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杨兴培

杨兴培

作品数:159 被引量:1,415H指数:23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高水平特色法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0篇政治法律
  • 7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6篇犯罪
  • 58篇刑法
  • 43篇刑事
  • 27篇司法
  • 22篇法律
  • 20篇犯罪构成
  • 12篇法学
  • 11篇刑事司法
  • 10篇刑事立法
  • 9篇诈骗
  • 8篇刑事法
  • 8篇诈骗罪
  • 7篇刑法学
  • 7篇客体
  • 7篇法理
  • 7篇犯罪客体
  • 6篇政治
  • 6篇社会
  • 5篇刑罚
  • 5篇死刑

机构

  • 119篇华东政法大学
  • 27篇上海财经大学
  • 14篇华东政法学院
  • 6篇上海市人民检...
  • 3篇《人民检察》...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黄浦区人民检...
  • 1篇最高人民检察...

作者

  • 159篇杨兴培
  • 3篇田然
  • 3篇郑旭江
  • 2篇吕洁
  • 2篇何萍
  • 2篇朱可人
  • 2篇周永年
  • 2篇庄永廉
  • 1篇季刚
  • 1篇李翔
  • 1篇李翔
  • 1篇江奥立
  • 1篇陈国栋
  • 1篇刘慧伟
  • 1篇魏昌东
  • 1篇周爱萍
  • 1篇李和仁
  • 1篇周啸天
  • 1篇赵大萌
  • 1篇陈柱钊

传媒

  • 34篇检察风云
  • 19篇法学
  • 13篇法治研究
  • 10篇人民检察
  • 8篇华东政法大学...
  • 8篇东方法学
  • 7篇中国刑事法杂...
  • 7篇华东政法学院...
  • 6篇政治与法律
  • 5篇政法论坛
  • 4篇犯罪研究
  • 3篇中国法学
  • 3篇经济刑法
  • 2篇青少年犯罪问...
  • 2篇清风
  • 2篇判例与研究
  • 2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河南公安高等...
  • 1篇新华月报
  • 1篇法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2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11篇2012
  • 9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1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抢劫罪既遂、未遂的司法解释质疑——兼论司法解释的现实得失与应然走向被引量:15
2007年
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将具有加重结果的抢劫罪一律认定为既遂状态,实际蕴含了重刑主义倾向,同时也凸现了其作为高端优位者在刑法理论界本来极有争论的学术领域做出裁判性结论的自信色彩,这多少表明中国今天的刑法理论依然无法拆卸实践的重轭,从而取得理论指导实践的地位。我们有责任重新审视在中国的刑事法治建设过程中如何树立刑法典的权威地位。作为高端权威的司法解释有所紧缩,是促使和形成每个法官能够独立钻研解读刑法典、能够与立法原意进行直接对话的必要的条件,也是刑事法治社会逐渐成熟的必要条件。
杨兴培
关键词:司法解释抢劫犯罪既遂未遂
犯罪构成的立法依据被引量:7
2002年
刑事立法以保护社会利益、维护社会利益为根本目的,从而为刑事司法忠于法律奠定坚实的基础。“国家”根据“出于他法而入于刑法”的原则,通过遴选在刑法中设立一个又一个的犯罪构成,成为犯罪的一种规格或模型。刑事立法对于行为社会危害性的价值评价,在完成犯罪构成的设置后,经过刑事司法,就转变为规范评价的产物。
杨兴培
关键词:刑事司法犯罪构成刑事立法社会利益刑法社会危害性
“黑监狱”事件折射地方“维稳观念”的偏差被引量:2
2012年
老百姓为什么喜欢进京"告御状"?值得人们进行深度的思考。其原因在于:在一些地方,公权力没有被制衡的上层建筑和资本没有被控制的经济基础。具有扩张属性的公权力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资本相联姻,共同对一些民众进行欺压,这是社会不公正的制度根源,也是社会底层民众最受伤害的原因所在。由于维稳观念的偏差,社会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稳定,上访现象就会此伏彼起。
杨兴培
关键词:维稳
古代帝王的自省和表演
2015年
罪己诏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时代帝王们特有的一种自省表演文化。每当天灾频发人祸迭出之季、王朝政权朝不保夕风雨飘摇之时,帝王们穷途末路无计可施之际,便掣出罪己诏这一绝招糊弄天下,希冀能够消除民怨,招摇过市,成为他们笼络人心、拯救危难的一种手段,以期维持旧有政杈不倒,因而其有很大的欺骗性。
杨兴培
关键词:帝王表演自省君主专制罪己诏欺骗性
合同诈骗能否成为转化型抢劫罪的实例分析——兼论类行为的犯罪转化问题被引量:9
2008年
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其前提条件是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在司法实践中犯诈骗罪转化为抢劫的事例很少发生,而因实施合同诈骗犯罪并且处于未遂状态时的行为能否转化为抢劫罪的事例和引发的争论更为少见。本文借助一个极有争议的案例,具体深入地讨论因实施合同诈骗能否发生转化的刑法理论根据和实践应对措施,并就类似盗窃、诈骗、抢夺犯罪的类行为能否转化、在怎样的情形下才能发生转化的问题附带作一理论上的深入思考。
杨兴培
关键词:转化型抢劫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
刺杀辱母者案的刑法理论分析与技术操作被引量:26
2017年
山东聊城刺杀辱母者案在当下所引起的议论高潮,恰恰反映了有些司法机关的执法活动远离了现代社会的司法公正观念,远离了刑法规范评价的技术要求,也远离了人民群众的常情、常理和常识,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历史、法制和人性的深处探讨这类案件的不足之处。在于欢案的刑法分析过程中,应坚持规范评价为先、为主的法治要求和司法原则;于欢虽然不能对已经停止的强制猥亵和侮辱行为进行无限防卫,但仍可以对正在进行的非法拘禁行为进行一般正当防卫;于欢致人死伤的行为由于明显超出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可以成立正当防卫的过当;由于正当防卫可以阻却犯罪故意的成立,所以于欢致人死亡的行为可以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刑事司法活动必须高度重视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运用,并且通过精益求精的技术运用,对属于正当防卫的适当行为进行合法的认定给予出罪化处理。
杨兴培
关键词:正当防卫防卫过当
实施麻醉未果偷走他人财物如何定罪处罚被引量:1
2009年
一般认为,使用暴力、胁迫以外的其他方法,如采用药物致使被害人暂时麻醉或昏睡,而失去知觉或意识,然后劫走财物的,应认定为抢劫。若药物并未产生行为人所要达到的致被害人麻醉或昏睡等效果,转以窃取方法实现侵财目的,对这种行为如何定性?司法实践中存在分歧。日前,本刊结合典型案例,与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共同邀请专家对此问题进行了研讨。
岳杨李和仁杨兴培石磊季刚李翔倪爱静赵月林
关键词:他人财物定罪处罚麻醉人民检察院被害人行为人
也谈正确认识和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被引量:9
2000年
认识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应当先从行为的客观性质着手确定行为与结果有无因果关系,然后再结合行为人的主观罪过确定其行为是否属危害行为,进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的轻重;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危害行为(即原因)的产生带有偶然性,刑法上因果关系本身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应当正确区分因果关系中的原因与条件;不能把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等同起来。
杨兴培陆全平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必然性偶然性
公器乃当公论,神器更当持重--刑法修正方式的慎思与评价被引量:30
2011年
刑法的制作定规哪怕是补充修改都需要在极其严肃、认真和慎重之中进行,不能够一有风吹草动,便进行刑法的补充修改,否则朝令夕改也就成了必然的结局。刑法总则内容的规定,就是基本原则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的补充修改不能涉及刑法总则的内容,也不得与刑法总则的内容发生冲突与矛盾,并且应当受刑法总则内容的约束。对刑法总则内容的补充修改,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来进行。刑法对犯罪的补充修改应当有增有删。
杨兴培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公器慎思
法学需要历史的积淀和观照
2015年
任何知识体系都会有很多起点,比如历史的起点、逻辑的起点或者实证的起点。然而,在这众多的起点中,历史的起点无疑起着奠基的作用。人类从树上爬下来,从伊甸园中走出来,就有了自己的历史。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道:"一些民族何以被一种似乎不可知的力量推向他们本身也未曾料到的结局。""每个民族都留有他们起源的痕迹。他们兴起时期所处的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一切。"
杨兴培
关键词:不可知恶法中华法系《法经》以刑去刑慎刑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