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仇方道

作品数:130 被引量:2,001H指数:23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经济管理
  • 24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历史地理
  • 5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城市
  • 12篇县域
  • 10篇可持续发展
  • 9篇都市
  • 9篇都市圈
  • 9篇徐州都市圈
  • 9篇影响因素
  • 8篇协调发展
  • 8篇产业结构
  • 7篇生态
  • 7篇时空分异
  • 7篇区域经济
  • 5篇东陇海
  • 5篇环境协调发展
  • 4篇东陇海产业带
  • 4篇适应性
  • 4篇统筹
  • 4篇能源
  • 4篇区域分异
  • 4篇主体功能区

机构

  • 68篇徐州师范大学
  • 58篇江苏师范大学
  • 26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南京特殊教育...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3篇吉林省城乡规...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129篇仇方道
  • 32篇朱传耿
  • 19篇佟连军
  • 10篇沈正平
  • 9篇张纯敏
  • 9篇单勇兵
  • 8篇马晓冬
  • 6篇马随随
  • 5篇李名升
  • 5篇渠爱雪
  • 5篇杨如树
  • 5篇孟召宜
  • 5篇唐晓丹
  • 4篇郭付友
  • 4篇袁荷
  • 4篇陈永生
  • 4篇金娜
  • 4篇姜萌
  • 3篇张春丽
  • 3篇王振波

传媒

  • 15篇地理科学
  • 13篇江苏师范大学...
  • 11篇经济地理
  • 10篇国土与自然资...
  • 6篇地理研究
  • 6篇人文地理
  • 5篇地域研究与开...
  • 5篇云南地理环境...
  • 4篇徐州师范大学...
  • 4篇世界地理研究
  • 4篇地理与地理信...
  • 3篇经济师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中国地理学会...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5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8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陇海产业带地区PRED系统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区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在区域PRED系统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1990~2003年东陇海产业带地区PRED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变化趋势是非一致性、非同向性的;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该区域PRED系统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该区域PRED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4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综合表征,其中经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建立PRED系统的综合决策机制,构建系统配套的PRED系统综合政策框架体系,是促进该区域PRED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仇方道潘新春
关键词:PRED系统东陇海产业带
基于县域尺度的淮海经济区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被引量:9
2008年
基于淮海经济区1995、2000、2005年的县域经济发展数据和图形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对淮海经济区近10年的经济发展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析了淮海经济区近十年的经济发展出现的趋势,表明淮海经济区各县域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区域内部出现了极化现象,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低发展水平县域的数量占县域总数的66%,且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区域出现了东西分化现象;区域发展核心轴线逐步形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区域内部交通干线对经济区经济发展起到了带动作用,交通网络的形成可以促进区域差异的缩小。
张振兴仇方道
模拟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随着国内情境教育的深入开展,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模拟情境教学作为情境教学的类型之一,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针对目前在高中地理课堂的模拟情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提高模拟情境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效果。
石蓓蓓仇方道傅臻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性
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苏北五市发展条件评价被引量:2
2012年
运用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以全国为参照标准对苏北5市2000~2009年的相对资源人口、经济承载力进行计算,并将其计算结果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连接,分析得出:徐州面临人口、经济双重超载的问题,应划为优化开发区,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4市则表现出人口超载、经济在满载周围波动发展的状态,均应划为重点开发区。降低人口压力是整个地区共同面临的任务。同时徐州还应注重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地区经济朝集约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4市则要大力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壮大自身经济规模,努力构建地区经济的集群发展模式。
马随随朱传耿仇方道
关键词:相对资源承载力主体功能区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转型异质性及其工业结构解析被引量:8
2020年
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是工业结构的主要反映,而工业结构转型往往引起该类城市功能的演化。本文采用区位偏远度、熵权-TOPSIS等方法,研究了2005-2016年中国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的异质性特征及其演化路径,探讨工业结构对其城市功能演化的促动作用。结果表明:①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持续完善,但各子功能协同演化格局尚未形成,资源开采功能显著衰退,科教创新、金融商贸功能不断强化,尤以工业制造和集聚辐射功能差异显著。②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整体上呈现向"生态保障-工业制造"引领下的多元化演化趋势,但演化路径异质性明显。其中成熟型城市功能呈多元均衡演化态势;发展型城市呈向资源开采、集聚辐射"双主导"功能态势演化;初始型城市则呈向非均衡的多功能主导演化趋势。③工业结构转型异质性是驱动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演化路径差异的重要动力,工业结构的多元化、高级化、绿色化、服务化水平越高,再生性资源型城市功能多元综合性越强。城市功能演化又影响着工业结构转型快慢,综合功能强的城市工业结构高级化程度较高,反之较低。
郑紫颜仇方道仇方道张春丽李彩李雪
江苏省沿江经济带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互动发展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文章在分析江苏省域内沿江经济带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背景和经济差距的基础上,采用定量模型对两大经济带之间经济联系进行了科学判断,并构建了沿江经济带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互动发展框架体系,同时提出了两带互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李晓蕴朱传耿仇方道
关键词:沿江经济带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互动发展
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36
2003年
县级区域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基本行政地域单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贯彻执行的基本组织者和管理者。文章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通过对江苏省新沂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反映出该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合理,评价方法简便实用,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仇方道
关键词: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协调度
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以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工具,从定量和定性两个层面,分析了淮海经济区358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A级旅游景区呈凝聚型空间分布;空间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区域总体特征、两纵三横的轴线特征和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从具体景区分布看,沿海沿河地区、铁路沿线地区以及连云港、徐州、枣庄、济宁和泰安等主要城市A级旅游景区分布密度较高.根据景区空间分布特征,从旅游资源、交通、经济和区位等因素对成因及空间结构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
周慧慧史春云仇方道冯亮孙勇
关键词: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
基于基尼系数的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其机制被引量:17
2009年
通过对基尼系数内涵的扩展,提出了经济—环境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而计算出了经济—环境协调度,并对协调度进行分解,以探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环境协调程度在1996—2006年间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经济发展因素对协调度的贡献大于经济存量因素,环境要素中与污染物相关的因素贡献较大;经济在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东部地区在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下环境建设水平迅速提高。
李名升佟连军李治仇方道
关键词:协调度经济-环境系统
论我国经济地理学对发展观演变的响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树立和落实了平衡发展观、重点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观的演变,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也在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既是我国经济地理学的首要任务,也是...
朱传耿仇方道渠爱雪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科学发展观
文献传递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