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西林 作品数:39 被引量:178 H指数:7 供职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肝癌中表达与作用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h REBP)在肝癌(HCC)中的表达与生物学作用。方法:分别用q RT-PCR、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73例HCC组织与癌旁组织以及多种HCC细胞系与正常肝细胞系中Ch REBP的m RNA与蛋白表达;观察si RNA干扰Ch REBP表达后,HCC细胞周期、凋亡以及增殖的变化。结果:Ch REBP的m RNA与蛋白表达在HCC组织中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在所有HCC细胞系中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细胞系(均P<0.05)。干扰Ch REBP表达后,HCC细胞发生明显G1-S期阻滞、细胞增殖明显降低(均P<0.05),但细胞凋亡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Ch REBP在HCC中表达升高,且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从而在HCC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耿西林 张煜 李晖 郑伟 张智勇 海军 杜立学关键词:细胞周期 细胞增殖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胆囊肿瘤性息肉发生的预测模型 2025年 目的探讨胆囊肿瘤性息肉发生相关因素,并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胆囊肿瘤性息肉预测模型。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8月在11家医疗中心行胆囊切除术的745例胆囊息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286例,女459例;年龄18~80岁,中位年龄46岁。胆囊息肉长径为10~15 mm,中位直径11 mm。胆囊肿瘤性息肉发生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或Mann-Whitney U检验。根据患者入院时间不同分为训练集(588例)和测试集(157例),训练集用于随机森林预测模型的构建,测试集用于预测模型验证。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及混淆矩阵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中非肿瘤性息肉者占87.2%(650/745),其中胆固醇息肉518例,炎性息肉55例,腺瘤样增生47例;肿瘤性息肉占12.8%(95/745),其中胆囊腺瘤83例,T1期胆囊癌12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息肉数量、息肉长径、息肉短径、基底情况、息肉部位、回声强度与胆囊肿瘤性息肉发生有关(χ^(2)=20.675,Z=-4.694,Z=-2.595,χ^(2)=6.692,Z=3.935,Z=-2.690;P<0.05)。基于胆囊肿瘤性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重要度排序结果构建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AUC分别为0.79、0.69,敏感度分别为0.74、0.63,特异度分别为0.75、0.68。基于胆囊肿瘤性息肉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混淆矩阵分析,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75%、68%。结论胆囊肿瘤性息肉发生与息肉个数、息肉大小、息肉基底情况、息肉部位、回声强度等具有明显相关性,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有助于胆囊肿瘤性息肉的识别,为胆囊息肉患者的外科诊疗及随访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李起 豆明辉 贾蓬勃 王新团 雷达 李军辉 杨瑞 杨成林 张小弟 郝琪伟 耿西林 张煜 刘益民 郭智华 姚春和 王天翊 蔡志强 司书宾 杨文彬 耿智敏 张东关键词:胆道良性疾病 胆囊息肉 胆囊切除术 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破裂出血的预后评价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手术切除治疗对原发性肝癌肝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肝破裂患者32例,其中,8例左外叶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2例右半肝切除,2例不规则切除,6例缝合止血(术后行肝动脉插管化疗),4例缝合后结扎肝动脉,4例局部填塞或大网膜覆盖,术后开展随访,记录患者生存及治疗情况,随访截止时间2015年8月31日。结果 32例患者术后均未再次手术治疗,6例单纯缝合止血者中,3例于术后5-7天因再出血死亡,另外3例生存时间分别为87天、101天、119天;4例局部填塞或大网膜覆盖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95天、112天、157天、173天;4例缝合后结扎肝动脉者的生存时间分别为98天、147天、242天、267天;18例行手术切除者,最短生存183天,最长生存3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8.89%(7/18)、16.67%(3/18)、0%。结论手术切除是原发性肝癌肝破裂出血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但临床中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经济及治疗需求情况选择治疗。 郑伟 张智勇 常虎林 海军 耿西林 杜立学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肝破裂 手术切除 预后 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对肝癌细胞糖代谢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c-related protein 1,DRP1)在肝癌细胞糖代谢重编程中的作用。方法(1)siRNA下调肝癌细胞SNU-739中DRP1表达后,检测对肝癌细胞葡萄糖摄取与乳酸产生的影响,以明确DRP1对肝癌细胞糖酵解的调控作用。(2)siRNA下调肝癌细胞SNU-739中DRP1表达后,检测对肝癌细胞氧耗速率与ATP产生的影响,以明确DRP1对肝癌细胞氧化磷酸化的调控作用。(3)siRNA下调肝癌细胞SNU-739中DRP1表达后,利用质谱检测对糖酵解与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1)下调DRP1可显著抑制肝癌SNU-739细胞的葡萄糖摄取(siCtrl:si-DRP1#1:si-DRP1#2=1.000±0.069:0.417±0.032:0.400±0.040;F=141.400,P<0.001)与乳酸产生(siCtrl:si-DRP1#1:si-DRP1#2=1.000±0.050:0.327±0.040:0.310±0.036;F=256.700,P<0.001)。(2)下调DRP1可激活肝癌SNU-739细胞的氧耗速率(siCtrl:si-DRP1#1:si-DRP1#2=1.000±0.069:1.623±0.081:1.591±0.046;F=81.720,P<0.001)与ATP产生(siCtrl:si-DRP1#1:si-DRP1#2=1.000±0.062:1.813±0.093:1.850±0.070;F=119.200,P<0.001)。(3)下调DRP1后,肝癌SNU-739细胞中糖酵解中间产物葡萄糖、丙酮酸与乳酸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01),而三羧酸循环关键产物柠檬酸、延胡索酸与苹果酸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DRP1通过激活糖酵解并抑制氧化磷酸化而促进肝癌细胞的糖代谢重编程。 耿西林 张颖 李浩 张煜 常虎林关键词:线粒体 糖酵解 肝癌 己糖激酶2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己糖激酶2(HK2)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川。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73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K2的表达。小十扰RNA(siRNA)干扰HK2的表达后,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运动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blot检测肝癌细胞中调控上皮间质转化(EMT)关键分子E-cadherin、ZO-1、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分析HK2在肝癌细胞EMT中的调控作用。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肝癌及癌旁组织中HK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39±3.40和2.16±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NA干扰HK2的表达后,肝癌细胞的相对迁移距离由1.00±0.54下降至0.56±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侵袭数南(345±42)个下降至(215±34)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上皮细胞标志物E-eadherin和ZO-1的表达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物N-cadhefin和vimentin的表达下调。结论HK2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升高,通过促进细胞EMT过程而促进肝癌转移。 耿西林 龙卫红 海军 张煜 郑伟 张智勇 杜立学关键词:肝肿瘤 己糖激酶 肿瘤转移 上皮间质转化 胆道探查术中胆总管下端穿通伤15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回顾性分析15例在胆道探查术中发生胆道下端穿通伤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为术中发现,行胆总管T形管引流并十二指肠侧后腹膜间隙引流,平均住院16d,均痊愈;6例为术后发现,4例再次手术引流,住院8—12周痊愈,2例因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胆道穿通伤于术中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充分引流,可获痊愈;术后早期发现,施以有效引流也可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杜立学 张煜 吴武军 耿西林 李晖 刘青光关键词:胆总管疾病 胆道外科手术 胆囊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2015年 目的:探讨胆囊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胆囊癌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3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802例胆囊癌患者资料,并以同期收治的815例非胆囊癌患者(排除与研究变量有明显相关的人群及病种)为对照,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胆囊癌发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选择自变量后,再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70岁)、职业(农民)、体质量指数(≥27)、生育次数(≥3次)、绝经年龄(〉50岁)、血型(A型)、胆囊结石及慢性胆囊炎病史是胆囊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以上因素可供临床结合具体病例参考,以利于胆囊癌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 徐建庆 陈晨 宋虎伟 耿西林 赵亚玲 王林 耿智敏关键词:病例对照研究 MFN1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mito-fusion 1)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采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15对肝癌转移灶组织与原发灶组织中MFN1的表达,以明确肝癌转移时是否伴有MFN1表达的改变。2).采用si RNA (small interference RNA)下调肝癌细胞中MFN1的表达后,提高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其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MMP1)、MMP2、MMP7及MMP9的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肝癌转移灶组织中MFN1表达显著低于原发灶组织(P<0.05)。2).下调MFN1表达后,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升高,MMP7的表达显著增加,而MMP1、MMP2与MMP9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线粒体融合蛋白MFN1在肝癌转移组织中表达显著降低,可能通过激活MMP7表达,促进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耿西林 常虎林 张煜 海军 张智勇 郑伟 杜立学关键词:线粒体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肝癌 肝胆外科专用引流冲洗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肝胆外科专用引流冲洗装置,包括引流道、清洗箱和定位机构,清洗箱内部设置有引流层,引流层的一端与定位机构相卡接,引流道相对两侧的内壁之间开设有滑动槽,定位机构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 常虎林 张煜 耿西林 海军 杜立学文献传递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Ⅰ型Mirrizzi综合征10例 2010年 杜立学 吴武军 张煜 耿西林 刘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