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永林

作品数:69 被引量:3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4篇动脉
  • 17篇血管
  • 14篇成形术
  • 12篇球囊
  • 10篇胆囊
  • 10篇疗效
  • 10篇结石
  • 9篇动脉闭塞
  • 9篇主动脉
  • 9篇下肢
  • 9篇夹层
  • 8篇下肢动脉
  • 8篇介入
  • 8篇病变
  • 7篇动脉闭塞性
  • 7篇动脉闭塞性病...
  • 7篇性病
  • 7篇血栓
  • 7篇纤维蛋白
  • 6篇胆固醇

机构

  • 64篇东南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69篇秦永林
  • 36篇邓钢
  • 31篇滕皋军
  • 25篇柏志斌
  • 19篇赵国峰
  • 16篇郭金和
  • 12篇何仕诚
  • 12篇朱光宇
  • 10篇方文
  • 8篇汤文浩
  • 7篇金晖
  • 7篇芦慧霞
  • 7篇李国昭
  • 5篇叶生爱
  • 5篇吴志平
  • 5篇许荣睿
  • 5篇朱海东
  • 5篇韩天权
  • 5篇王凤臣
  • 5篇张圣道

传媒

  • 16篇介入放射学杂...
  • 7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东南大学学报...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第三届中华医...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国外医学(外...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2010CI...
  • 1篇2013年苏...

年份

  • 6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0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年及中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对比分析
目的 提高对青年及中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的认识。方法 对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下肢静脉造影诊断明确的47例45岁以下(青年组)和143例45岁以上...
柏志斌秦永林邓刚滕皋军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年龄
导管抽吸联合滤器保护治疗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初步探讨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估导管抽吸联合滤器保护治疗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IVCF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1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12例IVCFT患者临床资料。下肢静脉超声和肺动脉CTA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健侧股静脉入路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导管抽吸清除血栓,并逐一取出原滤器和保护滤器。术后予以抗凝治疗,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情况,记录手术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下腔静脉通畅情况、血栓清除情况及PE等并发症。结果12例下肢DVT伴PE患者均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保护,抗凝治疗后患肢水肿缓解10例,未缓解2例,健侧下肢肿胀3例。下腔静脉造影显示血栓形成在滤器下方6例,滤器内12例,滤器上方2例,无一例滤器内、上方、下方均有血栓。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导管抽吸,清除较多陈旧血栓;12枚原滤器和12枚保护滤器成功取出,取出成功率100%。术后造影显示下腔静脉通畅,下腔静脉残余附壁血栓7例。术中患者均无肺部症状和体征,术后2 d出现症状性PE 1例,临床成功率91.7%。结论导管抽吸取栓联合滤器保护治疗IVCFT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IVCFT患者滤器取出率和取出安全性。
赵国峰邓钢秦永林柏志斌张毅计佳杰朱海东滕皋军
关键词: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下腔静脉导管取栓
糖尿病患者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内膜下成形术后一期通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合并下肢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行股腘动脉内膜下成形术后的一期通畅率,并分析导致术后再狭窄或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共43例(单肢体)合并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成功接受内膜下成形术,部分患者一期行支架置入.动脉再狭窄定义为管腔直径缩小超过50%或彩色多普勒峰值收缩期血流速度在参考值的2倍以上;动脉闭塞定义为超声检查动脉腔内无血流信号.采用Kaplan-Meier方法确定术后一期通畅率;多因素分析用于判断影响一期通畅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43例糖尿病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14~32个月).其中4例患者出现轻微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期间17例患者出现再狭窄或闭塞:6、12和24个月的累积一期通畅率分别为(86±5)%、(75±7)%和(43±12)%.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因素为远端流出道闭塞血管数目(B=-4.417,S(x)=1.627,P=0.007)、TASCⅡ分型(B=-2.502,(Sx)=0.955,P=0.009)和吸烟史(B=3.115,Sx=1.523,P=0.041).结论 内膜下成形治疗股腘动脉闭塞性病变具有微创和并发症少的优点.糖尿病患者肢体远端流出道闭塞血管数目、病变的TASCⅡ分型和吸烟史对内膜下成形术后的一期通畅率存在影响.
秦永林邓钢柏志斌赵国峰滕皋军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股动脉血管通畅率
长球囊治疗重症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长球囊治疗重症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的可行性和近期效果.方法 对2007年1至6月收治的21例重症下肢缺血患者,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合适长度的球囊对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进行球囊扩张成形,相临近多处短段病变也尽可能采用长球...
秦永林邓钢郭金和何仕诚方文朱光宇滕皋军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症下肢缺血球囊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颈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近期及中期并发症及疗效。方法: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颈动脉夹层患者7例,采用腔内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记录腔内治疗的方法及使用支架的类型;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方案;术后随访方法;术...
秦永林柏志斌赵国峰邓钢滕皋军
关键词:颈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并发症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孤立肾错构瘤6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估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无水乙醇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孤立肾错构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例孤立肾错构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多次超选择动脉栓塞术,根据每次随访结果以不同栓塞材料再次作栓塞治疗。采用CT增强或MRI平扫检查随访患者病灶清除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6例患者每次栓塞术均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每例患者平均手术3次,平均手术间隔时间约1年,平均随访时间2.5年。术后3、6、12个月随访提示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PVA颗粒栓塞可缩小病灶,但不能清除病灶;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无水乙醇栓塞可清除病灶,远期随访未见原病灶复发。结论平阳霉素碘油混合液联合无水乙醇可安全有效地栓塞肾错构瘤,可能是孤立肾错构瘤患者栓塞治疗的较好材料。
赵国峰李建柏志斌秦永林邓钢滕皋军
关键词:肾错构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选择性动脉栓塞术
计算流体力学研究B型主动脉夹层中4D Flow MRI的应用进展
2023年
主动脉夹层是危及生命的心血管急症之一,其复杂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对疾病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问世后,许多学者已将其用于分析人体血管血流动力学。现有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的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血流动力学研究不足在于,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的解释有待提高。四维流动磁共振(4D Flow MRI)与CFD相结合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文章就CFD研究TBAD中4D Flow MRI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王彦旭何益港秦永林
关键词:B型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
携人血栓调节蛋白基因内皮祖细胞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携人血栓调节蛋白(hTM)基因的内皮祖细胞(EPCs)局部移植预防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兔外周血EPCs;慢病毒载体plenti6.3-hTM-IRES-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感染EPCs,并以Fe2O3磁性纳米颗粒标记;双腔Fogarty球囊制作兔右侧颈总动脉损伤模型共36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分别移植hTM-EPCs、单纯EPCs及等量生理盐水至损伤血管段;术后1周每组随机选取4只兔取损伤血管段行Western blot检测及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血管损伤处有无外源性EPCs定植;术后4、8周行磁共振(MR)扫描,评估血管腔狭窄程度;术后8周行苏木素-伊红(HE)、弹力纤维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观察损伤段血管壁结构、平滑肌及内膜增生程度。结果普鲁士蓝染色结果显示含铁EPCs附着于损伤处血管内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hTM-EPCs组损伤血管段高表达hTM;MR结果显示hTM-EPCs组损伤血管段管腔狭窄程度低于单纯EPCs组及对照组;HE、弹力纤维及PCNA染色结果显示:术后8周,hTM-EPCs组、单纯EPCs组及对照组内膜/中膜比(N/M)分别为0.348±0.040、0.704±0.060和1.294±0.0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管腔狭窄率分别为(11.4±2.3)%、(24.3±4.8)%、(35.2±9.4)%(P=0.005);PCNA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12.3±3.9)%、(23.4±4.2)%、(49.3±6.8)%(P=0.000)。结论双腔Fogarty球囊阻断局部血流后,定向移植携hTM基因的EPCs可有效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
丁蓉蓉赵国峰许荣睿李英豪陆照璇魏恒乐赵登玲秦永林柏志斌金晖邓钢
关键词:血栓调节蛋白内皮祖细胞球囊损伤再狭窄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假腔供血动脉分支对腔内治疗后假腔重塑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后,腹主动脉假腔供血动脉分支对远端假腔重塑的影响。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2005年8月至2018年8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采用TEVAR术治疗的56例急性和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通过CTA随访资料观察记录主动脉腹段假腔内血栓形成、腹主动脉内脏分支供血类型。结果56例患者腹主动脉分支真腔供血以假腔完全血栓形成和血栓吸收为主。腹主动脉假腔参与分支供血,包括双腔供血、完全假腔供血,假腔以部分血栓形成为主,同时有假腔通畅情况。有假腔参与分支供血合并有更多内膜破口,与假腔血栓形成呈负相关。结论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腹主动脉假腔供血可影响假腔血栓形成。假腔供血分支可能是假腔部分血栓形成或通畅的危险因素。
陈金鹏柏志斌计佳杰赵国峰邓钢秦永林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动脉重塑
低剂量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筛选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
秦永林胡逸宁陈阳柏志斌杨冠羽邓钢赵国峰
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内膜破裂,血液在压力的作用下进入血管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而形成的主动脉壁分离状态。CT血管造影(CTA)是诊断主动脉病变的常用影像学手段,但由于扫描范围较大,扫描时间相对较长,故常规剂...
关键词:
关键词:CT血管造影诊断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