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奇 作品数:42 被引量:190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与导管癌的预后比较——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分析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 :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PC)与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 IDC)的预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乳腺癌数据库内IMPC与IDC病人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案及随访资料。采用PSM均衡组间混杂因素,比较匹配后两组预后差异,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有111例IMPC及2 865例IDC病人。IMPC组雌激素受体阳性、孕激素受体阳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淋巴结转移、乳房切除及内分泌治疗比例明显高于IDC组(均P<0.05)。IMPC组无乳腺癌生存(breast cancer-free interval, BCFI)率显著低于IDC组(P=0.022)。两组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经PSM匹配109对病人,匹配后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BCFI率及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3枚是BCF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条件匹配情况下,IMPC和IDC组预后相似,转移淋巴结>3枚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园园 叶欣 汤永喆 王杰 何奇关键词:乳腺癌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浸润性导管癌 预后 真空辅助活检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7年 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乳腺病灶在非常微小时就能被检查发现。以往对于乳腺病灶的活检,局限于切除活检以及穿刺活检,包括核芯针穿刺活检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对于微小病灶来说,由于定位困难,切除活检会留下明显瘢痕,而穿刺活检又可能取材不足,无法准确诊断病变,因此对于医师及病人来说很难选择。Burbank等[1]成功研制出真空辅助活检系统,一举解决了上述问题,从而更利于乳腺疾病的诊治。 徐婷 何奇关键词:乳腺 Ki-67、C-erbB-2、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分析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C-erbB-2、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6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组织中Ki-67、C-erbB-2、P53蛋白与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C-erbB-2和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9.9%、63.4%和57.1%,三者的表达率均与患者年龄、肿瘤直径无相关性。Ki-67及C-erbB-2与肿瘤的TNM分期及脉管浸润程度显著相关(P<0.01),C-erbB-2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1),Ki-67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间无相关性(P>0.05)。同时,Ki-67、C-erbB-2的阳性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1);P53的表达与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间均无相关性。Ki-67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P53与Ki-67的表达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Ki-67、C-erbB-2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指标,而联合检测更有助于乳腺癌临床分期评估。 杨莉 何奇 王啸 胡修全关键词:KI-67抗原 C-ERBB-2蛋白 P53蛋白 TEC-NX方案与TEC方案在局部晚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比较TEC-NX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长春瑞滨+卡培他滨)与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15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腋窝淋巴结转移≥4 枚的5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8岁,范围29~63岁。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TEC-NX组(n=23)和TEC组(n=35),其中TEC-NX组患者使用TEC-NX方案化疗,TEC组患者使用TEC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3年无病生存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及发热等不良反应的差异。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TEC-NX组患者的3 年总生存率为91.3%,而TEC组为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5)。TEC-NX组患者的3 年无病生存率为73.9%,而TEC组为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TEC-NX组患者Ⅲ度或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病率为26.0%,显著低于TEC组(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TEC-NX组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病率为91.3%,与TEC组患者(93.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3)。TEC-NX组患者发热的发病率为17.4%,与TEC组患者(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结论在局部晚期乳腺癌辅助化疗中,TEC-NX方案与TEC方案相比,并不能提高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但TEC-NX方案可显著降低Ⅲ度或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病率。 王志威 魏敏 王杰 杨莉 邵玉国 籍敏 何奇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乳腺微创术后局部压迫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腺微创术后局部压迫止血装置,由松紧肩带、前胸壁壁板、后胸壁壁板、前胸壁织物、后胸壁织物和金属压力环组成,所述的松紧肩带一端连接在前胸壁壁板外廓上,另一端连接在与前胸壁壁板外廓相对应的后胸壁壁板外廓上;... 王杰 王玉东 许泓 高泳涛 何奇 田福举 饶琳文献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NAC)前后ER、PR表达变化与NAC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到2017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行蒽环类联合紫杉类NAC后肿瘤未达到pCR的127例HER-2阴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NAC前后肿瘤组织中ER、PR的表达。分别按照核染色比例≥1%、>10%和>20%来定义ER、PR阳性,判断NAC前后ER和PR的表达状态,两者完全一致为一致组,否则为差异组。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一致组和差异组的临床病理特征,t检验或秩和检验比较2组的肿瘤缓解率。进一步分析差异组中ER、PR的变化状态,分为ER阴转阳、ER阳转阴、PR阴转阳和PR阳转阴4个亚组,采用方差分析对3种标准下4个亚组的肿瘤缓解率进行比较。结果以1%为界值,一致组与差异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0)。以10%为界值,2组在PR表达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7,P=0.029)。以20%为界值,差异组中腋窝淋巴结转移、ER、PR阳性及三阴性乳腺癌的比例更高(χ^(2)=5.572、8.683、11.724、4.686,P=0.018、0.003、0.001、0.030)。以1%为界值,一致组和差异组的肿瘤缓解率分别为(35.9±26.8)%、(46.8±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P=0.032)。以10%及20%为界值,一致组和差异组的肿瘤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_(25),P_(75)):37.3(21.4,53.6)%比38.5(26.8,54.7)%,Z=0.446,P=0.656;39.1(22.7,55.1)%比39.5(27.3,56.9)%,Z=0.548,P=0.584]。在核染色比例≥1%、>10%和>20%3种标准下,4个亚组肿瘤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380、1.890、1.970,P=0.266、0.146、0.131)。结论当ER、PR以核染色比例≥1%为阳性标准时,NAC后ER或者PR状态变化的乳腺癌患者有望获得更高的肿瘤缓解率。NAC后ER、PR状态的不同变化并不会对NAC的疗效产生影响。 陈圣 朱明华 黄焰 王怀涛 何奇关键词:乳腺肿瘤 新辅助治疗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转移的发生风险影响因素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本研究就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确诊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145例进行研究,包括Luminal A型62例和Luminal B型83例。收集研究独享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信息以及临床特征,并收集潜在相关影响因素信息进行分析讨论。计学处理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结果本研究中,Luminal A型组62例患者,Luminal B型组83例患者,两组年龄分布未见差别。Luminal A型组有16.13%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Luminal B型组有39.76%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Luminal B型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比例更高(P<0.01)。检测Luminal B型组患者HER-2表达状态结果提示总表达阳性率为21.69%;其中表达阳性的比例在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的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的患者,HER-2阳性表达的比例分别为30.30%和16.00%(P<0.01)。年龄分布上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患者无论是否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均未见两型患者间的年龄差异;但是在Luminal B型组患者内部,未见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大于等于50岁的比例高于转移组患者;反之年龄小于50岁的比例低于转移组患者。组织学分级中Ⅰ级患者的比例在Luminal A型组为20.00%,高于Luminal B型组的9.09%(P<0.01);Ⅲ级患者比例在Luminal B型组为30.30%,高于Luminal A型组的20.00%(P<0.05);在Luminal A型组内部,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组织学分级Ⅱ和Ⅲ级的分布比例高于未转移者,而Ⅰ级的分布比例低于未转移者(P<0.01);在Luminal B型组内部分布趋势也是如此。Luminal A型和Luminal B型患者肿瘤大小分布未见差别,且均表现出2~5 cm大小的肿瘤在未见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比例较高(P<0.01)。对可能影响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潜在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与Luminal A型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存在正相关的因素为病� 徐国萍 何奇 邵玉国 籍敏关键词:乳腺癌 分子分型 腋窝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不同年龄范围界定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年龄范围界定下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诊治并行手术治疗的年龄≤40岁的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277例。以35岁为界限,将患者分为≤35岁组和>35且≤40岁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差异,包括细胞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表达、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Ki-67表达、脉管内癌浸润程度、病理分期及分子分型,并对2组患者的预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5岁患者与>35且≤40岁患者在细胞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ER表达、PR表达、HER2表达、Ki-67表达、脉管内癌浸润程度、病理分期及分子分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岁患者与>35且≤40岁患者的3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分别为89.66%和95.03%,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各个分子分型中,2组患者的3年DFS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Cox模型分析显示,脉管内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5且≤40岁的乳腺癌患者与≤35岁的乳腺癌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应给予同样的治疗策略。 叶欣 周晓云 杨莉 王杰 何奇关键词:年轻乳腺癌患者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多西他赛、表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对局部晚期乳腺癌辅助化学治疗不同周期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比较TEC方案(多西他赛+表柔比星+环磷酰胺)8周期和6周期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学治疗(化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5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治疗的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66例。按照化疗周期的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TEC×8组)(n=31)和对照组(TEC×6组)(n=35)。比较2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的差异,以及2组患者发生骨髓抑制、发热及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果·观察组的3年总生存率为93.5%,对照组为91.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6)。观察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为87.1%,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5)。观察组患者Ⅲ度或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为90.3%,对照组为6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发热的发生率为16.1%,对照组为14.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5)。观察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7.4%,对照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结论·TEC×8方案与TEC×6方案相比,未能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2组发热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也无差异,但TEC×8方案显著增加Ⅲ度或Ⅳ度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王志威 王杰 魏敏 杨莉 邵玉国 籍敏 何奇关键词: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乳腺癌 化学治疗 妊娠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探讨 被引量:4 2016年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pregnancy-associated breast cancer,PABC)是指怀孕期间及分娩后1年内确诊的乳腺癌[1]。乳腺癌是妊娠阶段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妊娠期间乳房肿块检查存在诸多的局限性,如钼靶放射性对胎儿的影响;确诊为乳腺癌后,治疗时机的选择、手术和化疗对胎儿是否会造成影响,目前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叶欣 周晓云 籍敏 何奇关键词:乳腺肿瘤 妊娠期 新辅助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