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晟 作品数:29 被引量:352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B型利钠肽在诊断左心衰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3 2006年 目的 评价B型利钠肽(BNP)在左心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3例左心衰竭患者和111例正常人,以荧光免疫的方法测定静脉全血BNP。左心衰竭患者再分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n=111)和〉4JD%组(n=132);心衰代偿组(NYHAⅠ~Ⅱ级,n=110)和失代偿组(NYHAⅢ~Ⅳ,n=133)。比较各组BNP的水平,评价其对左室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 BNP在左心衰竭组显著高于正常组(292.0ng/L vs 17.9ng/L,P〈0.001),在LVEF≤40%组明显高于LVEF〉40%组(471.0ng/L vs 138.5ng/L,P〈0.001),在心衰失代偿组明显高于心衰代偿组(579.0ng/L vs 84.8ng/L,P〈0.001)。BNP在诊断左心衰竭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AUC)=0.927、LVEF≤40%组(AUC=0.989)、心衰失代偿组(AUC=0.991)以及区分代偿与失代偿组(AUC=0.941)时的AUC最高,诊断准确性好。以90.0ng/L为阈值点时,诊断有无左心衰、LVEF≤40%和失代偿心衰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8.9%、98.1%和98.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5%、94.0%和96.5%。以50.0ng/L为阈值点时,诊断LVEF〉40%及代偿心衰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0%和84.7%,阴性预测值为72.6%和72.1%。结论 BNP对LVEF严重受损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有重要诊断价值。建议临床采用90.0ns/L作为左心衰竭、LVEF≤40%及心衰失代偿患者的诊断阈值;采用50.0ns/L做为LVEF〉40%及代偿心衰的诊断阈值。 赵雪燕 杨跃进 张健 党爱民 倪新海 黄洁 康晟 马卫华 赵冬云关键词:心力衰竭 利钠肽 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 (72小时内 )口服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AMI患者 70例 ,根据是否使用 β-受体阻滞剂或 ACEI类药物分为对照组 ( 组 ,2 0例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 ( 组 ,2 6例 )和 ACEI治疗组 ( 组 ,2 4例 ) ,治疗前和治疗后 3周分别进行 HRV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 , 、 组的 HRV各指标 SDNN、 Trianguax- Index、 L F (nu)、 HF(nu)、L F/ HF、VAI、VL I、Poincare Plots均明显改善 (P<0 .0 5 ) ;(2 ) 、 组 HRV所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 (P <0 .0 5 ) ;(3)治疗后 、 组之间 HRV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早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和 ACEI类药物可改善 AMI患者的 康晟 吕吉元 王陆建 闫晓梅 李茹香 吴慧英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心率变异性 血管内超声及附加技术评价冠状动脉易损斑块新进展 2010年 庄少伟 康晟 胡大一关键词:易损斑块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 急性冠脉综合征 ARTERY 血小板聚集 1202例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研究自然人群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及相关因素,为预防亚临床动脉硬化提供依据。方法 参照ARIC方案于2002年10月对北京石景山区43~73岁城乡居民1202人进行高分辨率B型超声颈动脉检查,测量双侧颈动脉近端、远端和窦部的内径和硬度(包括紧张度、扩张度和僵硬度),比较性别、年龄和部位之间的差异并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硬度指标在各年龄段之间(小于55岁、55-64岁和大于65岁)差异有显著性(P<0.01);(2)男女性别间比较,在>65岁年龄段(老年人群)近端双侧和远端左侧动脉扩张性和僵硬度在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窦部,仅在<55岁年龄段(中年人群)右侧动脉扩张性、僵硬度和左侧动脉紧张度在男女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3)不同测量部位间比较:窦部的动脉扩张性和动脉紧张度明显小于近端和远端(P<0.01);僵硬度则明显大于近端和远端(P<0.01);(4)相关分析发现:双侧颈总动脉远端僵硬度与血压、内中膜厚度、年龄、体重指数、血糖、女性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中老年人颈动脉硬度指标存在部位和性别差异,并与年龄、血压水平、内中膜厚度、血糖、体重指数及血脂明显相关。防治的重点应是降低血压、血糖,控制体重和调脂治疗。 武留信 吕敏 师绿江 史平 康晟 宋蕾 任福秀 石英玲 刘广莉 武阳丰关键词:颈动脉 僵硬 中老年人 动脉扩张性 年龄段 总胆固醇 通心络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 阐明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损伤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中的核心作用,以及探讨中药通心络对微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保护机制.方法 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通心络治疗小、中、大剂量组和假手术组,每组... 段炼 杨跃进 赵京林 张海涛 康晟关键词:通心络 炎性浸润 内皮细胞功能 无再流 急性心肌梗死 通心络预给药2h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猪缺血再灌注前2 h给予通心络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无再流变化的干预效果。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MI对照组、通心络小剂量(0.1 g/kg)、中剂量(0.2 g/kg)... 张海涛 杨跃进 程宇彤 康晟 赵京林 孟亮 田毅 张燕婉 叶珏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无再流 心肌声学造影 通心络 文献传递 通心络预给药2 h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无再流和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猪缺血再灌注前2 h给予通心络对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心肌无再流变化的干预效果。
方法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MI对照组、通心络小剂量(0.1 g/kg)、中剂量(0.... 张海涛 杨跃进 程宇彤 康晟 赵京林 孟亮 田毅 张燕婉 叶珏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通心络 文献传递 猪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评价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氧化应激损伤在心肌无再流中的作用以及中药通心络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中华小型猪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小剂量(0.05g·kg-1.d-1)、中剂量(0.2g·kg-1.d-1)和大剂量(0.5g·kg-1.d-1)通心络治疗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阻断3h,再灌注1h建立AMI再灌注模型。测定并对比AMI前、后3h和再灌注后1h血清及再灌注后正常、再灌注和无再流区心肌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冠脉结扎3h,血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后,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更显著(均P<0.01)。(2)与假手术组和正常区心肌组织相比,模型组再灌注区心肌T-AOC、T-SOD和GSH含量均显著降低(均P<0.01),MDA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无再流区上述指标降低和升高比再灌注区更显著(均P<0.01)。(3)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血T-AOC、T-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均P<0.05),并显著提高再灌注1h血T-SOD含量(P<0.05);大剂量通心络能显著提高AMI3h和再灌注1h血T-AOC、T-SOD含量,抑制MDA生成(均P<0.05)。(4)中剂量通心络仅能显著提高再灌注区T-AOC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P<0.05);而大剂量则显著增加再灌注区T-AOC、T-SOD和GSH含量(均P<0.05),抑制MDA的合成(P<0.01),并显著增加无再流区T-AOC和T-SOD含量(均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1)。结论:机体抗氧化防御功能降低和心肌局部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可能是AMI再灌注后无再流发生的重要机制。中药通心络可能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抑制心肌局部的氧化损伤,起到了减少无再流的作用。 段炼 杨跃进 张海涛 程宇彤 康晟 赵京林 孟亮 田毅 叶珏 孟宪敏关键词:通心络 氧化性应激 无再流 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65岁)AM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n=101)和替格瑞洛组(n=99),分别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或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次日起改为维持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 mg/d或替格瑞洛180 mg/d,用药前及用药后1、6和12个月分别检测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出血事件。结果:共有196例患者完成随访,两组治疗前PRI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PRI均较治疗前分别下降(P<0.05);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PRI降低更加明显(P<0.01);随访1年时,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9.2%对12.9%,P=0.01);两组TIMI出血事件发生率无差别(氯吡格雷组9.6%对替格瑞洛组10.3%,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老年AMI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可进一步降低MACE事件,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王小东 庄少伟 张旭敏 周华 来晏 康晟 夏光 周建 刘学波关键词:氯吡格雷 老年 氯沙坦伴小剂量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研究 2000年 康晟 李茹香 陈秀琳 程姝娟 张生林 张亮青 张水旺 王凤芝 柴颖儒关键词: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