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漫萍

作品数:11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短篇
  • 2篇短篇小说
  • 2篇修辞
  • 2篇生命
  • 2篇小说
  • 1篇修辞格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演讲
  • 1篇演讲
  • 1篇艺术魅力
  • 1篇意蕴
  • 1篇音乐
  • 1篇音乐表现
  • 1篇音乐表现形式
  • 1篇音韵
  • 1篇英语
  • 1篇英语诗
  • 1篇英语诗歌
  • 1篇詹姆斯·乔伊...
  • 1篇中国社科院

机构

  • 8篇广东教育学院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作者

  • 9篇李漫萍
  • 1篇郭海平
  • 1篇刘慧

传媒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广东教育学院...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自然、生命与美——劳伦斯的生态思想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体现
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反映了回归自然这一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梦想。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康妮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劳伦斯谴责了工业化、机械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美好天性的摧残,并指出自然是人的精神源泉,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李漫萍
关键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生命生态思想
文献传递
寓意隽永的象征——试论乔伊斯短篇小说的象征艺术被引量:6
2002年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 ,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 ,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 ,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 ,深刻揭示 2 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现象和都柏林人文化和精神的瘫痪。
李漫萍
关键词:短篇小说詹姆斯·乔伊斯象征艺术
秋之交响乐——论济慈《秋颂》的音乐表现形式被引量:2
2009年
音乐性是诗歌恒久不衰的魅力之源,是诗歌表情寄意的一种手段。在《秋颂》中,济慈塑造了一个成熟、宁静的秋天形象。诗人通过多种押韵、拟声及格律和节奏的变换等声音形式,来烘托主题,渲染气氛,增强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实现了形、音、义的完美统一。
李漫萍
关键词:济慈《秋颂》音韵节律
论呼语在英语诗歌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04年
作为一种修辞格,呼语常被用在诗歌中,并伴随着示现或拟人的形式出现。呼语用于与人的对话时,能拉近距离,产生亲切感;与动物或抽象概念对话时,能赋予诗人要诉说的对象以人的特征,使得诗歌意象生动活泼,增添艺术魅力。
李漫萍
关键词:英语诗歌呼语修辞格拟人
文学经典的品格与时代的选择--吴元迈先生应邀在华中师大作学术演讲被引量:1
2008年
李漫萍刘慧
关键词:学术演讲文学经典品格中国社科院文论研究
波特短篇小说《绳》的艺术魅力被引量:3
2003年
凯瑟琳·安妮·波特以其作品的精雕细琢而受到读者的推崇。文章选取她的短篇小说《绳》 ,从自由间接引语、修辞手法以及开放性结尾来讨论她的写作技巧 ,分析其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李漫萍
关键词:自由间接引语修辞结尾
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意蕴被引量:1
2010年
劳伦斯的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反映了回归自然这一生态文学永恒的主题和梦想。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康妮的生活和思想变化,劳伦斯谴责了工业化、机械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美好天性的摧残,并指出自然是人的精神源泉,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就必须不断地与自然接触,回归自然,才能得到拯救和新生。他所表现的生态思想就是人性、自然和生命的和谐统一。
李漫萍
关键词:《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生命
多元、创新与展望:利维·莱托诗歌的启示
2009年
利维·莱托是芬兰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数码文本艺术家。他一共出版了六部诗集,其中的《奥涅加湖和其他诗篇》是他的第一部英文诗集。该诗集收集了诗人后期的诗作,包括从90年代早期的现代主义诗歌,到对十四行诗的语言实验,再到近几年的有影响力的数码作品。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化的世界里,诗歌的意义已受到极大的挑战,诗歌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是所有诗人所面临的巨大难题。莱托在诗歌和艺术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和探索,其诗歌所反映出的多元文化并存、语言的创新求异和诗歌形式的不断实验,以及展示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是对未来跨越国界新诗学的启示。
李漫萍
关键词:多元文化
康普生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一位在艺术手法上大胆创新者但同时又是最因袭传统的伦理家,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喧哗与骚动》将基督教伦理的"爱"、"信"主德纳入小说创造,通过对康普生家族成员"爱"的缺乏和"信"的丧失的刻画揭示了这个家族悲剧与基督教伦理之间的渊源,表达了他对美国南方在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中所遭遇的生存困境的独特思考。
郭海平李漫萍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基督教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