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梅
- 作品数:90 被引量:291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脑梗死患者COX-1及COX-2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COX-1-1676A>G、C50T、-A842G及COX-2-765G/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AR)关系。方法选取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规律服用阿司匹林(ASP)7d进行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25例)和阿司匹林敏感组(AS,45例);对两组患者COX-1及COX-2基因共4个功能多态性位点测序,比较其基因型差异;完善患者生化指标、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规律服用ASP并进行半年临床随访。结果70例患者中AS组为64.3%,AR组为35.7%;两组一般临床特征无差异(P>0.05);COX-1C50T、-A842G位点未见多态性,两组COX-1基因-1676A>G位点及COX-2基因-765G/C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比较无差异(P>0.05);半年随访,终点事件发生率AR组脑梗死复发率较AS组增高(P<0.05);COX-2-765G/C及COX-1-1676A>G基因型与临床主要终点事件脑梗死复发进行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AR组脑梗死复发率高;AR组和AS组COX-1基因-A842G、C50T均未发现突变;COX-1-1676A>G与COX-2-765G/C基因型与AR、主要终点事件脑梗死复发间比较未发现明显相关性。
- 李霞王炜赵仕琪槐瑞雪史肖鹤李世平董梅
- 关键词:脑梗死阿司匹林抵抗血栓弹力图
- CD19+CD24high CD38high调节性B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中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及其细胞因子IL-10、TGF-β水平,探讨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IL-10、TGF-β在NMOSD急性期的变化及可能作用;检测NMOSD患者外周血GFAP水平,结合EDSS评分,探讨GFAP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NMOSD急性期患者27例为实验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入组的NMOSD患者进行EDSS评分、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数量,PCR法检测外周血IL-10、TGF-β、GFAP的mRNA水平,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NMOSD组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与EDSS之间无线性关系。NMOSD组IL-10、TGF-β的mRNA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MOSD组GFA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FAP与EDSS之间无线性关系。结论CD19^+CD24^highCD38^high Breg在NMOSD急性期发病中数量和功能上均受损,血清GFAP水平增高,但不能反应复发患者疾病残疾程度。
- 董梅史肖鹤王炜李世平侯慧清吴冰洁
- 关键词:白介素1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 2000年
- 病例1,患者,男性,42岁,汉族,已婚,河北省无极县人,农民,主因进行性四肢无力4个月于97年10月8日急诊入院。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不能干重体力活,能够从事一般体力劳动,不伴有肌肉疼痛,无发热,未在意,未治疗。两个月前出现手指和脚趾麻木,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末梢神经炎”,给予“B_1”、“B_(12)”等药治疗,麻木无好转,肢体无力却进一步加重,不能干体力活。
- 王晓鹏耿连霞董梅张国红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病理
-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发颅内动脉狭窄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董梅袁宏宇毛卓峰陈欣左晓洁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脑梗死颅内血管狭窄
- 氯吡格雷治疗后血小板高反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0年
- 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是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拮抗剂,是急性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主要药物[1],但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有很高比例会反复发生脑血管事件[2-3],称为血小板高反应性(high on-treatment platelet reactivity,HTPR),既往称之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同,占到16%~50%[4]。表明抗血小板药物抑制作用存在缺陷,可能导致不良临床血管事件,今就氯吡格雷治疗后HTPR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董梅赵仕琪李震中
-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抵抗脑血管事件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
- 芳香醒脑类药物治疗脑缺血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芳香醒脑类药物治疗脑缺血患者血脑通透性及脑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效果。方法:将短暂性脑缺血患者348例按照随机奇偶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7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芳香醒脑类中药治疗。比较2组血清纤维蛋白原、明胶酶-B、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缺血半暗带恢复情况、治疗时间窗以及随访不良事件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纤维蛋白原、明胶酶-B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半暗带测量宽度较对照组窄、治疗时间窗较对照组短、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月,2组脑梗死发生率、死亡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醒脑类药物治疗脑缺血有效药物成分可透过血脑屏障,对受损组织产生直接作用,醒脑开窍,化痰除湿,补血活血,抗凝抗血栓形成,具有积极的临床治疗意义。
- 刘素霞董梅许亚平蔡静郭书英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
- 白藜芦醇对脑梗死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抗氧化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用改良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白藜芦醇组,溶剂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实验1检测白藜芦醇脑保护作用: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和患侧脑水肿。实验2检测白藜芦醇对脑梗死的抗氧化作用,采用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实验1:白藜芦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患侧脑水肿;试验2:白藜芦醇提高SOD和CAT水平,升高Nrf-2、HO-1表达,减少MDA水平。结论①白藜芦醇具有脑保护作用;②白藜芦醇通过调节SOD,CAT,MDA,Nrf-2、HO-1的表达起到抗氧化作用。
- 乔会敏董梅陈林玉杜媛媛吴冰洁张祥建
- 关键词:白藜芦醇脑梗死神经保护氧化应激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附3例报告)
- 1996年
-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附3例报告)董梅,王志红,宋学琴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drenoleukodystrophy,ALD)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典型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和脑白质片状脱髓鞘。1987年我国报道了第1例ALD病,以后相继又有报道...
- 董梅王志红宋学琴
- 关键词:营养不良遗传病病例报告
- Foxp3和HO-1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中的相关性表达及依达拉奉保护作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Foxp3和HO-1在多发性硬化(MS)动物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发病中的相关性,研究依达拉奉是否对EAE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建立Wiser大鼠EAE动物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为抗原...
- 董梅郭力檀国军王彬李霞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7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液学特征性改变、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贫血、皮肤淤斑、鼻出血、黑便等血液学的异常;头痛、头晕、意识障碍、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黄疸、血尿及发热等,实验室检查为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肾功能异常,神经影像学表现为脑梗死灶或伴出血。在明确诊断后应用激素、血浆置换治疗及对症治疗,7例中2例基本痊愈,2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对临床急性起病的表现为贫血、出血、头痛、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的患者,结合血小板减少应高度怀疑TTP,及时进行骨髓像等血液学检查,一旦确诊,及早给予激素、血浆置换治疗及相应对症治疗具有挽救生命的重要意义。
- 董梅刘瑞春张彤杨林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