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明艳

作品数:14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脑梗
  • 5篇脑梗死
  • 5篇梗死
  • 4篇血管
  • 3篇预后
  • 3篇脑梗塞
  • 3篇梗塞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治疗
  • 2篇心理状况
  • 2篇性心理治疗
  • 2篇血管紧张
  • 2篇血管紧张素
  • 2篇血性
  • 2篇血压
  • 2篇眼手术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闭角型
  • 2篇原发性闭角型...
  • 2篇支持性心理治...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作者

  • 14篇杜明艳
  • 7篇杜会山
  • 5篇孟繁花
  • 4篇封靖
  • 3篇魏建朝
  • 3篇周桔
  • 3篇耿晓坤
  • 3篇张伟东
  • 3篇丁文军
  • 2篇谈晓牧
  • 2篇张瑞华
  • 2篇段洪连
  • 2篇童燕娜
  • 1篇高忠明
  • 1篇王雪梅
  • 1篇刘福源
  • 1篇张芳
  • 1篇程哲
  • 1篇肖淑英
  • 1篇于云江

传媒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住院的156例脑血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9例)和研究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9%,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于对照组[(4.15±0.21)m Pa·s比(5.45±0.46)m Pa·s,(4.02±0.24)m Pa·s比(5.23±0.43)m Pa·s,(1.35±0.12)比(1.93±0.16),(46.66±12.94)%比(55.67±12.95)%,P<0.05],且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
吴成思杜明艳谈晓牧
关键词:脑血栓丹参川芎嗪疗效
经皮血管内支架术治疗颅外脑动脉狭窄11例报道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供血动脉狭窄的疗效、安全性和并发症。方法选择11例伴随临床症状的颅外脑动脉狭窄患者实施经皮血管腔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经颅多普勒和全脑血管造影术评价其疗效,术后随访2~6个月。结果11例支架植入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狭窄率由术前的88.91%±5.92%,下降到术后的7.73%±4.67%,下降了91.32%±5.17%。术后随访2~6个月,未见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经颅多普勒复查未见再狭窄。结论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外脑动脉狭窄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段。
王雪梅杜会山魏建朝孟繁花杜明艳耿晓坤
关键词:神经病学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9
2008年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和预后。方法:对875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HI组和非HI组患者的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因、血糖、血压、出血时间、出血性质及预后。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HI发生率38.31%,腔隙梗塞组仅1.40%;神经功能缺损重型组HI发生率17.93%,轻型组仅3.31%;心源性脑栓塞组HI占全部HI的62.82%,脑血栓形成和腔梗组占37.18%;血糖>11.1mmol/L组HI发生率17.98%,血糖<7.0mmol/L组仅4.00%;24小时血压均值>180/100mmHg组HI发生率14.32%,24小时血压均值<140/80mmHg组仅3.42%,HI组未愈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非HI组。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心源性脑栓塞、高血糖、持续高血压与HI的发生密切相关;HI对CI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不良影响。
王雪梅杜会山杜明艳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低白蛋白血症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低白蛋白血症患者36例,与同期无低蛋白血症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较,研究血清白蛋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48h内检查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低血清白蛋白组和正常血清白蛋白组,记录各种危险因素的情况。在入院和出院时分别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和BI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测定。并以BI作为评价患者早期临床预后的主要指标。结果 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选,36例发现低白蛋白血症。2组间在年龄、发病时有否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及发病距入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血清白蛋白组入院时CSS评分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P=0.036),出院时,低血清白蛋白组BI评分明显低于正常血清白蛋白组(P=0.000)。结论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引起低白蛋白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吞咽困难、意识障碍及入院距发病时间。因此在脑卒中的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给予相应的关注。
封靖杜明艳张瑞华杜会山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缺血性脑卒中预后
全氟辛烷磺酸对SD大鼠肝毒性及其肝脏细胞色素P450 mRNA表达的影响
2010年
目的研究全氟辛烷磺酸盐(PFOS)染毒SD大鼠后,其对大鼠肝脏毒性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亚型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4个PFOS染毒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5、1.0、3.0和10.0mg/(kg.d),1个对照组。连续灌胃染毒28 d后,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和观察肝脏病理变化,并检测肝脏CYP450各亚型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染毒PFOS 28 d后,各染毒组大鼠的体重明显降低,10.0 mg/kg染毒组大鼠的肝脏重量显著增加。各染毒组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胆汁酸等水平显著升高,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降低。病理检查发现,各染毒组大鼠的肝脏细胞出现浊肿、变性,甚至坏死。此外,3.0和10.0 mg/kg组大鼠肝脏的CYP1A2mRNA水平降低,而CYP17A1 mRNA水平升高。各染毒组CYP2B1 mRNA水平均升高,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PFOS的肝毒性呈剂量效应关系,并对CYP450的各个亚型有不同影响。
徐蓓蓓杜明艳万冲于云江张芳郑莉周桔丁文军
关键词:全氟辛烷磺酸盐肝毒性细胞色素P450
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 :了解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建立适合于青光眼患者的围术期心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 80例 ,其中干预组 40例 ,对照组40例。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松弛训练和自我催眠疗法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干预。结果 :与对照组比干预组患者术前 1日和术后 3日的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术前 1日和术后当日的心率、收缩压明显减低 ,术中疼痛不适程度较轻 ,手术满意度较高。讨论 :支持性心理治疗、松弛训练和自我催眠疗法是青光眼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的有效措施 ,便于临床实施 ,值得推广应用。
杜明艳刘福源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支持性心理治疗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进展性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新发脑梗死的可能机制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2月经北京潞河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13例经CT或MRI证实的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患者,根据入院后的病情变化,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进展性脑卒中组(49例)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6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危险因素的采集,完善血管评估,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管情况进行比较,探索脑卒中进展的可能原因及机制,并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预后。结果进展性脑卒中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即"三高")的患者明显多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39)。进展性脑卒中组患有冠心病或房颤等心脏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27)。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且6个月后预后差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P<0.05)。结论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易出现临床进展,其临床进展与"三高"、心脏疾病、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有关。进展性脑卒中组患者预后较非进展性脑卒中组差。
童燕娜程哲段洪连宋兆慧张伟东杜明艳孟繁花耿晓坤
关键词:脉络膜前动脉脑梗死预后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I/D多态性与高血压脑梗塞发病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PCR方法分别检测82例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BI)、67例单纯高血压患者(EH)和95例健康对照者(C)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I/D多态性类型,并分析ACE基因I/D多态性分布与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I组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341和0.524)显著高于C组(分别为0.200和0.374,P<0.05)和EH组(分别为0.179和0.358,P<0.05),而EH组和C组ACE基因的D/D基因型频率和D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该研究结果表明,ACE基因的D/D基因型可能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杜明艳封靖周桔丁文军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多态性高血压脑梗塞
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调查与其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分析,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意识障碍、侵袭性操作、卒中类型、卒中部位、糖尿病。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伴有意识障碍、糖尿病及侵袭性操作等高危因素的,应加强护理,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封靖杜明艳张瑞华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呼吸道感染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伴多发脑梗死的临床分析三例被引量:6
2018年
患者1男,60岁,主因腹泻16 d,四肢乏力10 d于2015年6月1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以下简称潞河医院)。入院前16 d患者出现腹泻,50~100 ml/次,2~3次/d,无发热、腹痛;入院前10 d出现四肢乏力;入院前3 d就诊于当地医院,血压94/62 mmH g,血常规示白细胞29.0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10.36%,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
童燕娜郭薇高忠明程哲段洪连韩臻臻杜明艳孟繁花杜会山张伟东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栓形成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