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损
  • 3篇小儿
  • 3篇间隔缺损
  • 2篇导联
  • 2篇电图
  • 2篇心电
  • 2篇心电图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下壁
  • 2篇下壁导联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孔型
  • 2篇孔型房间隔缺...
  • 2篇继发
  • 2篇继发孔
  • 2篇继发孔型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6篇陈茜
  • 3篇王建华
  • 2篇王丽琳
  • 2篇傅国平
  • 2篇徐海燕
  • 1篇赵正言
  • 1篇毛姗姗
  • 1篇陈秀兰

传媒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 1篇2009年浙...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与治疗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的分析与治疗。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并发心律失常4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并进行介入治疗,调查所有患儿心脏病类型,对其进行术前及术后连续性心电图监测,并统计患儿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类型。结果不同先天性心脏病类型围手术期并发心律失常类型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室早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心律失常,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治疗,心律失常恢复良好。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心律失常应及时分析心律失常类型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状态,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儿围手术期生活质量。
王丽琳傅国平徐海燕陈茜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下壁导联钩形R波对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小儿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形R波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比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8例(A组)、其他各类先天性心脏病59例(B组)、无先天性心脏病106例(C组)的下壁导联钩形R波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出现率...
王建华陈茜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心电图
文献传递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新生儿心电图改变的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评价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CH)新生儿的心电图(ECG)改变,及与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相关性,探讨TH减少对新生儿心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方法对50例CH新生儿(日龄17~28d)和35例健康新生儿(健康对照组)进行常规十二导联ECG检查,分别检测心率(HR)、PR间期(PR)、QT间期(QT)、QRS波电轴(QRSa)、QRS波时限(QRS)、校正QT间期(QTC)等,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和促甲状腺素(FSH)水平,对心电图指标和血TH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组血清FT3、FT4、TT3、TT4水平显著降低,TSH水平显著升高(Pa<0.001);CH组HR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R及QT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Pa<0.05),但二组QRSa、QRS及QT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a>0.05)。HR与FT3、FT4呈显著正相关,与TSH呈显著负相关(Pa<0.05);PR间期与FT3、FT4、TT4呈显著负相关,与TSH呈显著正相关(Pa<0.05);但QT、QRS、QRSa及QTC与血TH水平均无明显相关(Pa>0.05)。结论CH可对新生儿窦房结起搏产生显著影响,引起心脏自律性改变,而心肌动作电位、房室传导等电生理活动则尚未受影响。
毛姗姗陈茜陈秀兰赵正言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电描记术
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及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8年至2013年200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资料,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并分析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术中几乎所有患儿均发生了室性期前收缩和短阵室性心律失常,调整导管位置后心律失常可消失。而对于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VSD直径与膜部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封堵器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心律失常发生较少,主要的危险因素为VSD直径与膜部瘤。
王丽琳傅国平徐海燕陈茜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心律失常
下壁导联钩形R波对诊断小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价值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小儿心电图下壁导联钩形R波对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比较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38例(Ⅰ组),其他各类先天性心脏病59例(Ⅱ组)及正常小儿106例(Ⅲ组)的下壁导联钩形R波及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出现率。结果至少一个导联出现钩形R波,Ⅰ组为:78.9%,Ⅱ组:20.3%,Ⅲ组:14.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房间隔缺损(ASD)的特异度75%,认为下壁导联钩形R波是小儿继发孔型ASD的一种独立的心电图征象。结论3个下壁导联均出现钩形R波或至少一个下壁导联出现钩形R波且伴右束支传导阻滞对诊断继发孔型ASD有高度意义。
王建华陈茜
关键词: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婴幼儿川崎病的回顾性分析
2008年
目的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急性全身性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本研究的目的是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婴儿川崎病的患病情况,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2006年1月~2006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诊治的患川崎病的婴儿(年龄在1岁以内)的临床资料作系统的回顾性分析。分析的资料包括:患者基本情况,临床特点,实验室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以及转归。结果共发现27例婴儿川崎病,男性患儿17例,女性10例。大多数病例出现双侧眼球结膜充血(22/27,81%),口唇和口腔改变(29/27,70%)。共有67%(18/27)的病例出现多形性皮疹。四肢改变大部分病例表现为手足硬性水肿(60%)。共有14例发现有淋巴结肿大症状。这些患儿中共有6例发生冠状动脉受损,其中4例左右冠状动脉均扩张,2例左冠状动脉扩张。在4例左右冠脉扩张的患儿中,其中一例发展成小冠脉瘤。12例(45%)诊断为不完全性川崎病。结论婴儿川崎病有很大一部分为不典型川崎病,因此要早期做出鉴别诊断治疗,以减少冠状动脉受损的发生。
王建华陈茜
关键词:婴幼儿川崎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