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水金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重读《小巷深处》
- 2007年
- 超越单纯审美视角,用新的知识系统对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进行重新阅读和解释,以考察文本与语境及历史的关系,进而对当下现实进行镜像式批判,这在上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大陆的《再解读》一书中就开了先河。90年代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洪子诚两位教授主持的"批评家周末"研讨活动,为当代文学研究树立了"经典重读"的范例。新世纪出版的李杨教授的专著《5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则以新的文学史观和新方法打开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更广阔的学术空间,在专业文学教育中极有启示意义。对"经典"的重新读解,目的当然不单是为文学史自身的建构,而是要通过深入历史性文本对历史进行反思,并且是为了认识现实去反思历史。在文本历史化的过程中,研究者的现实文化态度会决定他(她)重返历史时的价值取向,在这个意义上,纯客观地返回历史现场只是一种假象。正因为如此,"经典"可历时性地重读,也能共时地采用不同的读法。要紧的是不必偏执一端,而应承认无论从哪个角度进入文本,都可能是对历史的某一侧面的接近。秉着这样的文学信念,海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的当代文学学习研究,试图站在文学史知识层累上,从"经典"作品的本文中寻找当代精神生活中某些尚未被发现的历史擦痕,为此开展了系列性的作品讨论活动。对"百花小说"《小巷深处》的重读,是其中的一次。这次讨论由毕光明教授主持,参加研讨的有2006级18名研究生,卢水金作主体发言。现将发言选登如下,作为对"再解读"活动的一种响应。
- 卢水金陈婷婷魏巍杨宏超陈梅余海霞
- 关键词:《小巷深处》批评家重读当代文学史研究当代文学研究史考
- 论郁达夫创作中的悲剧意识及其美学品格
- 本论文从“悲剧意识”与“美学品格”两个视角切入,较为深入系统地阐释郁达夫的小说、散文创作。在具体分析中,结合郁达夫的政论、文论、诗词、日记、自传等,从其人生经历、思想倾向、个性品格等方面对其创作进行整体考察与把握。
...
- 卢水金
- 关键词:文学创作悲剧意识悲剧美学
- 文献传递
- 论郁达夫的“唯美”倾向与“颓废”姿态被引量:1
- 2008年
- 郁达夫的"唯美"倾向和"颓废"姿态,与西方的"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人的名士派情结都有某种关联。但他并非全盘接受与继承,而是有所选择与扬弃,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具有"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内涵。
- 卢水金
- 关键词:唯美颓废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