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彬
- 作品数:21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阿糖胞苷短疗程化疗方案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应用总结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总结应用包括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的短疗程化疗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1992-01—2001-07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初治并长期随访的ALL患儿84例,其中男52例,女32例,长期无病生存(EFS)5年以上,随访时间至2006-07。结果标危型患儿EFS率79.59%,高危型患儿的EFS率为25.81%;长期存活患儿中最长EFS为14年6个月,最短EFS为5年,中位EFS为9年11个月。有6例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未出现与大剂量Ara-C化疗相关的患儿死亡。结论(1)采用包括大剂量Ara-C的短疗程化疗方案能够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及EFS率,且副反应小。(2)采用该短疗程方案不加用颅脑放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发生率无提高。(3)ALL患儿对Ara-C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 左英熹刘桂兰陆爱东王彬张乐萍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阿糖胞苷化疗
- 神经纤维瘤病伴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被引量:2
- 2015年
- 患儿,男,5岁,因间断发热10d,加重3d入院。患儿入院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每日1次,热峰39℃,于当地诊所对症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入院3 d前发热增加为每日2~3次,查血常规示三系减低。患儿自发病以来,有乏力,偶有鼻衄,间断有膝关节疼痛。
- 万媛媛张乐萍吴珺王彬
-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丛状神经纤维瘤去甲氧柔红霉素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左旋门冬酰胺酶
-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阶段骨髓检查的预后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阶段不同时间点、不同方法骨髓检查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04年2月至2013年1月收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268例初治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诱导化疗第8天、第15天骨髓形态学不同缓解情况分为M1、M2、M3 3组,比较组间的预后.根据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预后判断的不同临界值将诱导化疗第15天、诱导化疗结束后MRD不同水平的患儿分为高于临界值和低于临界值2组,比较组间的预后.结果 诱导化疗第8天骨髓形态学缓解状态为M1、M2、M3的各组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2),无事件生存率各组间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3);诱导化疗第15天骨髓形态学缓解状态为M1、M2、M3的各组间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0),无事件生存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324).诱导化疗第15天MRD> 10.00%的患儿其3年总生存率低于MRD≤10.00%的患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22),而二者的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1).诱导化疗结束后MRD以0.01%、0.10%、1.00%水平分别作为界值时,低于临界值组其总生存率均高于临界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8、0.006、0.002),同样,低于临界组其无事件生存率亦高于临界值较高的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2、0.000、0.000).结论 诱导化疗第8天及第15天的骨髓形态学缓解状态无预后意义.诱导化疗第15天MRD以10.00%作为临界值有预后意义.诱导化疗结束后的MRD应以0.01%水平作为判断预后的界值.
- 贾月萍黄山雅美刘桂兰张乐萍陆爱东王彬
- 关键词:微小残留病预后
- 儿童伴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基因重排的髓系肿瘤急变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附文献复习
- 2011年
- 伴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基因重排的髓系肿瘤是一种较罕见的血液系统肿瘤,以髓系增生异常、嗜酸粒细胞增多、PDGFRβ基因重排为主要特征。此肿瘤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为t(5;12)(q33;p13),导致位于5号染色体的PDGFRβ基因与12号染色体短臂的TEL基因并置,
- 柏露程翼飞王彬江倩张乐萍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髓系肿瘤文献复习嗜酸粒细胞增多急变
- ADEP方案双诱导加HAD方案治疗儿童急性粒细胞和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疗效分析
- 2004年
- 目的 分析初治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粒 )和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4)患儿用ADEP(阿糖胞苷、柔红霉素和依托泊苷 )方案双诱导加HAD(大剂量阿糖胞苷和柔红霉素 )方案的疗效。方法 总结 1991年 7月至 1999年 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 6例急粒和 10例M4其中男 2 1例 ,女 15例 ,EFS(长期无病生存 ) 3年以上 ,停药 2年以上 ,中位EFS 7年 ,随访时间至 2 0 0 2年 12月。结果 (1)用ADEP诱导治疗一个疗程完全缓解率 (CR)91% ,粒细胞白血病EFS率 5 0 % ,M4EFS率 5 7% ,中位生存时间 7年。 10例复发患儿 83%在 6~ 10个月内复发。(2 )大剂量阿糖胞苷 1g/m2 每日 2次持续 3d或 4d加蒽环类方案两者EFS率和复发率无差别 ,但在疗程中 16例用Idr(去甲氧柔红霉素 )的患儿长期存活 11例 (6 8 75 % ) ,6例不用Idr的患儿长期存活 1例 (16 7% )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用ADEP双诱导方案加HAD方案 ,在疗程中用Idr,有高的CR率和较高的EFS率。 (2 )对 10例复发病例分析 ,9例有高危因素存在 ,复发时间 80 %在CR后 6~ 10个月内 ,因此有高危因素的患儿 ,最好在CR 4~
- 刘桂兰张乐萍陆爱东王彬柳彩凤贾月萍王琳
- 关键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大剂量阿糖胞苷去甲氧柔红霉素
- 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研究儿童阵发性夜间血红蛋白尿(PNH)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观察12例PNH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转归特点,并加以综合分析。结果1)本组PNH最小发病年龄2岁;常见临床表现为贫血(100%),反复感染50%;并出血33%,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无血栓表现;2)PNH患儿66.7%全血细胞减少,25%骨髓出现再障表现;50%骨髓红系增生活跃;3)有41.6%尿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尿,33.3%酸溶血试验阳性,而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100%可见糖化磷脂酰基醇(GPI)缺陷细胞;4)经皮质激素、雄激素或环孢素等治疗,85.7%患者白细胞上升,57.1%血红蛋白上升,红系增生活跃者治疗反应较好。结论儿童PNH除了血红蛋白尿外还有全血细胞减少等表现,流式细胞仪测定CD55、CD59阴性细胞可提高诊断率。
- 陆爱东张乐萍刘桂兰王彬
- 关键词:阵发性儿童CD55CD59
- 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基因1(MDR1)和还原型叶酸载体基因(SLC19A1)多态性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氨喋呤(MTX)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对108例ALL患者MDR1 exon26C>T、MDR1 exon21G>T/A和SLC19A1 80G>A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分析基因型和生存率、不良反应等的关系。结果 MDR1 exon26C>T、MDR1 exon21G>T/A和SLC19A180G>A各基因型的3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R1 exon26C>T和MDR1 exon21G>T/A突变型的24 h MTX血浆浓度高于野生型,且突变型具有更高的肝功能损伤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R1 exon26C>T和MDR1 exon21G>T/A基因突变对大剂量MTX治疗血浆浓度及肝功能损伤有明显影响。
- 陆爱东张乐萍王彬贾月萍左英熹吴珺黄山雅美胡冠华刘桂兰
-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1基因多态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甲氨蝶呤
- 不同遗传学异常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微小残留病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不同遗传学异常的儿童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在诱导化疗期间微小残留病(MRD)的变化。方法以2004年2月至2013年4月收住院的271例初治B-ALL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不同遗传学异常患儿在诱导化疗第15天和诱导化疗结束时MRD的变化特点。结果诱导化疗第15天,具有超二倍体患儿在MRD的3个检测界值上(分别MRD≥0.1%、1%和10%)的检出比例均明显高于非超二倍体患儿(均P<0.05);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在上述3个检测界值上的检出比例与TEL-AML1融合基因阴性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诱导化疗结束时,超二倍体患儿和BCR-ABL1阳性患儿在MRD的3个检测界值上(分别MRD≥0.01%、0.1%和1%)的检出比例分别与非超二倍体和BCRABL1阴性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EL-AML1融合基因阴性患儿在上述3个检测界值上的检出比例均高于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患儿(均P<0.05);E2A-PBX1阴性患儿仅在MRD≥0.01%和MRD≥0.1%水平上的检出比例高于E2A-PBX1阳性患儿(均P<0.05)。结论具有不同遗传学异常的B-ALL患儿在诱导化疗中及诱导化疗结束时的MRD水平是不同的,MRD的预后意义可能与不同遗传学异常相关。
- 黄山雅美贾月萍刘桂兰张乐萍陆爱东王彬
-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异常微小残留病儿童
- 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73例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3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初治T-ALL及累及骨髓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患儿的病例资料及随访资料,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73例患儿中25例患儿复发,3例因化疗或移植并发症死亡,5年累积复发率(CRF)为(37.89±6.02)%,5年无事件存活率(EFS)为(58.74±6.01)%。初诊时年龄≥13岁的患儿5年EFS显著减低,脾肋下≥9 cm及初诊时免疫球蛋白重链(Ig H)基因重排阳性患儿的5年CRF显著升高。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中,MTX血药浓度峰值≥40μmol/L患儿的预后明显改善。结论儿童T-ALL的长期疗效仍不令人满意。初诊时年龄≥13岁、脾肋下≥9 cm提示预后较差。初诊时Ig H基因重排阳性患儿可能存在较高复发风险。大剂量MTX的治疗可使T-ALL患儿受益。
- 左英熹万媛媛贾月萍陆爱东王彬张乐萍
- 关键词:儿童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预后
- 氯法拉滨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氯法拉滨应用于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6例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接受氯法拉滨单药治疗,男22例,女4例,中位年龄9.5岁(4~17岁)。患儿均接受连续5 d静脉滴注氯法拉滨(52 mg/m2,每次超过2 h),其中13例患儿接受连续2次氯法拉滨单药化疗,1例患儿接受连续3次氯法拉滨单药化疗。结果 26例患儿第1次氯法拉滨化疗后11例(42%)获完全缓解,7例(27%)获部分缓解,总有效率69%,8例(31%)未缓解。26例患儿中,13例继续给予第2次氯法拉滨化疗后11例(85%)获完全缓解,1例(8%)部分缓解,1例(8%)未缓解。其中1例患儿接受3次氯法拉滨化疗均获完全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感染、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氯法拉滨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锁盼张乐萍吴珺陆爱东王彬左英熹程翼飞刘桂兰
- 关键词:氯法拉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复发儿童