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强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桡动脉途径行改良球囊挤压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 2009年
-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应用改良球囊挤压支架术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可行性及成功率。方法经桡动脉途径造影证实血管病变处有直径>2.5 mm分支,分支起始部有>70%狭窄的患者17例,应用改良球囊挤压支架术治疗分叉病变,观察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斑块移位及球囊对吻扩张成功率和随访效果。结果分叉病变中均成功植入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15例患者行同步对吻球囊技术进行后扩张,术后前向血流均为TIM IⅢ级,所有患者未发生边支急性闭塞、支架内血栓、心源性休克、死亡等并发症。结论冠心病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经桡动脉途径通过6 F或7 F指引管完成改良球囊挤压支架术可获得满意结果,支架间隙小或无,再狭窄率低。
- 周鹏李志樑刘映峰严全能付强肖华陈文忠
- 关键词:桡动脉分叉病变
- 冠心病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功能及依那普利干预效应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影响。方法分离CHD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介素4(rhIL4)培养条件下制备DC。CHD患者的DC并加以依那普利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结果与正常人比较,CHD患者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84.1±2.6vs59.2±10.0,P<0.001),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1.3±0.2vs0.7±0.2,P<0.001),CD86的表达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1);培养基中依那普利终浓度分别为1,10,100ng/mL时,CHD患者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75.3±5.1,66.9±4.1,58.8±5.3比84.1±2.6,P<0.001),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下降(A值分别为1.0±0.2,0.8±0.2,0.7±0.1比1.3±0.2,P<0.001)。结论CHD患者DC处于激活状态,DC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病。ACEI对CHD患者DC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 吕永恒李志樑刘映峰吴宏超叶文胜严全能付强
- 关键词:冠心病树突状细胞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
- 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120例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老年(≥60岁)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胶囊)和心理疏导进行干预,同时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绪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有53例治愈,总有效率为88.3%,与对照组的37例(6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SDS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口服抗抑郁药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庄伟强付强
- 关键词:冠心病抑郁症临床疗效
- 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及坏死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不同浓度尼古丁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及坏死的影响。方法用CD34以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HUVECs。通过3种不同浓度的尼古丁(3、30、300 ng/ml)刺激HUVECs 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及坏死率。结果低浓度尼古丁促进细胞凋亡最强,而随着尼古丁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反而逐渐降低,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随着尼古丁浓度增加,细胞坏死率也日益增多,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坏死率与尼古丁浓度呈正相关(r=0.675)。结论尼古丁对HUVECs凋亡的影响具有浓度依赖性,细胞坏死率与尼古丁浓度呈正相关。
- 黄波严全能付强杜江李志樑
- 关键词:尼古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意义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浓度,探讨其诊断冠心病的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非冠心病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33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浆中MCP-1、组织因子(TF)的浓度。结果:①血浆中MCP-1、TF的浓度均为:非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均P<0.05)。②血浆中MCP-1的浓度与患者的性别、吸烟、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和糖尿病、TG、HDL-C、尿素氮、肌酐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与年龄、体质指数、TC、LDL-C、尿酸、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TF呈正相关性(均P<0.05)。③以血浆中MCP-1的浓度作为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指标,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CP-1的诊断价值较大,曲线下面积0.939(P<0.05),最佳临界值为320.5ng/L,其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是86.7%和88.0%。结论:血浆中MCP-1在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理想指标。
- 张如卉李志樑付强李干吴宏超刘映峰
- 关键词:冠心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 尼古丁对载脂蛋白E^(-/-)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尼古丁刺激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变化及对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8周龄雄性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C57BL6J小鼠共1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腹膜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d)、低尼古丁组[腹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尼古丁0.5mg/(kg·d)0.1mL]、高尼古丁组[腹膜下注射生理盐水稀释的尼古丁2.0mg/(kg·d)0.1mL],每组6只,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改变及对ApoE-/-小鼠的主动脉根部行病理切片及HE染色。结果 12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高尼古丁组粥样斑块面积增大[(0.304±0.055)、(0.406±0.079)比(0.221±0.064)mm2],调节性T细胞/CD4值降低[(9.06±0.50)%、(6.99±1.52)%比(12.30±2.06)%,均P<0.05]。粥样斑块面积与调节性T细胞/CD4值呈负相关(r=-0.739,P=0.001)。结论尼古丁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可能与尼古丁减少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相关。
- 黄波严全能付强杜江李志樑
- 关键词:尼古丁调节性T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 组织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组织因子(T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影响,探讨TF对MCP-1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及10、100、103、104 ng/L的TF处理组,对照组加入生理盐水,4个处理组分别加入相应浓度的组织因子,分别采用ELLSA法和RT-PCR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和MCP-1 mRNA的表达。结果 ELLSA和RT-PCR的检测结果显示各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均有MCP-1、MCP-1 mRNA表达,MCP-1和MCP-1 mRNA的表达水平为对照组<10 ng/L组<100 ng/L组<103 ng/L组<104 ng/L组(均P<0.05)。结论 TF呈浓度依赖性的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MCP-1的表达。
- 张如卉李志樑付强李干吴宏超刘映峰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 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模型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与尼古丁的刺激
- 2012年
- 背景:研究表明尼古丁可以诱导动脉粥样硬化,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尼古丁刺激下,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与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的关系。方法: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腹膜下注射2种不同剂量的尼古丁[2mg/(kg·d)及0.5mg/(kg·d)]12周,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动脉粥样斑块的病理变化。结果与结论:尼古丁干预12周后,低剂量尼古丁组的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尼古丁组的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及低剂量尼古丁组(P<0.05)。高剂量尼古丁组的血管狭窄程度最严重,低剂量尼古丁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低剂量尼古丁组及高剂量尼古丁组的斑块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尼古丁组的斑块个数与低剂量尼古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管狭窄率与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呈负相关(r=-0.920,P=0.000)。结果提示尼古丁刺激增加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量,这种作用可能与尼古丁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相关。
- 黄波杜江严全能付强李志樑
- 关键词:尼古丁转化生长因子Β1动脉粥样斑块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
- 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数量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干预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以及细胞因子分泌增加。实验拟进一步验证阿托伐他汀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和CD4+CD28+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选择2006-03/2006-07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例。患者对治疗均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急性冠脉综合征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不稳定心绞痛1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10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在随访的6个月中,除按照入院前冠心病治疗常规服用阿司匹林、玻立维、硝酸酯类等药物外,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1次/d,持续服用到随访日期。采用ELISA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以及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D4+CD28+T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3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阿托伐他汀治疗前后对比,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清以及培养的单个核细胞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01),而稳定性心绞痛组无明显变化(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01),稳定性心绞痛组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促炎症细胞因子以及外周血CD4+CD28+T淋巴细胞的数量接受阿托伐他汀干预可下调。
- 钟文亮李志梁刘映峰付强菅颖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T淋巴细胞阿托伐他汀
- α-硫辛酸对兔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α-硫辛酸(alpha-lipoic acid,α-LA)对高脂血症新西兰兔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根据不同喂养方案分为正常组、造模组、硫辛酸组,然后分别检测各组兔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2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造模组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硫辛酸组的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造模组(P<0.01),HDL-C无明显变化(P>0.05)。造模组的SOD和NO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而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硫辛酸组的SOD和NO含量高于造模组(P<0.01),而MDA含量显著低于造模组(P<0.01)。结论:α-LA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超氧阴离子,降低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
- 王世祥吴宏超季爱民车瓯丁明学刘磊宋旭东付强缪绯
- 关键词:氧化性应激硫辛酸内皮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