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云

作品数:33 被引量:304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行政
  • 5篇警察
  • 4篇政府
  • 4篇执法
  • 4篇警察服务
  • 4篇警务
  • 4篇多中心
  • 4篇奥斯特罗姆
  • 3篇政府间
  • 3篇政治
  • 3篇治安
  • 3篇逻辑
  • 3篇跨域治理
  • 3篇公共
  • 3篇公共经济
  • 2篇行政改革
  • 2篇行政执法
  • 2篇整体性治理
  • 2篇政府间合作
  • 2篇政治性

机构

  • 24篇北京科技大学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中南财经政法...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32篇杨志云
  • 5篇毛寿龙
  • 2篇倪咸林
  • 1篇刘双良
  • 1篇倪咸林
  • 1篇冯静
  • 1篇陈小华
  • 1篇和夏冰

传媒

  • 7篇天津行政学院...
  • 5篇行政管理改革
  • 3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政治学研究
  • 1篇理论探讨
  • 1篇中国改革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理论与改革
  • 1篇社会学研究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行政学院...
  • 1篇国家行政学院...
  • 1篇浙江警察学院...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公共管理与政...

年份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治安的政治定位与调控中的社会秩序——当代中国警务运行机理的解释框架被引量:57
2019年
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秩序问题和"稳定的奇迹"激发了学界对国家强制机构的浓厚兴趣。然而,中国警务运行机理的"黑箱"尚未完全打开。针对五个公安部门的访谈表明:执政党对中国式警务的政治属性并不隐晦。社会治安的政治定位使公安部门的地位、编制和经费获得相对倾斜。公安部门则通过动员、整合和渗透等组织技术以及户籍与分类管理、信息技术与网格化管理、目标责任制等技术治理机制支撑"调控中的社会秩序",以回应社会稳定挑战。如是,以"治安的政治定位"和"调控中的社会秩序"为核心的警务运行机理塑造了"中国特色的平安之路"。
杨志云
关键词:警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公众感知和效果评价:基于四个区县的田野观察被引量:1
2022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测量及其评价获得越来越多的学术注意力分配,但社会网络分析、文本分析和协同发展指数等测量方法主要以客观绩效和政府为中心,有意无意忽略了主观绩效和公众视角。京津冀四个区县的问卷调查和利益相关者访谈表明:协同发展战略的公众知晓率和信息公开程度存在改进空间;区域交通一体化和生态环保成效显著;协同发展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的积极影响显著但也衍生出部分毗邻区房价过高等消极结果;教育和医疗服务一体化总体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由此,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先改革选项包括构建区域性"政绩考核—财政激励"兼容机制,完善区域公共服务规划和"净财政受益"为核心的统筹衔接制度,健全区域政策宣传和信息公开渠道以夯实协同发展的社会基础。
杨志云
关键词:绩效评价
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整合机制创新及其限度——从“碎片化权威”到“整体性治理”被引量:23
2022年
流域水环境保护深受“部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中央着力破除“条块分割”体制藩篱,将国土、水利、农业、海洋等部门的涉水相关职责划转给生态环境部门以重塑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整合改革实质是组织正式权威相对集中与交易成本降低的过程。不过,由于专业知识积累欠缺、信息不对称和资源依赖、水环境和水生态职责仍有整合空间等,生态环境部门的正式权威和实质权威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这意味着流域水环境治理体系的职能整合确实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但并非“灵丹妙药”。因此,深化水生态和水环境职责整合,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并面对资源依赖的现实约束,明确环境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责定位和精细化部门权责清单,并探索权威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协调机制将是优先的改革选项。
杨志云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交易成本资源依赖
科层、网络与公安警察组织变迁:中国1949年以来的经验研究
社会治安是最基本的社会基础设施,任何国家都需要警察组织提供服务、打击犯罪和维护秩序。中国也不例外。历届人大代表提出的最常见的议案之一就是加强政法系统,更有效地维持社会治安和国家稳定。面对不同时期的治安问题,快速增长的刑事...
杨志云
关键词:社会治安公安警察网络结构
环境治理的制度创新与逻辑——以山西省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山西是中国生态环境破坏的缩影,也是环境治理的典型个案。环境属性、行动者以及制度与技术提供了理解山西环境治理的逻辑框架。面对地方保护主义、信息不对称、环境执法权力分散、执法手段单一的传统困境,山西通过在环境监管领域实施绩效考核与问责、区域(流域)限批以及公民参与监督,创新监管制度;在环境执法领域推行跨部门联合执法、环境执法赋权以及末位淘汰等制度设计,创新执法制度,实现环境治理绩效的改进。现行的制度逻辑在于强制和处罚,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未来的治理逻辑有赖于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和自愿遵从的制度转型,在制度激励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寻找更完美的结合点。
倪咸林杨志云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监管环境执法
湖州“警务广场”创新的制度意蕴被引量:1
2010年
社会转型使政府公安部门处于社会不满和冲突的最前沿,面临巨大的压力。湖州市"警务广场"行动实现了警民零距离沟通,公众治安满意度大大提升。"警务广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警民互动平台,更为重要的是内蕴着警务理念、警务技术、治安治理方式和警务制度"四位一体"的复杂性创新,这种复杂性创新不仅适用于公安部门,而且对整个政府改革和创新都具有深刻的启示。
毛寿龙杨志云
关键词:警务模式治道变革
开放的务实主义与策略性收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机理阐释被引量:3
2022年
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是准确把握社会组织从数量增长迈向质量提升阶段的基础性问题。中国的社会组织在培育与监管的不确定性环境中获得了快速增长且保持健康有序,蕴含着独特发展机制。在利益、观念和制度的整合性框架中,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观念嵌入并塑造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体系,旨在寻求激发社会活力和社会秩序之间的审慎平衡。“开放学习”和“务实主义”是政府发展社会组织的认知观念;以“政治性约束”和“功能性激励”为核心的“策略性收放”机制是制度体系的有效支撑。换言之,利益、观念和制度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机理。相关部委和四个城市的田野调查证实该概念框架的有效性。新时代社会组织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保持开放的观念,创新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以及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领域的社会组织;加快社会组织法治建设,完善长效发展的法律基础;采用分类支持策略实现培育和监管之间的动态平衡;增强社会组织的社会性,进一步优化存量、结构和提升质量。
杨志云
关键词:社会组织
中国地方公安改革:议题、选项与逻辑被引量:1
2015年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全国各地推行了多姿多彩的公安改革。理解这些改革实验试图解决的现实问题、理论假设和制度选项,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将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提供科学决策的经验基础和制度细节。多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编制和经费"硬约束"的前提下,公安改革倾向于通过组织体系变革来提高运行效率,即组织和效率逻辑成为改革的主导逻辑。零星的个案涉及互动治理来优化警务职能和社会效果,实现制度驱动的改革。未来的改革选项中,公安组织结构体系的变革依然有很大空间;社会分权和治理转型能释放社会活力以提供更多的改革选项;改革的复杂性需要考量不同逻辑选项在制度框架上的嵌套性和兼容性。
杨志云
关键词:公安改革社会资本改革逻辑
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被引量:36
2009年
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核心的政策主体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多元利益主体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协调、对各种利益诉求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实现利益平衡与和谐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利益视角下的公共政策过程,从政策客体维度看,主要是利益剥夺、利益觉醒、利益需求、利益表达与诉求、利益综合到利益实现程度的过程;从政策制定主体维度看,就是协调利益冲突、利益选择、利益整合、利益分配和利益增进,最终达到利益平衡的过程。对政策过程进行利益分析有利于把握公共政策的实质与内核。
冯静杨志云
关键词:公共政策
中央集权驱动、地方分级响应与政府间合作的机理:基于京津冀的实证阐释被引量:5
2021年
区域性棘手问题和相互依赖的增加凸显政府间合作治理的现实需要。不过,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体制意味着地方自主性增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的紧张。深入行政体系内部挖掘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真实过程和内在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政治权威旨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体制藩篱;地方高层通过“政治表态”积极回应中央的战略部署;地方中层因不变的压力型体制和目标责任制依旧关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地方基层在目标责任体系中存在支撑能力不足问题。结果,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主要根据成本收益分级分部门响应。为提升政府间合作的有效性,相关的改革选项包括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建立差异化的政绩考核和区域财税激励兼容机制,明确将区域协同发展的职责赋予特定政府层级,建立多样性的非正式制度以积累政府间合作的信任资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杨志云纪姗姗
关键词:政府间合作行政性分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