量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膝关节线夹角和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股骨干长轴的夹角.结果:在股骨侧位片上,股骨隧道外口均落在所画的矩形外,股骨隧道外口位于股骨外上髁近端(3.16±2.51)mm,前方(4.25±2.16)mm.在股骨正位片上,α角为(49.5±4.6)°,在股骨侧位片上β角为(31.3±3.1)°.结论:ACL解剖重建股骨隧道外口并不干扰膝关节后外侧角的重建;屈膝120°,经AMP入路ACL解剖重建,能钻取在矢状面、冠状面上令人满意的角度.
钱约男董伊隆姜刚毅姜文辉赵章伟蔡春元杨国敬
关键词:膝关节股骨隧道X线
骨质疏松椎体经皮骨移植增强的有限元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利用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松质骨粒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增强后对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椎体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取青壮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为L1-L2,建立L1-L2的三维脊柱功能单位的骨质疏松有限元模型。模拟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过程在L2椎体中分别置入松质骨粒和PMMA,分析轴向压缩、前屈和后伸3种加载状态下手术前后治疗节段和相邻非治疗节段椎体应力和应变的变化。结果:松质骨粒和PMMA均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极小,但治疗节段椎体增强区域的应力增加和应力分布变化明显。结论: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表明两种材料均增强治疗节段的总体强度和刚度水平,有利于椎体功能的重建。但松质骨粒的增强对恢复治疗节段内部的应力水平要优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余斌峰杨国敬吴立军蔡春元王继松张力成
关键词:椎体骨质疏松有限元分析应力
经皮微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4例,切开复位后分别采用经皮微创加压钢板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进行内固定,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随访时间、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9,P=0.263;t=1.167,P=0.256;t=1.459,P=0.159;t=0.675,P=0.503;Z=0.000,P=1.000)。经皮微创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术后并发髋内翻畸形2例,肢体短缩1例;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内固定组术后并发肺栓塞1例,髋内翻畸形2例,步态改变1例,肢体短缩1例;所有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结论:经皮微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之一。
王伟良刘敏杨国敬潘展鹏谢秉局林光锚
关键词:髋骨折
单入路空心钉治疗股骨内髁后部骨折
目的探讨单入路空心钉治疗股骨内髁后部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股骨内髁后部骨折患者均行单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本组患者均使用单入路空心钉治疗,按照Letenneur等的Hoffa骨折术后...
刘敏蔡春元张力成杨国敬
关键词:股骨髁冠状面骨折空心钉
文献传递
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
目的:探讨DHS、DCS、CHSDH、Gamma钉四种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和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37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男性158例,女性212例.其中采用...
林利兴张雷杨国敬郑进佑张力成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手术老年人骨折
文献传递
前交叉韧带股骨侧移植物的止点和角度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止点定位和隧道角度与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行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的47例患者,男32例,女15例;年龄19~51岁,平均35.3岁。在末次随访时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以下指标:移植物在股骨止点上的位置,股骨隧道在冠状面与内、外髁连线及矢状面与股骨干轴线的夹角。根据IKDC评分,38例>90分,9例<90分。通过对两组的比较,分析各项指标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结果:IKDC评分>90分的38例股骨止点位于Blumensaat线后16.21%~53.82%,平均(29.73±4.31)%;<90分的9例股骨止点位于Blumensaat线后27.18%~72.34%,平均(46.61±3.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分的38例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膝关节线夹角33°~67°,平均(49.5±4.72)°;<90分的9例41°~81°,平均(67.6±3.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分的患者股骨隧道中心线与股骨干长轴的夹角11°~45°,平均(31.3±5.12)°;<90分的9例为23°~56°,平均(41.2±5.6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止点定位和隧道角度与术后膝关节功能关系密切,故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时应尽量选择前内侧入路解剖重建。
董伊隆蔡春元姜刚毅蔡文辉陈文良黄益奖杨国敬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膝关节股骨
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固定界面骨整合力学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假体粗糙面和界面压配下,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假体固定界面初始稳定性以及对骨长入,继发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imics软件模拟髋关节置换术重建人工髋关节三维可视化模型。构建假体柄-骨界面摩擦系数为0、0.15、0.40及1.00,代表不同的假体表面粗糙程度;根据实际操作,构建假体柄-骨界面压配为0、0.01、0.05及0.10 mm,选择人体45%步态相模拟人体攀爬楼梯工况,计算并比较骨-假体界面的微动以及相对应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界面压配为0.05 mm情况下,摩擦系数为0、0.15、0.40和1.00相对应的假体-骨界面正向压力分别为230、231、222和275 MN,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正向压力总体趋势变化不大;界面的相对滑移量分别为0.529、0.129、0.107和0.087 mm,表明两界面之间的相对滑移量不断减少。摩擦系数为0.40情况下,界面压配为0、0.01、0.05及0.10 mm相对应的假体-骨界面摩擦力分别为56.0、67.7、60.4和49.6 MN,界面的相对滑移量分别为0.064、0.062、0.043和0.042 mm,说明随着压配量的增加,股骨假体与骨通道之间的正向压力呈下降趋势,摩擦力在压配量为0.01 mm时达到最大值,界面之间的相对滑移量则不断减少。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和骨组织之间存在骨改建、骨整合的动态过程,其程度决定了假体的远期使用效果。骨-假体界面的间隙和摩擦系数是决定骨假体界面骨整合的关键因素。
李永奖张力成张美超杨国敬林瑞新蔡春元钟世镇
关键词:股骨骨整合有限元分析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